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对我国农业相关经济的影响
2020-12-21陈小文
侯 倩,李 静, 陈小文
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北京 100083
所谓西洋,是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西段。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为巩固其政权而实行海禁,“片板不许下海”,洪武年间(1368-1399)几乎断绝了外交关系,朝贡贸易都很难维持。明成祖登帝位之后,因为当时中国具有在全世界领先开辟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实力和条件,便派遣郑和出使西洋,明永乐至宣德时郑和共七次率领船队远航南海,通常称为下西洋。
一、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过程
中华文明在明成祖时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内经济繁荣,这是成就郑和下西洋创举的基本条件。明成祖时期,国力强大,对威望与声誉的追求促使了郑和的航海[1],从而达到“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四夷穆圣德而率来”和“帝王居中,抚驭万国”的目的。
郑和七次下西洋,航程经过亚非30多个国家,促进了与到访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很多种说法,目前主要有寻找建文帝说、宣扬国威说、开展海外贸易说和建立和平友好关系说。
经过洪武一朝30余年的励精图治,明朝以农业为基础,手工业有极大的发展,郑和下西洋的物质基础便由此保障,同时与各国进行贸易交换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郑和在抵达各国后,换取了大量的香料、奢侈品、日用品等,不仅满足了统治阶级的需要,还带动了国内生产的发展。朱棣迁都北京后,宫内物品不足,郑和下西洋与各国的贸易,是有政府采购的性质成分。
从公元1405-1433年,郑和受派遣七次下西洋,航程远至东南亚、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其航程可以分三个阶段[2]。
(一)前期
郑和前期下西洋的主要任务是在东南亚和南亚建立国际和平安宁的局面,树立明王朝的声威。
永乐三年至九年(1405-1411年),郑和共三次下西洋。明朝的船舶主要是靠风力行驶,故当时郑和多在冬春季节出使,在夏秋季节返航,以借助顺风的风力。
1405年冬-1407年10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途径占城、暹罗(泰国)、旧港(印尼苏门答腊的巨港)、古里(印度卡里库特)等地。此次出航为明朝建立了多国的外交,诸多南洋国家使者跟随郑和来中国朝见。
1407年冬-1409年夏末,郑和第二次出使,途径占城、渤泥(加里曼旦岛文莱)、加异勒(印度南端)、柯枝(印度科钦)古里等地。郑和所到之处,颁布明朝皇帝诏书,并立碑文。臣服者,赐金帛;不服者,以武力慑服。船队满载各国贡献的奇珍异宝,从锡兰返航。
1409年冬-1411年7月,郑和第三次下西洋,途径占城、阿鲁(印尼苏门答腊岛勿拉湾)、小葛兰(印度奎隆)、阿拨巴丹(印度阿默达巴德)、溜山(马尔代夫)古里等地。此次出航船队较小,主要目的是巩固已建交的南洋诸国的友好关系。永乐九年(1411年)船队回国,随同前来朝贡的国家达19国,当时可谓“万使云集”。
(二)后期
郑和下西洋后期的主要任务是向南亚以西继续航行,到达波斯湾以远地方,向未知世界前进,通过开辟新的航路,让众多海外远国宾服于中国。
1413年冬-1415年8月,郑和第四次下西洋,途径阿丹(也门古和国亚丁)、马来西亚、木骨都束(索马里摩加迪沙)、麻林(坦桑尼亚基尔瓦基)、急鲁谟斯(伊朗霍尔木茲海峡)等地。郑和此次出航携带诏书,目标是印度洋以东更远一些的国家,此次远航为海上丝路开辟了新纪元。
1417年冬-1419年8月,郑和第五次下西洋,途径卜剌哇(索马里布拉瓦)、急鲁谟斯、苏禄、沙里湾尼等地。此时的明朝威震海外,对外贸易发展,商人使者往来络绎不绝。明朝赠予和交换的礼物大多为丝绸、瓷器、珠宝等,换回来了珊瑚、药材、琥珀、珍珠、玛瑙等。
1421年冬-1422年9月,郑和第六次下西洋,途径榜葛刺(孟加拉及印度西孟加拉邦)、溜山、阿丹、祖法尔(阿曼祖法尔地区)、柯枝卜剌哇等地。此次郑和出使西洋远至非洲东岸,回南京时,随郑和来中国的贡使多达一千二百余人。
(三)末期
郑和下西洋末期的主要任务则是为了重振国威。
明成祖逝后,继位的明仁宗,对下西洋事业曾停滞十年。宣宗继位后,海外来贺及朝贡者日渐稀少,为重振国威,派遣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此次远航距离第六次返航相距九年之久,郑和已是六十余岁的老人。此次航程远达非洲东岸木骨都束(索马里)、麻林(肯尼亚境内)、天方(麦加)、阿丹(亚丁)等地。1433年郑和病死于古里,船队的支队则达到了天方(今麦加),得到珍奇异物和天堂图真本。
二、郑和下西洋的主要成就
郑和七次下西洋,对明代社会作用影响深远。首先,刺激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引发了私人海外贸易的兴起[3]。其次,郑和下西洋打通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推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贸易。很多国王携同妻子、陪臣一块来到中国,表达对中国的敬仰,而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同样出于对中国的敬仰,沿着郑和开辟的道路纷纷来朝,向明朝进贡特产。丝绸之路是东西文明的桥梁,丝绸之路沿途各地的文明依靠船队传播到其他地方,同时又学习了其他地方的不同文明,促进了各地的发展。这是一种相互发现,相互对比,最终使得各国都来学习中国文化[4]。
(一)向西方传递了中国先进的农业知识
明初,我国农业发达,产品相对比较丰富,种植作物十分广泛,种类众多。此时我国南方以种植水稻、小麦、谷子为主,北方以种植小麦、谷子、豆类为主。牛、马、羊、猪、犬、猫、鸡、鸭、鹅等家畜以及蚕、蜂、家鱼的饲养也很多。
明初,我国开展多种经营,实行精耕细作,兴修农田水利,良种选育,制作了多种农业工具,掌握了多种栽培管理技术,发展众多的农业动植物种类,还发展了农产品的贮藏加工等,已形成完整的农业生产体系[5]。
中国明初农业发展的水平,居于当时世界的前列。郑和船队所访问的诸多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程度与中国明初的农业经济发展程度相比较,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而郑和下西洋,向西方传递了中国先进的农业知识。
(二)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了我国的农业交流
早在汉唐时期,中国与印度洋地区的海上交往就比较频繁了。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1405-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访问了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新的航路。在这期间,郑和及其船员在途径各国购买食物以及补充淡水时,了解了各国的农业生产及经营状况,海外诸国也纷纷沿着新航路,派人员来华访问、学习,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农业生产情况的了解。
三、结语
郑和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构建了与多国农产品交流的渠道。明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受到政府宏观政策影响的同时,也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进出口农产品种类和数量增加,中外农业交流发展迅速。中国的龙眼等果品、棉麻等纺织品、茶叶、麝香、白糖、樟脑等,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在各国市场上畅销,各国的农产品也沿着丝路销售到国内,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棉花、烟草、南瓜、胡萝卜、洋葱等,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栽培植物[6]。
玉米番薯等的引进,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提高了粮食产量,这些作物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较强,扩大了耕地面积,从而解决了民食问题,促进了经济作物的种植,进一步改变了粮食商品化发展的方向。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同丝路沿途各国在生产工具、农业动植物种类品种等方面的友好合作,进一步推动了明代中外农业人员对农产品种植经验、技术的交流,改善了我国、亚非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