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祁连山保护区夏玛保护站野生动物分布规律总结分析

2020-12-21冯金元吴国有

现代园艺 2020年11期
关键词:林区高山种类

冯金元,吴国有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夏玛自然保护站,甘肃天祝 733205)

夏玛保护站地处天祝藏族自治县东北部,位于东经103°06′~103°29′,北纬37°08′~37°21′之间,南连毛毛山梁,东北与古浪县交界,西接乌鞘岭保护站,东西长约60km,南北宽约40km,地貌多为中山和低山丘陵,海拔2350~4074m。气候属冷凉半干旱气候,气温低,光照不足,生长期短,年平均气温-0.4℃;温度最高的7月平均气温11.9℃;温度最低的1月平均气温-11.6℃。年降水量400~500mm,年蒸发量1200~1400mm,全年无霜期100天左右。

1 夏玛保护站林区概况

林区经营总面积35600hm2,其中林业用地22568.1hm2,占63.1%;非林业用地13031.9hm2,占36.9%。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8710hm2,疏林地146.5hm2,灌木林地13460.5hm2,未成林造林地157hm2,苗圃地16.6 hm2,宜林地77.5 hm2,活立木总蓄积216.1 万m3,森林覆盖率62.3%。

境内森林以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tia Kom)为主要建群树种,多为云杉纯林,还有少量祁连圆柏(Sabina przenialskii Kom)、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桦树(Betulaceae.platyphylla Suk)等;灌木主要有金露梅(Poten fruticosaL.)、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小檗(Berberidaceae spp.)、高山柳(Salix cupularis Rehd)等;植被以莎草(Cyperaceae spp.)、蓼科(Polygonaceae)、禾本科(Gramineae)草和苔藓为主;土壤主要为山地栗钙土和森林褐色土。林区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已被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有金雕[Aquila chrysaetos(Linnaeus)]、白肩雕(Aquila heliaca Savigny)、斑尾榛鸡 [(Tetrastes)sewerzowi Przevalski]、马 麝(Moschus sifanicus Buchner)、岩 羊 [Pseudois nayaur(Hodgson)]、猞猁(Lynx lynx Linnaeus)、荒漠猫(Felis bieti Milne-Edwards)、淡腹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 Gould)、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Pallas)]等。

2 调查研究方法

2012~2019年通过线路踏查与详查,重点观察,访问群众,资料收集,查阅档案、历史资料,查对有关单位标本,林间调查采集、制作标本,进行分类、鉴定等方法,对全林区野生动物资源进行详细普查,根据气候、地理等因子和森林植被的生长、变化及分布特点,综合分析总结了林区野生动物分布规律。

3 调查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野生动物种类

初步查明夏玛林区分布有野生动物894 种,分属于37 目182 科。脊椎动物有151 种,分属于23 目48科。其中鱼纲6 种,分属于1 目2 科;两栖爬行纲11种,分属于3 目6 科;鸟纲104 种,分属于14 目27 科;哺乳纲30 种,分属于5 目13 科。

由于夏玛林区海拔高、气候寒冷、水域环境不适合大多数鱼类动物生存,只有泥鳅等6 种适应北方寒冷气候的鱼类零星分布于西大滩河、西沟河、酸茨沟河等河流中,数量也极少。

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大多数是有益动物,它们的主要益处是消灭农林害虫,一些种类具有食用、药用价值,但由于本林区湿地和水域面积小、气候寒冷,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种群数量很少,主要分布于潮湿林间、草地、灌丛、阳坡砾石堆及石缝中。

鸟类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数量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类动物。按食性分类有植食性26 种,杂食性14种,食虫性44 种,肉食性20 种;按居留性分有过路鸟3 种,居留鸟54 种,夏候鸟42 种,冬候鸟5 种。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18 种,甘肃省重点保护鸟类1 种:灰雁Anser anser(Linnaeus)。

哺乳纲动物在本林区种类不多,但数量分布极不平衡。一些有经济价值的兽类往往成为人们捕杀的对象,种群数量极剧减少,濒临绝迹,如雪豹(Panthera uncia Schreber),历史记载有分布,但现在已不能发现其踪迹;一些动物如荒漠猫(Felis bieti Milne-Edwards)、狍(Capreolus capreolus Linnaeus)、狐狸(Vulpes vulpes Linnaeus)等数量也极少。与此相反,鼠、兔类近年则成倍增长,广泛分布于林区,大有泛滥成灾之势,大量啃食危害农作物、牧草及苗木。特别是一些害鼠,如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 Milee-Edwards),在未成林造林地及封山育林地中为害严重,成为幼林安全生长的一大灾害。哺乳纲动物中已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马麝(Moschus sifanicus Buchner)、雪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石貂(Martes foina Erxleben)、猞猁(Lynx lynx Linnaeus)、荒漠猫、岩羊。

无脊椎动物共有743 种,分属于14 目134 科。

植食性昆虫共有540 种,分属于11 目99 科。其种类、数量、分布范围都有一定差别,夜蛾科昆虫种类最多,达81 种,占15%,寄主植物多,数量大,分布范围广。

森林天敌昆虫共216 种,分属于8 目41 科。目前,夏玛林区查到的寄生性天敌昆虫全归属于膜翅目共10 科63 种,占29.2%,其中:长尾小蜂科(Torymidae)2种,刻腹小蜂科(Ormyridae)1 种,金小蜂科(Pteromalidae)8 种,旋小蜂科(Eupelmidae)2 种,跳小蜂科(Encyrtidae)2 种,蚜小蜂科(Aphelinidae)1 种,姬小蜂科(Eulophidae)2 种,姬蜂科(Ichneumonidae)34 种,茧蜂科(Braconidae)10 种,蚜茧蜂科(Aphidiidae)1 种。捕食性天敌昆虫占优势,有153 种,占70.8%,分属于8 目31 科。种类较多的科依次为食蚜蝇科(Syrphidae)32种、瓢虫科(Coccinellidae)23 种、食虫虻科(Asilidae)17种、芫菁科(Meloidae)16 种、步甲科(Carabidae)8 种、蚁蛉科(Myrmeleontidae)6 种。

3.2 野生动物分布规律分析

由于自然植被在山地的垂直分布有一定的规律,随着海拔升高,依次出现不同的植被带,栖息在森林中的动物为获得相应的食物以及休养生息的场所,也具有成层分布现象。夏玛林区野生动物资源垂直分布情况如下:

3.2.1 高山裸岩、高山寒漠带。海拔3800~4074m。地表由冰碛和风化岩屑组成寒漠土,气候严寒,植被稀疏,覆盖度低,多为高山垫状植物。本带鸟类甚少,仅有淡腹雪鸡、玉带海雕、金雕、褐岩鹨[Prunella fulvascens(Severtzov)]等,兽类也有少数几种适应这种严酷环境的特化种类,如雪豹、岩羊。分布的啮齿类动物有:黑唇鼠兔[Ochotona curzoniae(Hodgson)]、狭颅鼠兔(Ochotona thomasi Argyropulo)等。

3.2.2 高山灌丛草甸带。海拔3150~3800m。植物组成主要由高山柳、鬼箭锦鸡儿、金露梅、多种杜鹃组成。本带代表鸟类有高原山鹑、斑尾榛鸡、棕背鹑(Turdus Kessleri Przevalski)、黄眉柳莺 [Phylloscopus inornatus(Blych)]、赭红尾鸲[Phoenicurus ochruros(Gmelin)]、蓝马鸡等;出没于此带的兽类主要有马麝、狼、香鼬(Mustda altaica Pallas)等;此带分布的啮齿类动物有黑唇鼠兔、狭颅鼠兔、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 Hodgson)、中华鼢鼠等。由于种群数量较少,对林、牧危害不大。

3.2.3 山地森林草原带。海拔2500~3150m。在山地阴坡、半阴坡,生境较湿润,主要以青海云杉为主的针叶林;山地阳坡较干旱,为草原。二者犬牙交错,镶嵌分布,组成特殊的山地森林草原复合生态系统,天然森林其林分结构简单,其建群种主要为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此外还有鬼箭锦鸡儿、金露梅、甘肃瑞香(Daphne tangutica Maxim.)、高山绣线菊、小檗、早熟禾(Poa annua L.)、苔草、棘豆、高山唐松草(Thalictrun alpinum L.)、嵩草、蓼、藓类。本带鸟类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占山地鸟类总数的90%以上。有斑尾榛鸡、蓝马鸡、三趾啄木鸟[Picodes tridactylus(Linnaeus)]、白喉红尾鸲[Phoenicurus schistice(G.R.Gray)]、棕眉柳莺、白眉朱雀(Carpadacus thura bonaparte et Schlege)、棕背鸫、白鹡鸰(Motacilla alba Linnaeus)。在高山草原中分布有斑翅山鹑[Perdix dauuricae(Pallas)]、戴胜(Upupa epop Linnaeus)、红嘴山鸦[Pyrrhocora pyrrhocorax(Linnaeus)]、喜鹊[Pica pica(Linnaeus)]。在低海拔的草原中,还有山石鸡(Alectoris chukar J.E.Gray)、赭红尾鸲等。本带有马麝、香鼬、猞猁、赤狐等。此带分布的啮齿类动物有中华鼢鼠、喜马拉雅旱獭、达乌尔黄鼠[Citellus dauricus(Brandt)]、达呼尔鼠兔(Ochotona daurica Pallas)、黄脚复齿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 Milne-Edwards)等。其中中华鼢鼠对人工林幼林及灌木林造成严重危害,黄脚复齿鼯鼠对针叶树种有一定危害性。

猜你喜欢

林区高山种类
学思践悟 | 隋洪波代表:作好“林区三问”新答卷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电影
高山从何而来?
昌宁林区有了首条水泥防火通道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消防车有哪些种类
多功能破冰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