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现实困境与行动逻辑

2020-12-21王佳昕郄海霞

高教探索 2020年11期
关键词:现实困境

王佳昕 郄海霞

摘 要:随着《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的出台,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期待。高等教育现代化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构成与高级形态,同时也是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助推器与学术生产的动力源。高等教育现代化2035意在达成学习者的现代化、学科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与方法的现代化、治理的现代化以及开放的现代化。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着规模与质量、同质与特色、全能与专能、管理与治理、封闭与开放等几对矛盾之间不平衡的现实困境,影响着高等教育现代化2035的持续推进。基于此,我们要形成以学习者的现代化为基本遵循,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学科制度的现代化为关键依托,凸显高等教育办学水平与特色;以教育内容与方法的现代化为抓手,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发展;以治理的现代化为根本保障,提升高等教育综合治理的精准能力和以开放的现代化为重要羽翼,构筑高等教育开放自信的网络格局的行动逻辑。

关键词:高等教育现代化2035;现实困境;行动逻辑

2019年2月23日,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的颁布,“现代化”就切切实实地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的贺信中提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的论断,精辟论述了教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最高阶段,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构成部分与高级形态,更是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助推器与学术创新的动力源。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决定了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与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引领国际学术前沿和解决地方实际问题,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增强综合素质,弘扬劳动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切实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一、高等教育现代化2035的战略愿景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过程而存在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实质上就是为了达到发达国家的教育状态而在教育理念、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等方面进行扬弃的一个漫长的过程。[1]在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除了具有教育现代性的一些共同特性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愿景是学习者的现代化、学科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与方法的现代化、大学治理的现代化和开放的现代化。其中,学习者的现代化是前提,只有实现人的现代化才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学科制度的现代化是载体,学科制度是促进现代大学知识生产的不竭动力;教育内容与方法的现代化是核心,如此才能培养出现代化人才;治理的现代化是保障,以此保证高等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开放的现代化是追求,只有在开放中高等教育发展才有动力与活力。

(一)学习者的现代化

学习者的现代化注重学与教的新转变,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与发现,从个体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教学内容从“授受之文本”转向“建构之载体”;教学模式与策略从单向封闭转向多样开放;教师研修从被动受训到主动研究再到自觉学习。[2]这意味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提供高学历文凭”发展到“提供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教育”,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转变为“提供需要的教育”。提升学习者学习过程与结果双重意义上的品质,为每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者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是迈向2035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追求目标。首先,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能力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尤其要注重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其次,致力于形成教养结合的导师制,主张通过自主学习和反思性对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最后,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哈佛大学前校长詹姆斯·B·科南特指出:“高校的荣誉不在于校舍和人数,而是依赖一代又一代素质优良的教师,一所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高等教育现代化要造就一批教学名师,集聚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

(二)学科制度的现代化

学科是大学的核心和根本。学科制度是一种研究纲领,以便同行之间相互认同,以便新人被培养训练成这项学术事业的继承者;社会建制和社会运作层面上的范式建构,目的在于形成一个学术共同体,它包含着学者的职业化、固定教席和培养计划的设置、学会组织和学术会议制度的建立、专业期刊的创办等,以此促进专业研究深化与办出专业特色。[3]学科制度的基本组成包括知识行动者群体及其职业伦理体系、学科培养制度、学科评价与奖惩制度和学科基金制度等几方面。[4]学科制度对于一所大學的学科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规训学科、引导学科、完善学科之发展。因此,高等教育现代化2035必须把握好学科制度的现代化内涵。首先,要形成有特色的学科理念。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学科理念,如社会学的学科理念在于“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社会学研究必须实事求是,掩盖真相只会阻碍社会进步,增加社会代价。可见,要致力于形成独特的学科理念,才能对大学学科的目标、性质、结构和组织以及对大学学科与社会、学科内部诸元素的认识更深刻,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学科水平的提高与特色发展。第二,要有科学的学科政策。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国家学科制度,在一级学科政策下,二级学科现在“沦为”了人才培养的一个方向,失去了独立参与评估和作为专门建设对象的资格,也就失去了独立接受资源和特色发展的机会。未来要恢复二级学科在学科政策中的应有地位,促进学科深化发展与特色凸显。第三,要有合理的学科组织。学科组织的现代化就是要将人才队伍、学科布局、学科组织结构等内部组织以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发展关系统筹起来,形成学科组织命运共同体,从而拓展学科的生存空间。

(三)教育内容与方法的现代化

当前,随着学科知识体系不断创新与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也要紧密遵循时代发展方向,突出学科的新发现、新发展和技术的新进步,并且使学生将所学知识、技术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去,增加创新性成果的经济效益。哈佛大学前校长拉里·萨默斯曾说过:“学生从大学带走什么样的知识和心智习惯,取决于课是怎么教的,教的有多好。”[5]教育内容与方法的现代化,一是要形成研究型教学方法。教学不再只是教师将知识教给学生,而是通过营造研究氛围,提出研究的需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二是形成教育性教学理念。将学生的非认知素养融入到每一位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复杂多样的教学目的。三是科学适用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大学坚持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通识教育相结合,不仅要让学生系统化地掌握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同时又能使个体获得完满发展,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上的教育需求。

(四)治理的现代化

一般來说,教育治理现代化致力于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提高教育督导的权威性和实效性、提高学校自主管理能力以及推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常态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凸显了教育治理对于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高等教育是极其复杂的多元系统,其系统结构及内外部关系的错综复杂、活动与目标的多种多样等特征都决定了高校必须做到高效治理,尽快解决矛盾,迅速应对突发事件。总的来说,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2035的特征就是高等教育治理能力持续增强、治理体系不断优化,最终达至“止于至善”的治理境界,通过动态的“治”实现相对的“秩”。第一,形成省级政府统筹、管办评分离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多元治理结构。明确政府、高校、社会各自职责权限,优化教育管理流程,强化协调配套措施,积极构建政校、政事、政社分开的现代公共教育治理格局。第二,依法自主办学的现代学校制度基本完善。构建以大学章程为主体的制度体系,探索二级学院自主管理新模式,加强内部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完善师生利益保障机制。第三,高校治理方式法制化,社会参与教育治理机制成熟、渠道通畅。加强权力规制,规范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等运行机制,协调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等相互关系,遵循正当程序,保障有关主体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

(五)开放的现代化

所谓高等教育开放,简而言之,对外就是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例如学生、教师的跨国流动、学术流动以及不同国家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办学等等;对内就是国内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各种交流合作以及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的能力贡献。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涉及面最广、改革力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高等教育改革,逐步形成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国模式。尤其是2016年中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有利于提高我国工程教育质量。但我国在高等教育开放化过程中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国际先进经验的引进上,忽视了中国特色教育资源、理念、方法“走出去”,从而导致了国际化发展与一些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国际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6]因而,面向2035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应达成以下四个战略目标:第一,有影响世界的高等教育思想,要求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理念,扩大对外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范围,推动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与科学发现产生;第二,有影响世界的高等教育制度,要让中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在世界产生影响,形成世界高等教育制度的中国模式;第三,有影响世界的学者,要求产生一批具有世界声望的学者,促进知识与思想的推广与应用;第四,有服务世界和本国的意愿和能力,鼓励国际学生流动,推动区域高等教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共生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同时又要致力于服务地方,推动区域社会发展。

二、面向2035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现实困境

改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反复过程。同样地,在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高等教育现代化2035进程中,规模与质量、求全与高精、同质与特色、管制与治理、封闭与开放等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正视与解决,则会阻碍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2035事业的前进步伐。

(一)规模与质量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自发选择,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愿望需求。截至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8.1%,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663所,比上年增加32所。其中,本科院校1245所,比上年增加2所;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比上年增加30所。另有研究生培养单位815个。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总规模达到3833万人,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上大学”的强烈愿望,为各行各业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有力提升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7]但与此同时,质量问题逐步凸显出来。从内部质量来看,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适应度较低、培养目标达成度不高,一流人才培养不足,高级技能人才缺位,毕业生“用非所学”等“短板”依然存在;从外部质量来看,质量保障有效度低,多主体共同治理、多形式监测评估制度还有待完善,高等教育资历框架体系不健全,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地位还有待提高,与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转换、互认体系还未建成,中西部办学资源支撑力不强,生均经费仍然不足,大师级领军人才匮乏,学生及家长的满意度不高,综合素质培养仍需进一步加强;从人文质量来看,大学精神缺失、利益主体诉求不同、运行机制障碍等使得产学研创新力度不强。这些都是当前高等教育总体质量不高的整体表现。[8]因此,高等教育要追求合理健康的发展,必须保障规模扩张和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2035可持续发展。

(二)同质发展与特色办学之间的冲突

大学发展“同质化”是世界上各个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都会出现的现象。我国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从模仿日本、美国到苏联,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基本是在学习与模仿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行业划转院校”在“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等宏观政策的冲击下,先后进行了“去行业化”和“再行业化”转型。作为长期背靠行业办学的大学,“行业划转院校”优势学科单一。在划转地方之后,为了满足区域多样化的需求,学校开始向综合化转型,但过度的综合化意味着“去行业化”和传统特色淡化,办学趋于同质化。一方面,在院校评估上,评估体系大多是根据研究型大学来设定的,许多院校为了通过评估,只能将研究型大学作为办学方向,放弃特色发展;另一方面,在专业设置上,很多高校学科齐全,专业设置大同小异,例如近一半院校都有法律专业、计算机专业等。随着问题愈演愈烈,“行业划转院校”又进行了“再行业化”转型。但这期间,大学“同质化”对坚持高等教育特色办学方向起到了诸多负面影响,如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迟滞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人才供給结构性失调、增加毕业生就业难度等。例如,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型就是致力于解决同质化与特色化之间的矛盾。2019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将高职教育定位成一种教育类型,在于彰显高职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总之,要顺利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目标,高等教育要在提高教育质量和突出特色上有所作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转向质的飞跃。

(三)通识教育与专业能力之间的失调

培养人是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高等教育应该培养通才还是专才,或者说如何处理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不断思考的高等教育哲学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高校普遍开设政治课取代文化课,片面强调培养专门人才,专业设置过细过窄,文理工科泾渭分明,学生在综合知识的获取方面受到了很大负面影响。1995年前后,我国提出要切实加强“文化素质教育”。1998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通识教育在全国开展实施,但对通识教育到底是什么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当前,通识教育之所以引起强烈关注,关键在于专业化的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从教育理念来看,专业教育带有浓厚的工具理性主义的色彩,忽视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发展,而将人看作是工具的人,忽视人的主体价值展现;其次,从培养目标来看,随着职业分工愈加细化,专业划分越分越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关注与培养较少;最后,从培养模式来看,专业教育尤其强调专业知识、技能养成,具有较强的功利性,不利于个体的个性张扬与能力施展。反过来,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开始重视通识教育,但很大程度上仍是“换汤不换药”,甚至直接照搬国外模式,并不符合本校学情。尤其是一些地方高校,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缺乏深刻理解,缺乏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关注与培养;课程体系结构缺乏科学规划,随意性强;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过于浅显,停留于概念性的介绍,缺乏扩展与应用;任课教师由不同学院的教师担任,没有相互交流研讨的平台,教授内容相互独立,缺乏关联性和系统性,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9]从社会总体发展状况来看,随着机器代人、智能制造的加速,对于人才的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据统计,到2020年,我国对技术技能型劳动力需求将比2015年增加近1390万(不含存量缺口930万人),对高级技术工人需求也将增加450万(不含存量缺口440万人),这反映出技术人才培养速度无法赶上对口行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10]因而,面向2035的高等教育要培养专业精、宽口径、多面手的复合型人才。总之,只有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携手并进,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

(四)管理与治理之间的矛盾

“管理”与“治理”只有一字之差。管理普遍采用科层制组织结构,使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丧失了部分活力。而治理的本质在于其以调和为基础,依赖于各个行动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互动、民主、开放。当前,基于市场经济大发展的背景,高等教育各项工作的开展依然不能满足市场化发展的基本要求。首先,行政管理体制依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计划经济时代的色彩,对于高校的自主管理权的发挥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其次,教师、学生及后勤管理部门等在开展各项活动的过程中,缺少民主、平等的管理氛围,掌握的话语权小,诉求得不到关注;最后,政府在体制改革中“越位”“缺位”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经济人”,具有自利性。如果存在一些利益的领域,政府总是想方设法地将其进行约束,而对于不能带来利益的领域,也会存在放手不管的现象。这就形成了政府权力在某些领域的“越位”和在某些领域的“缺位”。[11]总之,这些问题给高等教育治理带来了艰巨挑战,不利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要建立起高等教育现代治理体系,促进各个利益主体之间平等的伙伴关系。总之,从单一“管理”走向多元“治理”是实现整个高等教育现代化2035的必经之路。

(五)内部开放与外部交流的失衡

开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都需要在开放中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愈加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截至2017年,我国本科及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总数已达到1143个;共有48.92万名外国留学生在中国各所高校学习,增速连续两年在10%以上,出国留学人数达到60.84万人,同比增长11.74%,仍是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的地位;孔子学院数量达到548所;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所)增至502所;全国共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4所高校开展境外办学,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共128个。①另外,我国政府还大力推进“海外名师项目”和“学校特色项目”,吸纳更多的世界一流教师学者走进我国的高校,让学生们能够在他们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受益。这些举措有力地提升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但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仍然存在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国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还不高;留学人员和外派人员的国际化程度不够高;教育资源高校内部共享多,校际共享少,信息资源共享多,人力、物力、课程资源共享少;提供对口帮扶和政策咨询等服务社会的意识不强等,这很大程度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没有真正走出“象牙塔”,没有真正实现开放化与国际化。因而,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开放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要注重实现内部开放与外部开放相一致,才能描绘好开放的高等教育现代化2035的美好蓝图。

(五)以开放的现代化为重要羽翼,构筑高等教育开放自信的网络格局

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更高质量的改革开放,要放眼世界、融通中外,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澳大利亚政府非常鼓励大学之间的学术交流,也鼓励与国外一流大学交流与合作。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在高水平世界级期刊上发表论文,由此提高教师和学校的知名度。同时,灵活的人事制度使得国内高校与高校之间,甚至国际之间高层次人才的流动更为便利,提升了大学的影响力。法国建立了信息技术交流(ICT)以及远程教育,已成为其国际化的重要模式之一,形成了“互联网+教育”,拓展国际化的规模,发挥了互联网技术在资源配置中的独特优势。[17]为了更好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首先,深度推进多样化合作办学,注重开展与其他国家正式和非正式的合作办学,例如留学推进计划、师资培训推进计划与教育援助计划等,尤其要注重弥补中西部高校对外合作办学短板;其次,建立“一带一路”区域高等教育共同联盟,例如与东盟、阿盟、独联体、南亚等区域开展高等教育政策论坛、联盟会议以及教育科研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更主动地参与到全球高等教育治理当中;最后,要利用我国高等教育的优势学科,如中文、历史、哲学、中医、戏曲、建筑等,发挥优势学科作用,加大对优势专业的关注与宣传,做好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教育输出服务。

注释:

①数据分别来自教育部涉外监督信息网、教育部数据统计网、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网、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网。

参考文獻:

[1]王静修.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构建与反思[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4.

[2]杨小微,胡雅静.从“以教定学”到“为学而教”:中国教学走向现代化的40年[J].全球教育展望,2018,47(8):9-24.

[3]吴国盛.学科制度建设笔谈[J].中国社会科学,2002(3):81-82.

[4]方文.学科制度建设笔谈[J].中国社会科学,2002(3):74-76.

[5]田雪芹.科南特基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改革[J].高教探索,2017(4):70-76.

[6]曲晓慧,冯毅.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8(5):32-37.

[7]教育部.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EB/OL].https://www.sciping.com/25714.html,2019-02-28.

[8]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2016[N].中国教育报,2016-04-08.

[9]赵勇,魏可媛.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9):105-107.

[10]吴一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演进、动力与调适(1996-2015年)[J].教育发展研究,2015(19):7-14.

[11]陈国权.政府自利性问题与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23-26.

[12]高飞,王晓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新生学习共同体研究[J].高教探索,2010(6):80-83.

[13]詹泽慧,李晓华.美国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对话美国迈阿密大学教学促进中心主任米尔顿·克斯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09(10):1-6.

[14]刘念才,程莹,刘少雪.美国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的设置与借鉴[J].世界教育信息,2003(Z1):27-44.

[15]姚荣.迈向法权治理:德国公立高校法律地位的演进逻辑与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4):93-102.

[16]姚加惠.美国、日本、英国地方高校内部治理及其启示[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26-31.

[17]张丹.法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措施及其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5):72-79.

(责任编辑 刘第红)

猜你喜欢

现实困境
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社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困境与制度策略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困境与教育路径
我国推广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的现实困境
民事诉讼中提交答辩状制度的困境及完善初探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中职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
“教学即研究”的现实困境与改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