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发性硬化合并抗NMDAR脑炎重叠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20-12-21李景景于泽洋宋晓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脱髓鞘脑炎多发性

李景景,于泽洋,曹 杰,宋晓南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抗体相关脑炎是边缘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是一种致死性的疾病,但也是可治疗的免疫性疾病,以显著的精神症状、运动障碍和癫痫发作,通常演变为严重的脑病,这种疾病的临床过程是可逆的,有些患者可能会复发。抗NMDAR脑炎自描述以来,其诱发因素已经被报道,但其病理生理学一直在研究中。本文报道1例多发性硬化合并抗NMDAR脑炎重叠综合征,了解疾病演变过程,同时学习多发性硬化与抗NMDAR脑炎等相关文献,更深层次了解两者之间相互关系,降低此类疾病的误诊率,提高对疾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务农,36岁,主因“发热伴言语笨拙、左侧肢体麻木12 d,胡言乱语6 d”于2019年4月16日入院。

既往病史,患者家属诉2 m前患者出现视物双影、复视等症状,于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部MR示:脑干、小脑可见异常改变,当地医院诊断“脑干梗死”,给予相关治疗后,患者家属诉患者症状缓解。发现血压升高2 m余,血压最高180/110 mmhg,吸烟20 y,平均20支/d,已戒2 m,机会性饮酒20 y。家族史无特殊。无疫苗接种史。

体格检查:血压150/90 mmhg,心率85次/分,呼吸16次/分,体温36.7 ℃,昏睡,意识内容模糊,问话不答,不能配合查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 mm,直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等深,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上肢腱反射对称引出,双下肢腱反射亢进,双侧病理征未引出,项强可疑阳性,克氏征阴性,余查体不配合。

病情变化:患者因意识状态较差,入住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入院后出现全身强直痉挛发作,次数较频繁,3~4次/d,每次在静脉注射“地西泮”后症状缓解,发作后患者意识未恢复。行腰穿检测: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130 mmH2O,白细胞47×106/L(正常值0~8×106/L),氯 131.3 mmol/L(119~129 mmol/L),蛋白、糖均正常。细胞学:白细胞数42 ×106/L,98%淋巴细胞,2%单核细胞。脑脊液NMDA-R-Ab(脑脊液)阳性,滴度为1∶320; NMDA-R-Ab(血清)阳性,滴度为 1∶10。IgG寡克隆区带(脑脊液)阳性;寡克隆区带(血清)阴性;特异IgG寡克隆区带(脑脊液)阳性,脑电图:(1)背景脑电混合频率,兼有α活动,未监测到完整睡眠分期;(2)发作间期未见典型痫样放电及局灶性慢活动;未监测到临床及脑电发作;(3)异常脑电图:全脑功能下降,未监测到典型痫样放电。头部磁共振平扫+增强(2019.4.25):桥脑左侧、左侧小脑异常改变,请结合既往病史。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头部MRI变化(见图1),及其他辅助检查,诊断多发性硬化合并抗NMDAR脑炎重叠综合征,在完善肺部CT、骨盆DR等检查后,给予患者人免疫丙种球蛋白(0.4 mg/kg/d,共5 d)治疗,并进行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1 g为起始,每3 d阶梯减半,至120 mg静滴3 d后改口服激素治疗),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上述抽搐发作次数较前减少,意识状态有所缓解,可出现间断意识清楚,问话可答。复查腰穿,脑脊液:无色透明,蛋白、糖、氯正常,白细胞26×106/L(正常值 0~8×106/L),较前有所减少, NMDA-R-Ab(脑脊液)阳性,滴度为1∶32; NMDA-R-Ab(血清)阴性。24 h脑电(2019.5.5):(1)背景脑电正常;未监测到完整睡眠期;(2)发作间期左颞、左额稍多量δ波及活动;未监测到临床及脑电发作;(3)异常脑电图:左额、颞区局限性脑功能下降(慢波为主)。肺部CT:考虑支气管炎;左肺舌叶、右肺中叶、双肺下叶少许炎变。颈椎平扫:颈椎轻度骨质增生;颈椎所属间盘变性;磁共振脑血管成像:(1)双侧颈内动脉改变,考虑粥样硬化;(2)右侧椎动脉改变,考虑先天发育。甲功五项:促甲状腺激素(TSH)6.240 uIU/ml(0.27~4.2),游离T3(FT3) 4.60 pmol/L(3.1~6.8),游离T4(FT4) 18.30 pmol/L(12.0~22.0),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 815 IU/ml(<115.0),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180.20 IU/mL(<35.0)。肝肾功能、风湿3项、免疫5项、ANA抗体、肿瘤标记物未见异常。梅毒抗体及HIV抗体阴性。脑脊液TORCH病毒未见异常,结核抗体阴性;血清、脑脊液中枢神经脱髓鞘(抗AQP4抗体IgG、抗MOG抗体IgG、抗MBP抗体IgG)均阴性。副肿瘤相关抗体谱均为阴性;脑脊液病毒基因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入院后22 d后患者问话可回答,可下地活动,无抽搐发作,转入普通病房。病情平稳后,入院后34 d患者出院。

图1 A、B:入院2 m前头部MRI 左侧桥脑、小脑斑片状高信号影;C:入院时头部MRI枕叶点状高信号影;D、E:入院后8 d头部MRI 左侧小脑、桥脑斑片状高信号影

2 讨 论

抗NMDAR脑炎是一种严重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与针对NMDA受体NR1亚单位的IgG1或IgG3抗体的存在有关,导致神经元兴奋通路的解除抑制。最初的临床表现可能是非特异性的,类似于病毒样疾病;前驱症状是否构成早期免疫激活的一部分, 或是由非特异性感染引起的,这种感染是否通过免疫反应穿过血脑屏障,尚不清楚[1,2],然而,随着疾病的进展,症状可能变得相当严重,包括突出的精神特征、认知问题、运动功能障碍和自主神经不稳定[3],临床症状改善与血清抗体滴度较低有关,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似乎与抗体有关[4]。Dalmau等人进行研究发现,抗NMDAR脑炎多发生女性,其中有59%合并有肿瘤,其中大多数为畸胎瘤,有41%的抗NMDAR脑炎患者临床上未检测到肿瘤,男性及儿童也受影响。其推断表达NMDAR受体的肿瘤可能有助于破坏其免疫耐性,但似乎还涉及其他未知的免疫诱因。

对于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和抗NMDAR脑炎两者的关联性的研究,Ramberger Bsteh[5]及同事在分析中枢神经系统多种炎性脱髓鞘疾病中NMDAR抗体的发生频率中,在251例患有脱髓鞘疾病的患者中仅发现1例血清NMDAR,可见在脱髓鞘疾病中,NMDAR抗体并不常见。这1例患者为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发病时存在NMDAR抗体,随着精神症状和认知障碍的出现,NMDAR抗体滴度升高,Maarten及其同事对691例患者的队列进行临床和放射学分析显示,抗NMDAR脑炎的患者可能会同时或单独发生脱髓鞘疾病,反之,患有非典型症状(视力障碍和精神病)的视神经脊髓炎或脱髓鞘疾病患者可能患有抗NMDAR脑炎[6]。两者发病的先后顺序,常常MS先与抗NMDAR脑炎产生,本例患者也是在MS发生后出现抗NMDAR脑炎,患者出现抗NMDAR脑炎的前驱症状,是否产生了抗原呈递到免疫系统,B细胞形成和随后转化为长寿命浆B细胞,产生长时间鞘内合成的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使得抗NMDAR脑炎的发生,需进一步探讨。国外2例多发性硬化合并抗NMDAR脑炎的案例[7,8],多发性硬化诊断及免疫调节治疗多年后出现抗NMDAR脑炎,多发性硬化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是否改变自身免疫,产生了抗NMDAR脑炎,探讨炎症脱髓鞘疾病与抗NMDAR脑炎之间关联是以后研究的目标。

抗NMDAR脑炎的治疗为一线免疫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与血浆置换。除非患者存在禁忌证或者临床慎用的情况,否则建议糖皮质激素与IVIG联合使用;对于重症患者,建议对糖皮质激素采用大剂量冲击方案[9]。经一线免疫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应用二线免疫治疗药物利妥昔单抗和环磷酰胺等。多数患者经免疫治疗后恢复至正常,仅有少部分遗留神经功能缺失表现。抗NMDAR脑炎常伴有精神症状和癫痫持续状态,其临床症状的好转,主要取决于免疫治疗的效果,同时对于相对安全的药物,如氯硝西泮等,应足量使用。de Bruijn van Sonderen[10]等人发现中,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接受免疫治疗,脑炎消退后癫痫很少发生,抗癫痫药物治疗作为一种附加治疗,在机制上,免疫治疗和肿瘤治疗都是因果治疗,而抗癫痫药物是对症治疗。治疗中左乙拉西坦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癫痫发作方面似乎并不可取,因为它的疗效有限,而且会诱发或加重严重的行为障碍。

脱髓鞘发作比抗NMDAR脑炎更难治疗,往往导致更多的残余缺陷,强调了及时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6]。多发性硬化治疗上包括急性期治疗、疾病修饰治疗和对症治疗,急性期首选激素大剂量短疗程冲击治疗,对于严重的MS激素效果不佳者应考虑血浆置换,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效果不明确。

在临床上,MS常因首次发作的时间多发性和空间多发性证据不足,且诊断缺少特异性标志物,因而容易误诊和漏诊,此患者脑脊液中出现寡克隆阳性,抗NMDAR脑炎中脑脊液为寡克隆IgG(OCB)的结果,对于疾病的诊断以及疾病进程有一定预测作用,对于疾病的预后有一定的指示。从神经解剖的角度上看,在中枢神经组织与外周血液之间存在着一道重要的屏障-血脑屏障(BBB),从免疫学防御机制的角度看,它是天然的生物膜系统中的免疫屏障结构,但它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脑缺血、缺氧、炎症及某些药物等均可使BBB通透性发生变化。因此任何导致BBB破坏的因素均可使血清中免疫蛋白IgG通过破坏的BBB直接进入脑脊液,从而导致脑脊液OCB阳性。此患者出现OCB阳性,指示有内源性合成的免疫球蛋白IgG,显示患者CNS出现了相关的免疫性[11]。近年来,通过对多发性硬化患者头部MRI研究,发现OCB阳性率高低与MS病灶部位有一定关系,Nakashima等报道日本OCB阳性 的MS患者,胼胝体和脑室周围的病灶出现率较高[12]。鞘内抗体合成的证据虽然不是多发性硬化症的特异性证据,但也支持诊断,相反,多发性硬化症的非典型脑脊液发现(如蛋白浓度升高>100 mg/dl,每mm3细胞数>50个,或存在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或非典型细胞)提示为其他疾病[13]。

抗NMDAR脑炎目前较为常见的免疫性脑炎,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较重,及时、早期给予免疫治疗,有助于疾病转归,为单相病程疾病,预后相对较好,及时给予患者对因、对症治疗,是本疾病治疗的关键。MS合并抗NMDAR脑炎重叠综合征国内外报道较少,本文介绍疾病演变过程及文献学习,加深对于此疾病的了解,减少临床误诊、漏诊;自身免疫性脑炎引发的癫痫需对因及免疫治疗,转变为难治性癫痫可能性较少。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最初出现广泛的精神症状,诊断出现延迟,患者在确诊前就住进精神科病房,延误确诊和相关治疗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猜你喜欢

脱髓鞘脑炎多发性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更正:应重视无菌性脑膜炎及抗体阴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激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的疗效观察
小儿患感冒家长绷紧脑炎这根弦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大鼠模型的制备与评价
有些疾病会“化妆”成脱髓鞘
警惕病毒性脑炎的“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