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2020-12-21董向东

甘肃农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化

董向东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公共管理教研部,甘肃 兰州 73007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必须全面推进的一项系统性工程,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年大计,描绘出当前和今后32年我国乡村发展的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可见,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一个理论上的战略,也是一个生动的历史性过程,更是每个中国人民的行动指南。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破解乡村振兴难题的重要举措。而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维度和关键一环,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并对其他振兴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如何塑形铸魂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无疑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时代课题。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中国五千多年灿烂的农耕文明,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五千多年的进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小村屯,世世代代依附在宗族和土地上的农民,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影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族为等级,以村庄为主要场所,以农业为主,形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按照守望相助的处世原则,养成了约定俗成的仁孝礼仪、村规民约、道德规范等行为习惯,如家庭为本、尊祖尚礼、邻里和睦、德业相劝、过失相规;集体生产劳动所形成的勤俭节约、淳朴善良、吃苦耐劳的品格,如勤俭持家、以丰补歉;以互惠互利、共生共荣为导向的乡村价值观,如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患难相恤;以及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风民俗,如婚、丧、嫁、娶、迎来送往、礼尚往来等。以及独具匠心的民间技艺。如剪纸、香包、舞蹈、民歌、戏剧、节庆、庙会等活动。由于地域的不同,资源的差异,环境的变迁,各村屯的民间习俗差异很大,可以说“五里不同村,十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独特的、具有乡土气息的乡村礼俗深刻地影响着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促进了各具特色的乡村农耕文化的形成,也奠定了农民对生产生活的认知、态度、肯定、认同、自信。

乡村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乡村承载着乡愁,是许多人的心灵故乡。乡村是传统文化的家园,乡土人情、村规民约,延续着乡土文化的根脉和密码,因此,梁漱溟先生一直强调,“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新中国的嫩芽必须从旧中国的老根——乡村——中长出来。作为民俗文化代表的“二十四节气”,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维护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良好秩序,许多至今仍然具有强韧而持久的生命力。如,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都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明奇迹,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已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旅游地、民俗体验场、乡村写生园。

二、乡村文化的衰落

1840年帝国主义列强开始用鸦片、枪炮打开了中国大门,拉开了对中国经济、文化进行掠夺的序幕,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100多年间,内忧外患、山河破碎、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五千年来积聚起来的乡村文化被帝国主义列强抢、偷、烧、毁。如,有万园之园美称的“圆明园”就是一个例证,破坏惨烈,损失惨重,至今难以恢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确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为迅速积累城市化和现代化所需的资本,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城乡文化差距不断拉大,乡村文化又面临着城市文化的挑战。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提出“破四旧”“立四新”的口号,主要针对几千年来形成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这又一次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瑰宝造成了极大破坏。如,冲击寺院、古迹,捣毁神佛塑像、牌坊石碑,焚烧藏书、字画,砸毁文物,烧毁节日、庆典道具、戏装,严禁宗教活动,强迫僧人、尼姑还俗,千年文化和生活方式遭受严重破坏,家谱体系几乎完全摧毁;尤其是对国人的民族信仰、民族文化、传统风俗、传统习惯的摧残、误读、漠视,导致了乡村文化的严重贬值、缺失。但传统文化经历两次大劫难而不亡,饱经沧桑而新生。

1978年改革开放至2018年,我国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不断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如,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乡村文化也得到了长足发展,逐渐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发展之路。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文化振兴又成为乡村振兴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三、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十八大以来,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快速发展的经济、日益繁盛的城市文化相比,乡村文化发展明显滞后,差距进一步扩大,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村民文化生活单一贫乏

根据调查,近50%的村民的主要娱乐活动是看电视,30%左右的村民最喜欢参加的文化活动是玩麻将、扬沙子,8%左右是读书看报,7%左右是上网,其他5%依次为:看电影、看地方戏、下棋、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跳广场舞等,民间传统文艺活动供给严重不足,选择方式非常有限,文化活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经费不能满足文化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费用逐年增幅较大,但乡村幅员辽阔,村庄基数较大,投入的经费只能在有无上做点文章,只能在局部上有所改善,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文化发展的需要。

(三)文化基础设施还很落后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但仍有相当多的乡村,设施不全、面积不足,不能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同时,还存在设备陈旧失修、被挤占、挪用现象,也有文化活动场利用率不高、已名存实亡,没有人问津的问题。

(四)文化队伍的重视不够

调查发现,乡村对文化队伍的重视程度不足,不少文化专干“专干不专”。有的年龄偏大,知识缺乏,很难独当一面;有的是聘用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得过且过思想严重;有的大部分时间被安排做其他工作,没有精力投入。种种原因导致文化活动不正常、不规范,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

(五)文化管理体制不顺

在调查中了解到:乡村文化管理体制不顺畅,文化局管事,但管不了乡村文化专干,管理乡村文化专干的人,但却很少过问文化工作,造成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管不了人,造成文化资源闲置、浪费。有的乡村重建设轻使用,不能给村民真正带来精神上的愉悦。送文化下乡活动不少,形式上热热闹闹,但没有真正送到村民心坎上,收效甚微。

四、当前乡村文化建设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乡村固步自封

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大部分乡村比较偏僻,环境相对封闭,各自为政,沟通和联系缺乏,尤其是偏远的乡村,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本没有交流与互鉴,只是安于现状,周而复始地重复着原来的生活。

(二)城市化的挑战

大众传播的“城市中心主义”,不断通过电视、电影、报刊、网络等现代媒体向乡村输出城市各种舒适、便捷、时尚、充满物质欲的文化生活,城乡形成极大的反差,导致村民开始追逐物欲,贪婪、虚伪、嫉妒、痛苦等像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引起乡民的价值观、婚恋观、消费观向城市接近,乡村文化开始出现断裂。

(三)乡村建设主体大量流失

村民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学生是未来乡村的接班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城市在交通、科技、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就业等公共服务方面发展很快,越来越多乡村青壮年劳力进城寻找工作,越来越多的乡村学生进入城市学习、就业,由此引发乡村建设者主体缺失,乡村文化发展艰难,文化认同感逐渐丧失。

(四)乡村缺乏创新

家族观念在乡民脑海中根深蒂固,土地就是其命根子,积淀了不愿意离开土地和家乡的情怀,导致乡村文化的变迁迟缓、创新性缺失,历届政府都不断推行各项有关三农政策,乡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物质生活也不断地丰富,唯独乡村文化严重失调现象仍很突出。

(五)乡村文化根基不稳固

城市文化污染着、破坏着原有的乡村文化秩序,乡村文化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村民在迷茫中探索,甚至有人认为乡村文化是落后的、愚昧的、没有发展前途的,丧失了自信,盲目地抛弃乡村文化,去追求城市文化,造成乡村文化的根基不稳定、不牢固。

五、乡村文化振兴的思路

振兴乡村文化要立足现实,逐步实现优秀乡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交流、互鉴、融合、会通,推动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创新、创造、转化、变革,让乡村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一)尊重差异

对待多姿多彩的乡土文化,必须承认其客观性、包容其差异性、理解其独特性、掌握其规律性、发掘其合理性,只要符合中华文化立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都应当给予尊重,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充满生机活力的乡村文化氛围

(二)辩证取舍

乡村文化并不是十全十美,无可挑剔,确实存在不孝父母、不管子女、人情攀比、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封建迷信活动等现象。但不能一概否定,要辩证取舍,兴利除弊,弃恶扬善,并赋予新时代的内涵,注重现代表达,不断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欣欣向荣。

(三)因地制宜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要根据各地的差异和特点,坚持从村情出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该保护的保护,该传承的传承,该发展的发展,不搞“一刀切”,不搞一模式,全面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六、乡村文化振兴的对策措施

(一)顶层设计

文化建设是一个循循善诱、循序渐进、潜移默化、逐渐养成的过程。乡村文化振兴,要坚持顶层设计,规划先行,量力而行,稳扎稳打,注重质量,逐步推进。要全面动员,广泛参与,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投身乡村文化建设,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释放全社会动能,共同为乡村文化增砖添瓦、争光添彩。

(二)深入挖掘

乡村是人情社会,熟人社会,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这是我们引导乡村风气好转、凝聚乡民人心的重要基础,也是乡村治理的灵魂所在,更是激发乡村社会活力、安定有序发展的根本保障。我们要深入挖掘乡村价值观和伦理文化的治理价值,充分发挥孝敬父母、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等乡规民约、道德规范的作用,不断尚德肃风,凝聚人心,不断增强活力、维护安定,不断完善乡村自治体系,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三)和谐共生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知常曰明”“知和曰常”“知足寡欲”等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生态平衡、适度消费等理念,并将其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习俗之中,形成了一条村民共同遵守的生态道德防线,这些正是生态宜居的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一个价值趋向,我们要进一步挖掘这些生态道德、生活习俗等方面的文化资源,把其转变为生态发展优势,推进乡村生态文明进程,加快乡村生态振兴步伐。

(四)双轮驱动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发展的两翼,一定要坚持双轮驱动、两翼齐心。文化事业单位要灵活运用政府手段、市场运作两种方式,整合公共财政、社会资本两大资源,形成强大的正能量和支撑合力。特色文化资源可以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公园、文化博物馆,传统手工艺、传统加工工艺也可以发展成文化节、艺术节等都可以不断壮大乡村文化产业,丰富乡村文化建设内容,为乡村注入新活力,实现乡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五)文化创意

文化创意具有很强的渗透、关联、吸附效应,是一种特有的“生产要素”。如,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文化名村和传统古村落的休闲文化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田园综合体、休闲农场、乡村营地、农业庄园等;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草柳编、中国结、工艺品生产等;可以说,一个好的文化创意,可以把乡村一二三产业关联、融合起来,提升乡村产业附加值,甚至可以实现十倍百倍的增值效应。所以,文化创意越来越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极其关键因素,是实现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重要新动能。

(六)丰富生活

目前,城乡反差太大,物质生活不便,精神生活缺乏,对人才没有吸引力,造成乡村留不住人,即使留住了人,却收不住心,急需大力改善公共文化服务,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增加文化供给,丰富文化生活。一是要注重培养乡村文化能人,加强文艺培训辅导,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激发丰富乡村文化供给的内生动力。二是要组织优秀的文艺作品进农村,提升乡村文化生活质量,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三是要增加投入,自办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增加村民的生活情趣,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四要注重“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围绕留住人、吸引人做文章,让留下的人安心。五是大力发展“互联网+”,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知识,进一步丰富村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

(七)形成合力

乡村文化振兴农民是主体,党委、政府是主导,要充分尊重主体地位、发挥好主导作用,主体和主导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大胆尝试,崇尚创新,才能营造乡村文化振兴的浓厚氛围。尊重农民的意愿,让农民自己选择,不断提升文化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最大限度地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和政府要通过宣传教育、典型引导、物质和精神奖励等激励机制,把调动、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把农民主体地位体现在工作的各环节、全过程中,不断加强党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不断唤起农民的文化自觉,养成良好的文化习惯,变成一种自觉行动,投身到乡村文化振兴之中。

总之,要牢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贯穿乡村文化振兴的始终,确保乡村文化振兴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前进。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