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甘肃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助推产业扶贫的思考
2020-12-21王锡平
王锡平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兰州 730020
产业来源于社会劳动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产生而随之产生,且随着社会分工过程的发展而发展。产业是区域经济的“发动机”,没有产业的区域,就没有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是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有产业可扶贫 ,且可持续,产业是可持续的“铁抓手”。
一、甘肃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现代丝路寒旱农业
甘肃是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东西方农业交流的大通道、中国特色农业资源的聚宝盆和“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先行区,农耕文明亘古久远,农业“寒旱”气候特征明显,不但具有东西经向性干湿变化的特征,而且具有南北纬向性和垂直性冷热变化的特征,“三重因素”叠加形成的独特气候类型,造就了丰富的物种资源、独特的产业优势和鲜明的生产区域布局,农业类型丰富多样,特产品类多彩富饶。近年来甘肃省牢牢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大力打造“一带一路”文化、枢纽、技术、信息、生态“五个制高点”。
二、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战略的意义
大力发展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是甘肃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三农”决策部署,对甘肃农业发展历史、现状、潜力高度概括和对甘肃农业未来发展方向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推动全省农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产业,促进产业兴旺的总体部署,是甘肃农业现代化的“帅字旗”、主旋律、总抓手。
三、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战略的基本思路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落实农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甘肃农耕文化底蕴深厚、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业交往历史悠久、通道枢纽功能明显的独特优势,充分利用设施化、智能化、机械化、数字化等现代技术手段,充分挖掘在高寒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农业发展的资源潜力,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农业政策,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农业资源,引导加大投融资力度,着力构建生态安全、优势产业、生产组织、产销对接、风险防范、科技创新、服务保障的七大体系,极尽所能走出一条拥有“现代”方向引领、“丝路”时空定位、“寒旱”内在特点的新时代农业发展路径,加快实现特色农业大省向特色农业强省转变,奋力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四、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战略的重点任务
(一)构建生态安全体系
围绕推进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大力实施乡村生态保护和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稳步改善。落实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总体部署,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持续优化种养结构,大力推广“种—养”的循环型方式,大力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尾菜等资源的二次利用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嘱托,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严守耕地红线,把稳住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强化2 05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与管护,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少于4 000万亩、产量稳定在不少于1 100万t。坚持不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安排。守住生态红线、守住耕地红线。
(二)构建优势产业体系
坚持把“牛羊菜果薯药”和“现代制种”作为主攻方向,打造“一带五区”的农业特色生产布局。建设好黄河沿线农业带,河西灌溉型农业区,陇东雨养型农业区,中部旱作型农业区,陇南及天水南部特色山地型农业区,高寒草地农牧交错区。在保护好生态自然条件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戈壁生态农业。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品种、品质、品牌、标准化生产”两个“三品一标”建设,建设一批整乡整县整流域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连片种养基地,建成一批产业大县。
(三)构建生产组织体系
培育引领产业发展、带领农民共同富裕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重视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大力培育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引领适度规模经营、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加快构建扶持小农户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强小农户之间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技术的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争创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
(四)构建产销对接体系
深入推进农业“走出去”,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主动对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积极拓展国外市场。加快构建从产地到终端的销售网络体系,大力实施品牌营销战略,深入推进两个“三品一标”建设,着力培育跨地域的省级和市级“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商标品牌。
(五)建立风险防范体系
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公开发布制度,有针对性地做好田间管理,切实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持续推进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质,完善自然灾害保险和目标价格保险,建立种养产业综合保险,形成地方政府和保险公司共同推进农业保险落实的合作机制。建立省、市、县三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风险补偿基金制度。全面落实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争取将一批特色农产品纳入全国农产品大宗期货交易平台,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话语权。
(六)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各类农业科研主体创新发展,激发广大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活力,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发挥省内外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技术创新联盟作用,建设国家现代寒旱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开展寒旱农业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推动现代种业、智能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积极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鼓励农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农技推广部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联合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现代设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试验示范基地。加强寒旱农畜草种质资源调查、保护和利用工作,建设寒旱农畜草种质资源基因库,保护利用好抗旱耐寒独特农畜资源,加强农作物、牧草和畜禽育种攻关。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养更多“土专家”“田秀才”“农创客”。
(七)构建保障体系
加强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特色农产品质量认证管理体系,健全特色产业生产标准体系,制订一批生产技术规程、产品品质等级评定、农药残留限量等标准,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推广和应用。
五、推动产业扶贫,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
一是要做好规划的衔接。二是要做好政策,特别是投入的衔接。三是将脱贫攻坚战略中形成的一些较为完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运用到乡村振兴中来,把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充分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四是要深化改革,以更大的勇气、更大的力度,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来深化农村改革,激活乡村振兴的内在活力,推动中国乡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产业扶贫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一)循环利用不足,种养衔接不够
种植业内部循环、种植业和养殖业之间的循环、养殖业内部循环、种植业养殖业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循环仍有不足,农业生产的各类种养业废弃物乱扔乱排乱放问题突出,农业生产过程中进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程度不足,农业资源循环再利用的效率并不高,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仍然存在。
(二)单项措施多,合力推进不够
通过不同资金渠道,相继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同时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这些实施的措施缺乏一定的系统设计与合力推进,整体效果并不十分显著,尤其是当前农村畜禽粪污利用的不合理现象、秸秆乱烧乱放等问题依然突出。重点在种养密度较大的区域,种养业产生的各种废弃物集中、量大,当地的自然环境承载压力更剧烈,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种养结合发展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