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营养混合液营养支持在白血病化疗患儿中的应用
2020-12-21董玉香
闫 艳 董玉香
(1 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营养科,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电子邮箱:yanyandp@126.com;2 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暨湖北文理学院襄阳市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襄阳市 441021)
白血病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血液癌变疾病,化疗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其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常常会引发造血功能异常、腹泻呕吐、黏膜炎症等多种不良反应[1-3]。患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较大,但癌变细胞常与机体争夺营养物质造成机体营养不良,从而进一步加重化疗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儿的预后[4-5]。因此,给予白血病化疗患儿足够的营养支持,对减轻其化疗毒副反应有积极的意义[6]。本研究观察采用全营养混合液对白血病患儿化疗期进行营养支持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和襄阳市中心医院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诊断符合2006年《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 ( 第三次修订草案 )》中的诊断标准者[7];(2)接受化疗者;(3)为白血病初发;(4)家属均签署同意书,同意患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身体畸形或其他先天性疾病;(2)合并肝肾心功能衰竭;(3)智力或语言发育障碍者;(4)病情较严重无法继续参与研究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研究组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5~9(7.42±1.87)岁;疾病程度:重度8例,中度21例,轻度51例。对照组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5~9(7.51±1.79)岁;疾病程度:重度9例,重度19例,轻度52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化疗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饮食指导,研究组给予全营养混合液的营养支持。对照组常规营养饮食指导内容:指导患儿家属给予其合理营养膳食,如低脂肪高蛋白饮食,多摄入纤维素,鼓励少食多餐等。研究组给予全营养混合液的营养支持:全营养混合液包括氨基酸、脂溶性以及水溶性维生素、脂肪乳、葡萄糖、10% NaCl溶液、10% KCl溶液。评估患儿年龄、病情、营养状态后,依据评估结果配制各元素比例合理的全营养混合液给予营养支持。两组患儿在围化疗期给予营养支持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营养状态:分别于干预前后,抽取患儿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1 500 r/min离心20 min后取上清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儿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测量患儿三角肌皮褶厚度及上臂围。
1.3.2 化疗毒副反应:包括血液系统及非血液系统毒副反应,其中血液系统毒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小板最低值 、血红蛋白最低值、粒细胞缺乏症持续时间;非血液系统毒副反应包括胃肠道相关毒副反应、肝损伤、黏膜炎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营养干预前后营养状态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三角肌皮褶厚度、上臂围、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态比较(x±s)
组别n视黄醇结合蛋白(mg/L)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前白蛋白(mg/L)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白蛋白(g/L)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研究组3018.94±1.7225.13±1.989.140<0.001103.38±11.29139.49±13.3111.327<0.00127.98±1.2931.97±2.019.360<0.001对照组3018.89±1.6320.02±2.031.449 0.112102.94±11.39113.49±14.291.778 0.08127.96±1.2128.01±1.080.167 0.871 t/t′值0.116 9.8700.150 7.2920.062 9.505P值0.908<0.0010.881<0.0010.951<0.001
2.2 两组患儿化疗毒副反应比较 研究组患儿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小板最低值、血红蛋白最低值均高于对照组,粒细胞缺乏症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研究组患儿胃肠道毒副反应率、黏膜炎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肝损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儿血液系统相关毒副反应比较(x±s)
表3 两组患儿非血液系统相关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相关症状是化疗中最常见的毒副反应,该毒副反应可影响患儿营养物质的吸收,而患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维持,如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容易引发机体的营养不良,从而进一步加重胃肠道相关症状,造成恶性循环[8-9]。因此,白血病患儿在化疗期间给予相关的营养支持非常必要。
有研究表明,白血病患儿较健康儿要多摄取50%的蛋白质和20%的热量,这是由于白血病患儿的基础代谢热量需求比正常人高30%[10]。还有研究表明,白血病患儿因化疗并发轻度胃肠道症状时,机体对热量和氮量的摄取量只有正常人体的一半,当并发重度胃肠道症状时,机体对热量和氮量的摄取量几乎为零[11]。白血病患儿化疗时,机体需要更多的热量和氮量等营养物质[12-13]。因此,在化疗时患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大,但却吸收量不足,这就造成了较大的热量差。为弥补这个差值,需要针对性地给予补充热量及蛋白质[14-16]。常规的营养指导很难让患儿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及热量以满足机体的需要,本研究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配制全营养混合液,所配制的全营养混合液包含维生素、蛋白质、脂肪、葡萄糖以及电解质等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其相较于传统饮食,营养物质更容易吸收,且是依据患者病情、年龄、营养状态等综合评估后进行针对性配制,各成分比例更符合患儿机体需求。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三角肌皮褶厚度、上臂围、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小板最低值、血红蛋白最低值均高于对照组,粒细胞缺乏症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胃肠道毒副反应率、黏膜炎症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对白血病化疗患儿应用全营养混合液进行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儿营养状态,利于骨髓造血的恢复,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综上所述,在白血病患儿化疗期间给予全营养混合液进行营养支持,可改善患儿的营养状态,降低化疗毒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