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建园技术
2020-12-21李菊艳
李菊艳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林业管理站 721000)
1 园址选择
1.1 园址选择
花椒是浅根性树种,根系垂直分布较浅,而水平分布范围很广。花椒为灌木,属强阳性,喜温不耐寒,适宜生长在土层较深厚肥沃的砂质土壤和中壤土,背风向阳的平缓地带,年平均气温10~15℃,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21℃,极端最高气温在38℃以下,年日照时数不应少于1800h,年降雨量500mm 以上,无霜期180天以上,秦岭以北海拔1000~1500m。所以花椒建园在山区必须选择20°以下的缓坡地段,土壤疏松、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和中壤土,土层厚度40cm以上,pH 值6.5~7.5,地块应是光照充足的阳坡,避风,应排灌方便和交通便利。阴坡和沟底不宜栽植花椒树,易受冻害和病虫为害,生长不良结果很少,没有效益。
1.2 整地
对选好的花椒建园地块,提前半年或一年全面深翻,促使土壤熟化。清除杂草杂物,捡净石块,做好土壤蓄水保墒保肥工作,减少土壤消耗。平缓地块采用挖通壕,顺着确定好的栽植行开沟挖通壕。开沟深度和宽度各60cm,开沟挖土时应将表土与耕作层下的生土分开堆放,一边放表土,一边放生土。通壕开挖达到标准后,将粉碎好的秸秆和农家肥分层回填,再将表土回填,最后回填生土与地面平整,灌足水分使秸秆、农家肥、土壤充分熟化,待回填物沉淀后才能满足花椒栽植要求。缓坡地块采用挖大坑,在确定好的栽植点开挖长、宽、深各60cm 的大坑,挖坑时将表土与生土分开堆放,回填与挖通壕要求一致。施足底肥,灌足水,待回填物充分沉淀后,随即进行栽植。没有灌溉条件的地方,雨季前进行挖坑和回填,雨季过后,回填物不仅能充分沉淀并腐熟,而且坑内墒情良好,能够避免新栽苗木“悬根”下沉,促进苗木生长。无论开挖通壕或挖大坑,都要按照需要的株行距进行,便于栽植和作业。整地时顺便做好排水沟,防止雨季雨水过多形成涝灾对花椒树体造成危害。坡地排水沟修在栽植行的内侧,出口要用石块砌好,避免被水冲坏。
2 苗木选择
2.1 优良品种
良种能保证花椒早产、高产、稳产,收效快、收益高,花椒建园必须选用优良品种,宝鸡地区建园通常选用大红袍、大红椒等当地生长的优良品种。
2.2 优质壮苗
选用当地育苗地培育的2年生以上的良种壮苗,根系发达完整,侧根、须根较多的苗木,主根长度20cm以上,侧根长度15cm 以上;干形粗壮端正,苗高70cm以上,地径1cm 以上;芽体饱满,充分木质化,无病虫害。切记不可选用外调苗、劣质苗。苗木选好后不可提前起苗,待栽植时,随起随运随栽,尽量缩短起苗和栽植时间,以保证栽植质量和成活率。起苗时要深挖,保证根系完整,不要损伤根部和枝干、树皮及芽,避免造成机械损伤,影响苗木质量,从而影响栽植成活率。
3 建园栽植
3.1 栽植时间
花椒北方地区常在春季、雨季和秋季3 个时期栽植。应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的栽培条件,因地制宜选择栽植时间。无灌溉条件的干旱山区宜秋季或雨季栽植;有灌溉条件且冬季干旱寒冷的地方宜春季栽植。宝鸡地区以秋栽最佳,秋栽即花椒落叶后到土壤结冻前(10月底~11月旬),花椒秋栽有利于根系伤口愈合,立春发芽早,生长健壮。春栽即春季土壤解冻后进行(2月底~3月初),宜早不宜迟,越早越好。
3.2 栽植方式
花椒栽植方式由立地条件、品种和管理水平来确定。栽植行和栽植点的设定还要考虑便于栽培管理,平缓地块最好采用南北设栽植行,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照;缓坡地块沿等高线设栽植行,便于栽培管理。无论采用何种栽植方式,均要考虑地形、土壤、气候、肥水、管理等因素。
3.3 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以能够获得高产、稳产、优质,便于耕作管理为宜。一般土层深厚,土质良好,肥力较高,气候温暖湿润的地方,栽植密度应小一些,多采用4m×5m 或3m×4m 的株行距;若土层较薄,土质较差,肥力较低,气候干旱的山地,栽植密度应相对大一些,多采用3m×4m 或2m×4m 的株行距;山地水平梯田田面较窄时,田面上栽植1 行;田面宽度大于4m 时,可栽植2行,株距为2~4m。花椒与粮食作物间作园株距为2~4m,行距可适当宽一些,多为7~10m。
3.4 栽植
一是用测绳或皮尺,在事先整好的建园地块放线设定栽植点,行线要直,行间距均匀平行,点位要准,点距均等,点位用白灰标记,行线点位都必须放在整好的建园地的通壕或大坑中间。二是在确定好的点位上挖坑栽植,坑的长、宽、深为40cm×40cm×40cm,坑的大小还可根据苗木大小确定。坑挖好后,将随时起运的花椒优质壮苗放入坑的中央,前后左右看看,要将苗木放在行线和点位上,然后填土,边填土边踩土,并将苗木轻轻向上提一提,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规范操作,做到栽实、栽紧、栽端、栽正,使根系舒展和土壤密接。苗木栽的深浅以埋没苗木地径2cm 为宜。做好树盘,灌足水,待水完全下渗后,覆盖一层薄薄的松土,同时覆盖一层1m2的地膜,中间略低,四周用土压紧,可起到保墒、提高地温、防治虫害、提高成活率的作用,且苗木发芽快,生长旺盛。
4 栽后管理
4.1 补植
建园后2~3 个月内对所栽的花椒树苗随时进行成活率调查,若发现有死亡苗木,应在下一个栽植季节及时补植,保栽保活,不可缺苗少苗,确保建园的整体效果。山区干旱寒冷地方对新栽花椒幼树在入冬前做好埋土、绑稻草等防寒保护,避免发生冻害。
4.2 土肥水管理
及时松土除草,1年进行3~4 次,要除早除小除了,长期保证园内无杂草,避免发生草荒,与花椒幼树争肥争水。凡间作的花椒园,2~3年内只能种植低秆作物,不可种植高秆作物,种植作物时要给花椒幼树留足够的距离(椒树的四周各1m,随着树体生长间作距离不断扩大),使树体生长有充足的空间,不能影响花椒幼树正常生长发育。种植作物更不能伤了花椒幼树的枝、叶、皮。施肥要少量多次,根据春夏秋树体生长发育的不同季节,结合灌水及时进行,以保证花椒幼树生长有足够的水分和养分。注意秋季肥水管理,控制施肥量和浇水,防止幼树旺盛生长,以保证树体枝条和芽充分成熟,完全木质化,正常越冬。
4.3 整形修剪
新栽花椒树成活后,第1年做好定干,定干高度60cm。夏季随时摘心抹芽,冬季疏除多余枝、病虫枝,幼树少短截,少疏除,多留枝,适当多留辅助枝,控制竞争枝,不断调整树势。经过3~5年的整形修剪,就能培养出合理的自然开心形或自然杯状形的良好树形。不断加强土壤、除草、施肥、灌水、防虫等一系列的田间栽培管理,花椒建园就会很快达到早产、高产、稳产、高效的高标准化花椒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