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5 羟维生素D 与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相关分析

2020-12-21杨雪路华杨雪花张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23期
关键词:糖化空腹维生素

杨雪 路华 杨雪花 张松

糖尿病及高血压均为临床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种疾病在胰岛素抵抗的“共同土壤”中[1],这对研究两种疾病的诱发因素及高危因素有着显著意义。25(OH)D 是维生素D(VD)的主要形式,能反映维生素D 的营养状态,是维生素D 的主要生物活性形式,在体内发挥生物学效应。过去认为维生素D 仅仅是一种维生素,它具有调节钙、磷代谢,影响骨代谢等作用[2],近几年随着对维生素D 不断的研究,发现其同时与肿瘤、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免疫功能障碍等疾病有关。缺乏维生素D 在儿童中可致佝偻病,而成人可致骨质疏松。近几年,2 型糖尿病患病率快速增长,年龄、肥胖、吸烟等均是2 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报道维生素D 水平也与2 型糖尿病及高血压存在关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维生素D 的非经典作用已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但在本地区尚属首次研究,通过本次研究希望能够让本地区的人们重视维生素D 的补充,这对预防及控制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1 月~2016 年8 月84 例内分泌科收治的2 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病情不同分为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34 例)及单纯2 型糖尿病组(50 例),另将体检中心提供的32 例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单纯2 型糖尿病组:男28 例,女22 例;年龄34~78 岁,平均年龄(48.25±9.92)岁;病程1~13 年,平均病程(6.05±2.32)年。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男20 例,女14 例;年龄36~77 岁,平均年龄(49.15±9.29)岁;病程1~14 年,平均病程(6.12±2.63)年。对照组:男19 例,女13 例;年龄35~77 岁,平均年龄(50.15±8.16)岁。三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均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糖尿病按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 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高血压按2005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4]进行诊断。纳入研究对象年龄20~80 岁,肝肾功能正常,无严重器质性疾病;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代谢性骨病、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所有研究对象知晓本次研究,配合本次调查。

1.2 检测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腰围,检测25(OH)D、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实验室检测:血浆葡萄糖浓度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晨起取静脉血,血清TG 采用甘油磷酸化酶法测定;HDL-C 及LDL-C 采用直接法测定(Bayer ADVIA 1650 高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西门子);25(OH)D 采用化学发光法(罗氏411)进行测定。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三组基本资料。②比较三组25(OH)D 水平;③比较三组不同性别25(OH)D 水平;④分析25(OH)D 与空腹血糖、收缩压、TG、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⑤分析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逐步校正其他相关因素分析25(OH)D 是否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数据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基本资料比较 三组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体重、血压及腰围均低于2 型糖尿病组及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体重、血压及腰围均高于2 型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生化指标及25(OH)D 水平比较 对照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G、LDL-C 及25(OH)D 水平均低于2 型糖尿病组及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HDL-C 高于2 型糖尿病组及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G、LDL-C 及25(OH)D 水平均高于2 型糖尿病组,HDL-C 低于2 型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三组不同性别25(OH)D 水平比较 三组女性25(OH)D 水平均低于本组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25(OH)D 与空腹血糖、收缩压、TG、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25(OH)D 与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P<0.05)。见表4。

2.5 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Logtisic分析 多因素分析可知,25(OH)D 降低是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5。

表1 三组基本资料比较()

表1 三组基本资料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2 型糖尿病组比较,bP<0.05;1 mm Hg=0.133 kPa

表2 三组生化指标及25(OH)D 水平比较()

表2 三组生化指标及25(OH)D 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2 型糖尿病组比较,bP<0.05

表3 三组不同性别25(OH)D 水平比较()

表3 三组不同性别25(OH)D 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女性比较,aP<0.05

表4 25(OH)D 与空腹血糖、收缩压、TG、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

表5 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Logtisic 分析

3 讨论

由于糖尿病患者对血管紧张素反应敏感,机体长期处于高糖状态,易损害肾脏血管,使得血管粘度增加,进而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而疾病对靶器官的损害绝非单纯叠加,其为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研究得知[5],人体缺乏维生素D 使得β 细胞功能紊乱,进而增加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以往认为维生素D 仅仅是一种维生素,它具有调节钙、磷代谢,影响骨代谢等作用,近几年随着对维生素D 不断的研究,发现其同时与肿瘤、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免疫功能障碍等疾病有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体重、血压及腰围均高于2 型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体重、血压及腰围不仅有别于正常人,还高于单纯2 型糖尿病患者。同时,研究可知,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G、LDL-C 及25(OH)D水平均高于2 型糖尿病组,HDL-C 低于2 型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代谢异常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机体长时间处于高血糖、高血压会使得血管发生氧化,进而导致微血管硬化程度加快。且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25(OH)D 水平极低,同时研究显示,女性的维生素D 水平显著低于男性,可见女性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 水平不足的情况,研究可知25(OH)D 与空腹血糖、收缩压、TG、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提示维生素D 缺乏者代谢综合征发生的风险高。研究进一步证实25(OH)D 降低是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本次研究希望能够让本地区的人们重视维生素D 的补充,这对预防及控制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存在维生素D 缺乏及不足,且女性患者存在更多的维生素D 缺乏与不足,提示维生素D 不足可能是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猜你喜欢

糖化空腹维生素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采血为何要空腹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院外延伸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常吃煎蛋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