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足月产前发热的相关因素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2020-12-21王佳斌刘群赵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23期
关键词:生殖道宫素母体

王佳斌 刘群 赵斌

产前发热是影响新生儿窒息、死亡的主要因素,对母婴结局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孕妇由于胎儿在体内生长,身体的负担较重,如果免疫力下降则会导致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如果孕妇有呼吸道疾病则会引起一系列的感染问题,进而出现宫腔感染、胎膜早破、羊膜炎等情况,该类现象也是引起产前发热的主要原因[1,2]。有研究指出,母体在产前体温过高,则会引起胎儿在宫内缺氧,胎动的速度便会减慢,进而发生不良结局,因此孕妇在产前若发现有发热等情况应该立即就诊,且定时监测温度变化,给予积极的处理,必要时终止妊娠[3,4]。本文回顾性调查了本院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有40 例产妇出现产前发热情况,本研究将40 例产前发热产妇与40 例未发热产妇进行对比,分析影响产前发热的因素,并对比两组的妊娠结局,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2019 年6 月本院80 例妊娠足月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前监测体温>37.5℃的40 例产妇纳入发热组,将体温正常的40 例产妇纳入未发热组。发热组产妇年龄24~40 岁,平均年龄(32.20±3.05)岁。未发热组产妇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1.85±2.9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组产妇的的临床资料,将年龄、产次、保胎史、妊娠期糖尿病、呼吸道疾病、生殖道感染、羊水性状、缩宫素使用、前列素制剂使用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分析。

发热组产妇采用物理降温法、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产妇体温>39℃则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期间严密观察产妇的胎心、胎动情况,监测感染指标,若无剖宫产指征则等待自然分娩;如果产妇体温>38℃,在治疗6~12 h 无明显缓解时则立即给予终止妊娠。在胎儿娩出后给予药物敏感试验、细菌培养,新生儿娩出后转入新生儿科进行观察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妊娠足月产前发热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年龄、保胎史、妊娠期糖尿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组产次为1 次、呼吸道疾病、生殖道感染、羊水污染、缩宫素使用及前列素制剂使用产妇占比均高于未发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妊娠足月产前发热的影响因素分析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初产妇、呼吸道疾病、生殖道感染、羊水污染、缩宫素使用、前列素制剂使用是产前发热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2。

2.3 两组分娩结局比较 发热组剖宫产发生率75.00%、产后出血发生率30.00%、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7.50%均高于未发热组的35.00%、7.50%、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妊娠足月产前发热的单因素分析(n,%)

表2 妊娠足月产前发热的相关因素分析

表3 两组分娩结局比较[n(%)]

3 讨论

胎儿生长于母体内,给母体带来了诸多的负担,使母体的免疫力下降,一旦母体被病原体感染后则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也会导致宫腔内的温度升高,且不易退散,该现象的发生会导致胎儿的生长发育受到损害,胎儿的呼吸会受抑制,则会引起胎儿窘迫、胎死宫内、流产、胎儿畸形等一系列的问题[4,5]。

从本文研究中可知,初产妇、呼吸道疾病、生殖道感染、羊水污染、缩宫素使用、前列素制剂使用为产妇产前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呼吸道疾病以及生殖道的感染会引起上行感染或者是下行感染,导致胎膜早破,胎膜的完整性被破坏后则会使羊膜腔受到侵害,进而会使胎儿受到侵害,因此可知胎膜如果保持的时间越长,则宫腔感染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小,产前发热的几率也就越小,因此如果有生殖道感染或者是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应尽早治疗,应用抗生素,以便降低病原体对母体的侵害,进而降低体温[6-8]。另外初产妇也是产前发热的危险因素之一,由于初产妇的产程较长,经阴道检查的次数较多,增加了感染了机会,使得寄生于阴道、宫颈管等的内源性细菌发生逆行感染,因此在给予初产妇检查时需要严格无菌操作,以便降低感染的发生几率[9,10]。缩宫素的使用会增加炎性介质及前列素E2的分泌,前列素E2是一种调节体温的介质,作用于下丘脑,通过较为复杂的细胞信号使得调节体温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母体发热[11]。如果产妇分娩时接受硬膜外麻醉,则应该考虑麻醉用药及剂量,因此接受硬膜外麻醉后产妇发热时,或是产妇使用前列素制剂时,应该将产程积极推进,减少使用缩宫素的剂量,以防发热因素的叠加,增加发热的程度[12]。如果产妇发热程度较轻,无其他的伴随症状则给予物理降温,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等进行治疗,且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胎儿的各项情况。如果产妇体温升高明显,则除了根据情况积极对症治疗外,还需将剖宫产以及终止妊娠的条件放宽,使胎儿尽快脱离受感染的环境,避免对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产生影响,进而导致胎儿畸形。另外产妇在分娩时需要有新生儿科的医生在场,做好新生儿抢救的准备,准备好新生儿急救的药品及设施,待分娩时积极进行新生儿抢救。新生儿一旦发生窒息问题则需要立即抢救,通过面罩给氧、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依据产妇羊水污染的情况给予新生儿后续治疗。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发热组剖宫产发生率75.00%、产后出血发生率30.00%、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7.50%均高于未发热组的35.00%、7.50%、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出现产前发热会影响母体本身,增加产后出血、剖宫产及新生儿窒息情况,这就要求产妇要重视产前发热的现象,积极治疗原发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运用抗生素,另外医生要为产妇分析治疗的利弊以便于降低不良结局的发生。

综上所述,初产妇、呼吸道疾病、生殖道感染、羊水污染、缩宫素使用、前列素制剂的使用均为产妇产前发热的影响因素,对产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感染,严格控制缩宫素用量,对于应用前列腺素制剂的产妇进行严密监测,以减少不良结局的发生。

猜你喜欢

生殖道宫素母体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蒲公英
探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在产妇引产中的临床效果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故乡
生殖道感染是导致不孕的原因之一
台湾“文化标杆”林谷芳:台湾文化离不开大陆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