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作单元精读课文教学策略探微

2020-12-21刘玉艳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表达方法习作文本

刘玉艳

统编教材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与普通单元的精读课文在教学上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就要求教师在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努力寻找、发现文本表达上的典范性,在字里行间寻觅作者的匠心,感悟其语言表达的魅力,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验揣摩,进而发现作者表情达意的笔法。

一、把握精读课文的价值定位

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其阅读的教学指向需要从内容理解中跳出来,重点围绕习作目标开展教学。

首先,在文本解读中,就需要从习作目标出发。本来阅读教学提倡多元解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横看成岭侧成峰都能够读出文本某一方面的特质。但作为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解读的目标主要是从“写了什么”指向看清楚“如何写出来”的。这样的变化中,就是把将习作实践从过去单一的习作课文延伸到阅读教学中,也就是在精读课文中寻找单元习作目标的达成路径,让精读课文中的典型性表达成为习作的范本。如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刷子李》作为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虽然这是一篇很著名的小说,在文本解读时就不能再停留在人物“奇”的各种表现及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而是重点关注课文在描写人物上那些成功的表达方法,尤其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在正面描写的运用中,作者抓住刷子李刷墙动作带给人与之不同感受,刷墙的效果带给人独特的享受,刷墙规矩的不可理解等,直接描写刷子李以刷墙为中心的系列表达;再配合徒弟曹小三带着疑惑的心态从旁观察的一波三折:亲眼目睹技艺高超的崇敬、偶然发現的“白点”带来的瞬间迷惑、师傅还原真相后的进一步钦佩,这样的侧面描写使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一起,成为课文描写人物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表达方法。

其次,精读课文的教学设计,既要关注阅读类的语文要素,也需要关注习作类的语文要素。从这一单元习作训练的目标看,教学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围绕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要求,在课文教学中找到语文要素的落脚点,也就是需要找寻文本之中哪些段落中能够有效体现语文要素尤其是习作方面的学习要求,以此为重点组织学生深入学习文本表达技法,开展实际表达训练。如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对此,在《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精读课文的教学中,就需要围绕游览顺序这一主线设计主要问题,以组织学生带着对主问题的探究来开展学习,找到游览顺序之间是如何实行对接的,每一处景点所写的内容中怎样做到不重复且有联系。这样的设计就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价值,将精读课文学习习作方法发挥到极致。

二、寻找精读课文的典型表达

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学习,肯定不是全面开花的情形,而是重点开花的模式。教师引导从文本中找出典型的语言样式。从中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法,在强化一个语言样式都能够学有所得中追求综合性效果,努力将几个相关的语言样式连接起来,形成具有内化效果的具体的习作方法。

如教学《海上日出》,这一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的关键是如何在文本找准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的对接点。细读课文可以发现,课文按照自然发生的时间顺序把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清楚地加以表达。值得注意的是,文本中还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这样的典型表达,粗略地看,句子中难以找到直接体现“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那么该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体会呢?原来,仔细品味这个句子字里行间的表达,就会发现,句子中描写太阳的“努力上升”“冲破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实际上所描写的是太阳慢慢升起的过程带给人的感觉,而事物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由此可见,这一典型的表达中,字面上没有明确的时间顺序,但时间顺序却包含中具体描写的过程之中,实在属于一种更高明的表达方法,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智慧。正因为如此,这样的表达方法更值得学习借鉴,学生可以继续在文本中寻找类似的典型表达进行自主学习、体会。如课文第4自然段“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和第5自然段“有时天边有黑云,……”,这里面虽然用的“有时”好像没有说明白具体是什么时间,其实都包含着“日出后”的时间在里面,但太阳在云层之间的“走进”“冲出”等词语就清楚地告诉读者,这些都是太阳在天空中的活动了,描写的是太阳升上海面以后出现的奇妙景色。这样就在精读课文中找到了作者如何在文本中智慧地表达“按一定的顺序写”的秘妙。

三、激发精读课文的情感魅力

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学习用于指向习作目标,并不是一味让学生去模仿写作,在文章的结构、典型表达之外,这样就需要教师在习作单元精读课文教学中,不能只盯着习作目标、表达方法,而是既需要精准提取文本中典型语言表达样式,将其示范意义转化为可供学生模仿的写作支架,又需要适时有效挖掘文本语言的温度热度,关注作者有感而发的表达和成为经典的追求,使自己的语言也渐渐变得富有智慧和灵性。

如教学《我变成了一棵树》,课文所在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教学中,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发现文本语言在表达想象时的大胆、奇特,还需要体味其鲜活和情感意味。“唉,变成了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小馋猫,肚子饿了,对吧?英英!妈妈说话了,还对我眨了一下眼睛。”在这样两段相连的话语中,如果从普通精读课文的角度学习,一般关注的是其中想象的神奇——“我”能够变成一棵树,可是住到树上的小伙伴不知道树是“我”变的,更不知道“我”此时此刻也很想如它们一样吃美食的心里。但在习作单元中学习时,教师需要让学生从中体会作者在想象的独特角度——一个调皮的孩子,原本一心想变成树就不再被吃饭的事情所打扰而不能痛快地玩,谁知道真变成了树去发现吃饭原来也那么必不可少且有吸引力——流口水;也只有调皮的孩子才会常常想事情只顾一时而不顾其他。但这一切竟然都瞒不过妈妈的眼,即使“我”变成了一棵树,妈妈还是找到了“我”,并且准确地听出“我”饥饿时肚子里发出的声音。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变成一棵树,面对妈妈“小馋猫”亲切的呼唤会有怎样的情感变化,进而由此领悟童年时母爱的无处不在。这正是寄寓在神奇想象中的母爱的一种独特的表达。

总之,在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努力挖掘其中典型的语言样式的示范作用,让学生从中学习作者是怎么写出来的,还需要努力感知文本中的言语表达智慧,让学生学习在习作中有感而发。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210046)

猜你喜欢

表达方法习作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习作展示
英语中序数词的表达方法
表达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