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重庆开埠建筑的延续与更新发展方向
2020-12-21彭薇娜周孙辉周鲂
彭薇娜 周孙辉 周鲂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重庆开埠时期建筑特点的总结“中西合璧”,引出对城市建筑发展的影响“西风东渐”,以建筑组群“鎏嘉码头”为例,探讨和分析重庆开埠建筑延续和更新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重庆开埠建筑;中西合璧;鎏嘉码头;延续;更新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summar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ongqing open port period construction “match well of Chinese and western”, draw out it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east west wind”, to “Liujia terminal “ in the buildings, for example, th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Chongqing construction continuation and update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the opening.
Key Words Chongqing port construction;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Liujia terminal; Continue; Update
引言
1891年3月31日,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条款》,重庆被迫对外正式开埠。“西风东渐”将西方的建筑元素带到了重庆,迄今为止,在主城区和偏远地区,还有众多具有明显西方文化符号的中西合璧折中主义建筑遗存。为了纪念这段历史,提醒民众不忘国耻,奋发图强,许多建筑师一直在努力尝试如何在新建建筑中完美融合开埠时期建筑特色,所幸由我們承担设计的“鎏嘉码头”项目荣获2016年度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其对重庆开埠时期建筑特色的延续与更新发展,得到了行业专家们的一致认可。
1巴渝建筑风格形成主要因素之一
何智亚教授在《巴渝建筑风格源流探析》文中总结出巴渝建筑风格形成的主要三个因素,其中之一为西方文化的进入和影响。重庆开埠后,西方外交官、传教士、商人等趁机修建大量西式建筑,入乡随俗后成为中西合璧折中主义建筑。有此得出,重庆开埠建筑是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后,相互借鉴、吸收、融合的成果[1]。
2现有开埠建筑利弊分析
现有开埠建筑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开埠时期遗存的建筑,另一类为现代新建开埠时期特色的建筑;按倾向风格也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以西式建筑风格为主的建筑,另一类为以中式建筑风格为主的建筑。以下通过多个实例来分析现有开埠建筑营造的利弊,为探讨其延续与更新发展方向提供理论基础。
2.1 法国水师兵营
法国水师兵营位于南滨路,如今保留较完整,建筑主体为欧洲中世纪城堡样式。1902年,法国“奥利”号舰长休斯特·南希奉命修建了这座城堡,当时被称为“奥当军营”。虽说是欧式城堡,却融入了大量的中式元素,大门是中国气派的重檐式古典牌楼,一个中为洋用的小样本,顶部为西藏佛塔式尖顶,两侧是一对中国石狮,兵营内操场四面楼房围合,回廊、外廊、拱形廊柱、烟囱均为西洋格局,阁楼、百叶窗、护墙板、壁炉也是西洋气派,而细部的雕刻却掺入了中国的传统艺术。
2.2 立德乐别墅
英国商人立德乐的别墅,整体造型和细部装饰非常中国化、巴渝化。拥有吊脚楼、重檐斜山式青瓦屋面、“如意式”宝顶和龙纹卷草绿釉砖雕的中式设计,又葆有罗马柱、基督教的壁龛、英式壁炉和烟囱等西洋元素。最有意思的是天花板上的圆形雕饰,图案是重庆盛产的一种蔬菜,当地人叫作“包包白”“莲花白”,学名结球甘蓝,16世纪从欧洲传入中国的,成为中西合璧的典型代表元素。
2.3 石龙镇杨氏民居
杨氏庄园位于巴南区大兴村回龙湾邵兴湾,中式建筑中增加丰富多彩的西式图案彩绘是庄园一大特色。浮雕图案造型做工十分考究细腻,尤其是窗楣上的三角形、半圆形、椭圆形灰塑图案。
西洋的建筑进入重庆,走向中国化、重庆化;而重庆建筑也因西洋建筑的入驻而有所西洋化。开埠时期遗存建筑,由于国外设计师们生搬硬套,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及生活方式,造成这些建筑并不能适应重庆潮湿、炎热的气候,例如:有的建筑墙厚高达500mm,室内还设有壁炉。将中式和西式建筑元素硬套在一起,未考虑协调或者过渡空间。以法国领事馆为例,颇具巴洛克风格,但因其建筑多采用木结构,与西方古典外衣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违反了材料、结构和施工方法特点,因而使这类建筑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重庆开埠时期建筑的优点是以海关洋行、兵营教堂为载体的西方建筑风格与重庆独特山地环境、地域文化相融合,形成中西合璧的近现代折中主义建筑风格;缺点是:未因地制宜、未灵活变化、材料取用不当[2]。
3“鎏嘉码头”项目设计理念
本项目采用以中式建筑风格为主,西式建筑风格为辅的建筑设计理念。我们寻找重庆开埠时期建筑的历史痕迹,将坡屋顶、木结构、吊脚楼、青砖墙、封火山墙、西式门头,拱形窗等传统建筑元素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还原和重组(图1),中西合璧的完美结合。
3.1 设计上选用的传统中式和西式元素
(1)坡屋顶。在拥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中国古代,坡屋顶是身份的象征。本项目采用的双坡屋顶源自屋顶社会等级分类中第五位悬山顶和第六位硬山顶,主要用于民居之中,是汉族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适用于砖石构建房屋。
(2)木结构。木材因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房屋建筑中。但其受拉和受剪受到木节、斜纹和裂缝等天然缺陷的影响非常大;处于潮湿状态时,容易被侵蚀而腐朽;在空气温度和湿度较高地区,受到白蚁、蛀虫和家天牛等啃咬,所以在现代采用较少。本项目选用仿木材料,规避了木材的缺陷又达到了木材的建筑艺术效果。
(3)吊脚楼。应水而生、顺崖而长、高低错落、依山就势的吊脚楼是巴渝传统建筑重要特色之一,山地建筑常用设计手法。传统吊脚楼为木质结构,取材当地盛产的木材、竹子,竹笆夹泥的墙体和小青瓦屋顶可以减轻建筑本身的重量,减少吊脚部位承受的压力。而现在木条变成了条石,竹墙变成了砖壁。
(4)青砖墙。中式古建筑喜欢选用青砖作为墙体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透气性强、吸水性好、耐久性佳,二是素、雅、静、稳的美感,体现出传统建筑的精气神。
(5)封火山墙。封火山墙是硬山式屋顶在中国南部地区的一个变种,俗称马头墙,设置在两侧山墙高出屋面,而高出部分常做成弓状、云状等,初期是消防作用,防止火灾顺风蔓延,后来慢慢增加装饰效果,顶端做成层层跌落的梯形,一、二、三、五跌不等。
(6)西式门头。西式门头是在大门中采用一些西式建筑元素,利用细节的处理凸显气派,比如:英式大门讲求体量均衡、古朴自然、轻巧明快,颜色以高贵和典雅的冷灰色为主,门洞采用连续拱券形式,大理石砌边;法式大门形体厚重,讲究对称,颜色以浅灰色为典型,门洞竖向比例感极强,柱上的雕花线条细腻精致,彰显华贵。
(7)拱形窗。西方建筑历史上,拱形被广泛运用在教堂建筑门窗中,其弯曲弧度随建筑物不同,略显不同。而此次设计运用在商业建筑上,且在滨江第一排建筑立面中,车水马龙,随时可见。
3.2 设计上传统中西式元素的结合及演变过程
“鎏嘉码头”项目设计之初,建筑师从重庆本地建筑文化出发,探索与西方建筑技术的融合发展方式,尝试运用中式建筑组群的空间比例尺度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中西式元素穿插点缀于建筑的立面表现,强调中西设计元素的重构和营造手法。
在现代主义建筑不断壮大并占领建筑设计潮流的过程中,“鎏嘉码头”项目试图探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重构方式的设计尝试,我们将“石墙青砖灰瓦”作为商业风情小街的整体色调,与嘉陵江水的自然肌理重新糅合在一起,用花岗岩和大理石取代土墙,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和建造技巧营造出建筑的深厚韵味。
3.3 对传统中西式元素不足之处优化方式
(1)木结构。木结构受木材自审天然缺陷的影响非常大,且科学逻辑性较差,已逐渐被土石结构代替,石制建筑因严密的力学逻辑作为支撑,促进物理学和结构力学的快速发展,可以营造出更加宏大的建筑空间。
(2)装饰繁复。在中西方的古代建筑中,有很多复杂繁华的装饰,如:藻井、斗拱、悬鱼、柱头、窗花、尖塔、浮雕等。复杂的设计需要较长的时间奠定基础,慢工出细活,但是与现代快节奏生活相矛盾,我们适当简化处理,不是一味仿古,也不是完全复古而是追求传统式样的轮廓特点下的神似。
3.4 引入现代多元素,迸发出新形式
(1)小尺度凸阳台。凸阳台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立面造型设计,明显外凸于建筑外墙,利用挑板和梁作为结构支撑,加以承重墙或柱保持视觉平衡,是室内空间的外延拓展,层次与空间感更丰富,而且凸阳台在光线照射下,具有更多的光影变化,使建筑更加立体。小尺度的设计,不喧宾夺主,仅为点缀,似有画龙点睛之笔。
(2)玻璃廊架。廊架是景观设计中很常见的元素,在“鎏嘉码头”项目中我们运用在建筑之中,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在阳光的照射下,投射出美丽的光影轮廓及斑斑色彩。
(3)多样式玻璃窗。玻璃窗除了采光通风的功能作用,也具有增加建筑美观的装饰作用。它的多种样式,可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形成大小、距离、疏密、均衡等不同的关系而具有丰富的风格特征;也可与多种材料的有机组合创造出各种意境。各种组合具有一定的尺度感知功能,产生象征性,体现出现代感的同时反映出一定的历史文脉[3]。
4重庆开埠建筑的延续与更新发展方向
4.1 保留中西古建精髓
中西古建在历史长河中占据很重要的一席,跟当地的环境、气候、民族、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建造出地域性建筑,反映出世界各国各族文化的内涵,总结出一套套深厚的哲学思想。形意神是传统建筑的精髓所在,知其内涵从而获得建筑创作的灵感,本着延续中西古建传统文化的使命,建造出既传统、民族又符合现代审美观的建筑物,从而实现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和谐统一。
直接选取传统建筑符号,不做任何修改,类似修复、仿古建造,真实还原古建筑意味。外立面处理时,严格遵守传统建筑做法和尺度比例,营造同样的空间氛围,只是运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和结构技术。这是中国建筑师探索传统建筑在现代发展中延续方法中最先选择采用的手法之一。
4.2 简化传统元素表达Less is more(少即是多)
前面提到了繁复的传统装饰元素已不适应现代化快节奏生活,在密斯凡德罗“少即是多”的建筑设计理念下,我们可以把建筑的重要部位如主入口、门扇、檐口、屋顶等使用简化传统元素,勾勒出轮廓特点,辅以现代建筑的材料和技术,在延续传统文化的脉络道路上又体现出建筑的時代特征,贴近生活。例如在第五园的外立面设计上,建筑师提炼简化坡屋顶和披檐这两个传统元素,抽象定义成新符号,虽然采用了现代方式修筑,却很容易让人们忘记时间,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盛世之中。
4.3 融入现代元素活力
梁思成老先生曾道出,现代建筑该如何用时代的语言来表达建筑,在历史形式的本质中加以提炼和升华,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是在青砖、白墙、黛瓦等传统建筑符号中融入玻璃幕墙、金属面板等现代元素。现在大多数庄严的办公楼,它的前厅、外立面用材、内部装饰等,为了展现尊贵和权利的特点,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汉白玉和大理石,局部三层楼高的罗马或哥特柱式大门,再配以周围华丽而尊贵的名树等,向外界展示自身建筑的特点[4]。
5结束语
虽然国内对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争论从未停息,但我们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在逐渐转化,从抵触到不加筛选的接受,到全盘否定,再到有选择的接受,中国建筑的设计风格也逐渐变化。开埠建筑是中西合璧的起点,但不是终点,“鎏嘉码头”项目很好地体现了这点,设计有选择地融合中西方建筑思想,创作出更符合重庆社会需要和现代化发展的建筑,这就是重庆开埠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何智亚.巴渝建筑风格源流探析[J].重庆建筑,2015(8):5-13.
[2] 王晓芳.中西方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与形成机理分析[J].城市建筑,2016(15):62.
[3] 隗瀛涛,周勇.重庆开埠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67.
[4] 张晓耿.昨夜西风[M].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19.
作者简介
彭薇娜(1981-),女,四川隆昌人;学历:本科生,职称: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城乡规划师,现就职单位: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建筑及规划方面的研究设计。
周孙辉(1990-),男,安徽池州人;学历:本科生,职称:助理工程师,现就职单位: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周鲂(1982-),男,重庆大足人;学历:本科生,职称:工程师,现就职单位:西安卓创中恒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研究方向:建筑及规划方面的研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