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助力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十三五”农民培训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2020-12-21张金福
常 璟,张金福
1.甘肃省种子管理总站,甘肃 兰州 730000
2.甘肃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总站,甘肃 兰州 730000
“十三五”以来,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助推牛、羊、菜、果、药、薯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精准扶贫行动的有效实施,充分发挥全省各级农业部门的职能和紧密联系农业农村的优势,统筹谋划,精心部署,分层次、分类别、分产业制定培训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累计培训深度贫困村村干部14 920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4.15万人;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主要劳动力36.8万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培训实践
(一)围绕大局,统筹谋划培训
为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培育壮大六大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全面提升58个贫困县、乡、村三级干部的政策执行水平、指导服务能力、解决问题和推动工作的本领,全力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发展能力、带动能力和致富能力,在认真研究,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甘肃省建档立卡贫困户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培训实施方案》《关于认真做好冬春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的通知》以及《包抓督导工作队推进产业扶贫农民培训工作方案》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对全省农民培训工作进行了通盘谋划、全盘布局和整盘推动。并在贫困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及分管县市区长提升精准脱贫能力两期培训班上,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破解“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好地”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等进行了全面的讲解。联合省扶贫办召开了全省产业扶贫农民培训现场推进会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管理培训班,聚焦任务抓落实,聚焦问题抓整改,聚焦经验抓推进,对进一步增强信心、鼓舞干劲,明确目标、推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突出重点,示范带动培训
1.分年度安排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训任务计划,并根据贫困户家庭生产生活实际,分类开展集中培训或入户培训,使培训工作更加符合农村实际,更加满足贫困户的学习需求。
2.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上,重点围绕贫困村专业合作社全覆盖等产业扶贫中心工作,大力开展经营型、技能型和服务型骨干农民培育。
3.在3 720个深度贫困村村干部培训上,摸清了每个深度贫困村每村的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制定并印发了全省统一的《甘肃省助推产业扶贫村干部培训内容及学时安排计划》;从政策措施和产业技术两个层面遴选了41名省级培训师资;编印了《甘肃农业产业扶贫政策文件汇编》1万册。
(三)强化管理,着力靠实培训
1.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派员对武威市、定西市、临夏州等不同产业,不同班次的村干部培训进行了实地跟班调研和现场督导,对30多个县区各类层次的农民培训工作通过查看档案、深入基地、寻访学员、座谈交流等形式进行了实地督导,发现问题要求及时整改,耐心解答工作疑惑,认真提炼成功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2.每个村干部培训班都建立了市级1人带班,县级2人跟班,机构3人随班的班级服务管理机构和工作制度,确保了每个班次、每个环节的培训都在市、县农牧主管部门的监管之下按计划顺利进行。
(四)注重宣传,大力推广培训
围绕产业扶贫,大范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宣传,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甘肃日报》报道了《甘肃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农民培训工作——新型职业农民规模达8.5万人》《掌握了技术,咱致富更有底气了——我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见闻》《甘肃三人荣获“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等,新华社报道了《甘肃今年投入6588万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甘肃经济日报》头条报道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等,这些大篇幅的宣传报道,推动了产业扶贫农民培训工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14个相关市州、83个县市区的各类媒体也大篇幅报道了农民培训情况。通过宣传报道,为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培训成效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深入实施,为广大农村培育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有文化、懂技术、能生产、会经营、善带动的农村实用人才,为助推全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产业扶贫起到了积极作用。“十三五”期间,甘肃省有12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学员,被农业农村部表彰为全国百名优秀学员,他们不仅自己致了富,而且都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村干部培训让参训学员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差距,明确了帮扶政策,把握住了帮扶关键,提升了帮扶能力。“带着问题而来,带着答案回去”,这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训的深深感悟。
三、培训思考
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产业扶贫带头人,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是农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实选择,在今后的农民培训中,要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把供给与需求有机地统一起来,注重农民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创新农民培训的模式,实现农民培训与农村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相适应,与乡村振兴的要求相协调。通过依托项目抓培训,整合资源办培训,创新方式搞培训,完善机制促培训,健全体系兴培训,强化责任保培训等措施,全力推进农民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强化政府行为,建立长效机制
农民教育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面宽、量大。各级党委、政府要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制定长期稳定的农民教育培训规划,同时,建立一套有利于农民教育培训的政策措施,努力营造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良好环境。通过政策引导、技能培训与服务,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二)建立培训体系,健全运行机制
农民教育培训涉及多个行业与部门,要逐步形成政府统筹,农业农村部门牵头,财政、劳动保障、科技、妇联、共青团等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办学力量广泛参与,运转灵活的培训体系。要严把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关,以干什么学什么为原则,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升培训质量。
(三)创新培训模式,树立新的培训观念
要树立以人为本,突出技能,注重实效的培训理念。在培训方式上,要采取课堂学与田间学相结合;在教材开发上,既要讲究规范、统一,又要立足于农民自身的实际和学习需求,开发通俗易懂、形式多样、操作简单、一学就会、一干就灵的“乡土”教材;在培训考核的评价体系上,要突出安排部署、培训实施和培训成效三个关键环节,保证考核评价的客观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