APP下载

公共卫生伦理对预防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2020-12-21钮青凤启龙宁俊康

高教学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预防医学思想政治教育

钮青 凤启龙 宁俊康

摘  要:党中央多次提出要加强公共卫生事业改革的部署,这对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卫生伦理是公共卫生实践活动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体现。预防医学生是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卫生伦理丰富了预防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为解决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公共卫生伦理;预防医学;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36-0181-04

Abstract: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has repeatedly proposed to strengthen the deployment of public health undertakings, which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health teams and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Public health ethics is the moral criterion and standard of public health practice activities and it is the embodiment of Marxist thought in the field of public health.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public health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ublic health talent team. Public health ethics enriches the conno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public health, and provides new ideas for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Keywords: public health ethics; preventive medic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中,对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做出了指示,并在《求是》杂志上发表《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文章。面对公共卫生体系迫切的改革需求和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预防医学生是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是回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高校之责。公共卫生伦理则是公共卫生实践活动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对预防医学生的德性发展提出了要求和方向。

一、公共卫生伦理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公共卫生是通过预防控制疾病和伤害,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健康、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公共卫生伦理则是公共卫生实践活动所要遵循的原则和规范,体现着公共卫生行动的价值导向,用以调节活动参与各方之间的关系,为公共卫生行动提供伦理辩护。它包括效用原则、公正原则、尊重原则和互助原则。从公共卫生以促进人群健康,并以此促进公正社会和实现社会正义的终极目标来看,公共卫生伦理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成果和价值光辉。

(一)效用原则以对立统一规律为理论基础

效用在公共卫生领域中是指实施某项公共卫生政策、措施或行动所带来的后果,分为正效用和负效用。正效用即是指给人群或全社会成员带来的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伤害的好处[1];负效用是指可能给相关人员带来的风险、负担及其他权利和利益方面的负面影响。效用原则即是指采取的公共卫生行动必须净效用最大化,同时在伤害不可避免时负效用要尽可能小。

在公共卫生实践中,大多数人群的健康目标和少数人的个人利益之间常常存在着伦理冲突。马克思辩证学说为效用原则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指出任何事物以及事物的内部、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但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结;矛盾着的事物在斗争和统一中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能够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同时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在传染病防治等公共卫生突出事件中,大众群体统一于健康这个共同的目标,但健康人群的保护和感染者、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的自由行动权在某种程度上又存在对立的关系,对特殊人群的隔离不可避免地损害了少部分群体的自由权利;在促进群体健康的目标指引下,通过合理的公共卫生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感染者向健康人群的不断转化,推动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进行。因此,效用原则在对立统一学说的语境下实则为矛盾的正确解决,需要政策制定者或行动实施者在目标的指引下,运用好矛盾分析法,采取最为合理的行动。

(二)公正原则以社会公正思想为导向

公共卫生事业具有典型的福利性和社会性特征,公正原则的提出是公共卫生为所有人健康立命的核心价值体现。公正原则并不意味着完全的公平或均等,而是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能够享有一定标准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且机会均等,结果均等。

马克思指出“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正是正义所要求的”[2]。公平正义在马克思看来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只有真正的公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和满足每一个人健康利益的实现。公正作为一种实践行为和一种价值理念,是对物质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的集中体现,从社会和个人具体的实践中生产出来,又影响和作用于个人与社会,受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體制下,公正原则的实践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应该成为对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不平等的一种补充,尤其需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健康需求。基于当下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公正原则的实践在效用原则的基础上只能以需要为标准,而不能有其它标准。

(三)尊重原则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为价值遵循

尊重原则是指在公共卫生行动中要尊重个人的自主性、知情同意权、隐私权、自我决定权等,是对个体价值的认同,可以有效调节实践活动主体间的关系。

尊重原则充分体现了个体“人”的重要性。马克思对人的发展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为目标,追求自由人联合体中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同向而行。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为个人获得全面自由地发展提供了条件。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首先是有生命的人,具有生命属性的平等。其次,“现实的人”是“在历史中行动的个人”,是实践着的个人,在对自然和外界的改造中创造着历史,形成社会关系,同时印证着自我存在,以实践为手段完善自我。人是实践的目的,而不是沦为物质生产的工具,是具有内在价值的主体。因此,人具有社会属性的平等。再次,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在迈向全面自由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人的生存需要之外的需要,赋予了人以精神属性,爱、尊重等需求成为人们共同的精神需求。因此,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平等体现出尊重原则的应然。

(四)互助原则是人的社会关系学说的必然要求

公共卫生不仅仅只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需要群体间、区域间、行业间多层次、多维度的共同配合。社会成员应该基于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任的角度积极参与和配合相关行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在成为不可避免的利益受侵害方时,能够理解决策,主动自我约束,降低带给他人和社会的负面效应。互助原则包括社会责任与义务的承担和在必要情况下个人部分权益的让渡。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有过不少重要的论述,其中“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实践的角度对人的本质给出了准确的定义。社会关系和共同需要形成了人的社会,个人之间形成了“你-我-他”的联系体,每个个体中都有他者的维度。个人利益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利益为基础,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实现的生成。因此,人的社会性、群体性和共同需要决定了守望相助的应然性和必要性。在传染病、自然灾害等公共卫生事件中,更加能够体现个体之间的共同体性质,每个人都是利益相关方,把个人和他人分隔开来,把他人作为自己的约束和限制,都无法获得自身健康和群体健康的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共卫生的历史也是一部群众卫生运动史,依靠人民群众的互助力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是互助原则的实践和必要性的确证。

二、当前预防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问题

预防医学生是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直接目标群体,其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直接关系到我国公共卫生事业未来的发展、人民大众的健康水平和学生本身的成长与发展。从现实情况来看,其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以下三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功利主义影响专业认同和职业选择

功利主义注重利益最大化和迫切性,使得人们更关注看得见的物质获得和短期的、眼前的利益。公共卫生出于对人的终极关怀,在看不见处用力,在关键时候发力,相对比医疗事业,不易于在短期看到明显的效益。因此,对公共卫生事业长远价值的认识不足,形成了普遍的重治疗轻预防的社会观念。从个人发展而言,学生的专业和职业选择表现出对物的高度依赖性,将职业仅仅当作谋生的手段,忽略了职业作为满足生活本身和人的发展的本质功能。根据苏夏雯对我国六所高校公共卫生近五年的数据调查显示,六所高校相关专业的第一志愿填报率普遍不足30%,个别高校甚至低于10%[3]。各高校在预防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供了较多的外部资源和载体,如专业介绍、工作单位走访、职业人物访谈等。但学生缺乏对外部信息的正确加工,缺少对公共卫生事业的价值和效用之间从孤立与联系、不变与发展、片面与全面的角度的正确认识。

(二)职业观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足

公共卫生从来不单纯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和政治问题,其本质是公共利益,面临着无处不在的个人权利与公共善的关系处理。公共卫生关注的是群体的生命健康,具有其它行业不具备的医学属性,又与临床医学以个体为对象不同,具有公共事业的群体性和公益性。因此,预防医学生的职业观教育应该有其特殊的专业指向性。但通过对国内几所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了解到,当前医学伦理学理论课仍然是学生职业观教育的主渠道。医学伦理学侧重于临床实践,强调保护个体的生命健康,关注个人权益,注重调节医生与患者个体之间的关系;而公共卫生更强调公共利益和公共善,注重效用和公正,注重调节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其内涵远远超出了医学伦理学的研究范畴。但公共卫生伦理作为生命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和发展一直处在薄弱地位。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sars、埃博拉病毒、流感等一波波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医学伦理已经无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伦理问题,公共卫生伦理的研究和发展面临着迫切的需求。

(三)职业人的养成受个人本位主义的约束

总体来讲,当今大学生乐于助人,有利他精神,对公共事务有热心。但个人本位主义仍然是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和行为表现的倾向,是预防医学生和其它专业大学生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公共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和群体性需要“既具有独立能力,又具有超越狭隘私利能力的个体”,只有这样的个体才能“为了公共卫生中的公共善而超越狭隘的私利来共同行动”[4]。因此预防医学生的个人本位主义问题则需要特别关注。归因于市场经济的转型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更加突显,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愈加复杂,受功利主义影响的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利益的获得,对集体利益的关注度较为淡薄;西方思潮中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入侵,加剧了青年学生对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解的片面性,更加注重个人权利的维护和利益的申张;正在价值观塑造关键期的大学生面对着多元价值观的交互影响,加之青春叛逆期对个人选择的需求和执着,更加易于被符合心理需求的个人本位主义所吸引,思考方式和行为选择从个人的发展与需求,对强调公共利益和利他精神的社会本位主义持怀疑态度,当面临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往往难以放弃个人利益。在大学生活中,少部分同学表现出了原子式存在,只關注个人的学业成绩,忽视与他人的合作交往以及集体活动和事务的参与;部分大学生从是否有利于自我发展的角度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行动,利他行为有时仅仅出于个人经验积累与荣誉获取的需要,表现出“精致的利已主义者”明显特征。

三、公共卫生伦理对预防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公共卫生伦理对公共卫生实践的约束对卫生领域职业人的德性提出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路径,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切实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的公共卫生伦理,丰富了预防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助于高校完善预防医学生的培养体系,助力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新冠肺炎疫情过后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加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辩证统一的教育与

引导

工具理性是指人们以功利为目标,对实现目的的手段、方法、途径等格外重视的思维和态度。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注重手段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强调物质的、眼前的、可见的利益,以可计算、可衡量的标准看待问题。价值理性是人“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举止的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其它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5],行动者关注动机的纯正和手段的正确选择去实现意欲达到的目的,而不管结果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工具是价值实现的手段,价值是工具运用的目标,两者和谐统一才能促进人和社会的科学发展。在效用原则中,净效益最大化、负效益最小化的目标正是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辩证统一的要求。然而工具理性在促进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被盲目崇拜和滥用,导致价值理性的缺位,遮避了人的精神价值和存在意义。现实情况下两种理性之间的断裂,限制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也阻碍着公卫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公共卫生的公益性和群体健康的终极追求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意义,其作为公共服务的属性决定了其价值作用大于工具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其对卫生与健康的重要论述中明确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的价值旨归,指出:“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6]。国家的健康发展观和人民对健康的需求正在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变,呼唤着预防医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活动中价值理性的回归。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工具理性是满足其物质生活资料需要的必然选择,但人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个体价值必须统一到社会价值中才能够确证自我存在的意义。公共卫生事业为学生提供了手段自我和目的自我统一的场域,鉴于其公共性和公益性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对学生加强价值理性为主、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辩证统一的教育引导。

(二)加强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教育和实践

公共卫生作为公共服务有着促进社会公平的目的,因此加强预防医学生公正观的教育既是促进其在未来的职业中秉承公正原则开展公共卫生实践活动,也是回应学生对于公正问题的心理需求和实际需要,并通过个人与社会的互动来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公正是对每个现实的人的价值、地位平等的反映,其应然状态是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最广泛的平等自由的权利,且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安排能够合理的保障每个社会成员能够享有最广泛的平等自由的权利。社会主义遵崇集体主义,这是对“人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本质的秉承,要求其中的成员具备公正这样一种集体主义德性,正确看待自己和集体的关系、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视他人的权利利益与自己的同等重要,在分配中自觉遵循公正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期的发展思想核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在公共卫生领域的语境中即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增进人民的健康福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不是指具有一定社会地位、某些经济特权的部分人,“无产阶段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因此,要将全体人民健康利益同等对待,尤其要对经济、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人群给予额外关注,“一个也不能少”,才能称为名副其实的“公共卫生”[1]。

对学生公正观的教育不仅要从思想和理论的层面回应学生关切,也要在校园生活中营造公正的氛围,在与学生利益相关的奖惩助贷等工作中完善制度、践行公正理念和原则,以切身体验增强学生建立正确公正观的信心。

(三)加强尊重品质和互助观教育和养成

从人的自由个体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生命权和发展權,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每个人的终极目标;从实践性来讲,人不是孤立的个体,与自然、其它个体等对象间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交换关系,形成了社会和共同体。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我的交互关系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利益冲突与矛盾,尊重和互助则为解决矛盾与冲突,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必然选择。尊重和互助不仅包含履行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主动的利他行为,也包含在必要的时候让渡个人的部分权利以满足社会总体利益的获得。在校内的集体建设中,弘扬尊重和互助的精神,积极创造互助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学生的实践行动;提供学生更多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机会,鼓励学生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积极服务校内外人群的需求,在实施互助行为的过程中体会内心的充实感愉悦感,在交流和反思中进一步强化尊重品质和互助观的养成。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一种新的社会关系,从实践的角度对人的本质进行了丰富。不论对于学生的公民身份还是未来职业人的身份,尊重和互助在全人类的视角下又有了新的内涵,这与全球公共卫生的发展走向保持一致。传染病的全球传播便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个体之间利益密切相关的印证,呼唤着全人类之间的互相尊重与守望相助。

参考文献:

[1]翟晓梅,邱仁宗.公共卫生伦理学的结构和若干基本论题[J].医学与哲学,2017(38):3.

[2][德]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48.

[3]苏夏雯.我国6所高校公共卫生人才的本科培养模式及其改进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12-18.

[4]蔡昱.论作为公共卫生伦理基础的“超个体的个体”和“人类生命共同体”——兼论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前提错误[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0,33(04):389-394.

[5]胡美灵.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彰显与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逻辑理路[J].湖南社会科学,2018(05):1-9.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外文出版社,2017:372.

*基金项目:201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专项课题“服务学习视域下预防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与实践”(编号:19FHYHYB015)

作者简介:钮青(1988-),女,汉族,江苏南京人,硕士,助教,分团委书记,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凤启龙(1980-),男,汉族,江苏南京人,博士,副教授,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宁俊康(1993-),男,汉族,江苏南京人,硕士,助教,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预防医学思想政治教育
构建预防医学专业实习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高职高专《预防医学》课程中统计学案例设计初探
《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及创新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MOOC优质教学资源在高专《预防医学》课程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