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农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2020-12-21宋贤良叶盛英司徒文贝罗树灿
宋贤良,叶盛英,司徒文贝,罗树灿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
随着全球化发展和高素质人才的跨国流动,高等教育的评估认证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趋势与焦点。我国紧跟世界发达国家的步伐,于2016年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成员,这一历史性事件证明国际充分认可我国在工程教育认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至20世纪后半叶我国开设食品专业以来,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300多所院校开设食品类专业,其主要分布在农业类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已成为较为完整具有农业类院校特色的一个专业。但大部分农业类院校的食品专业由于办学时间较短,面临着培养体系不完整、培养目标不明确、与产业脱节严重等诸多问题,无法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与要求,因此在新形势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1 工程教育认证概述及意义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类专业进行系统的专门性评估与认证,为高等教育机构向国际工程领域输送人才提供了质量保障[1-2]。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为机制是工程教育认证的3个基本理念,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调学生是所有的教学工作有效作用的主体,并且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所发挥的预期效果要得到证实。工程教育的基本目标集中体现了成果导向的基本思想:即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切实解决实际工程问题、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工程素质人才。持续改进理念是指利用有效健全的社会评价机制、毕业生反馈机制和运行良好的内部监控机制进行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和提升,从而使学生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3]。
工程教育认证的实施是推动我国建设完善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和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不仅能够建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监管体系,而且有助于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对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构建,有效解决目前我国高等人才缺乏质量监管的问题;工程教育认证强调成果导向,这一发展理念能够进一步加强高校工程教育与社会工业的密切联系,使培养的工程教育人才更加适应社会工业产业;工程教育认证的实施能够促进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有利于引领从粗放型走向精细型、以规模发展为主向以提高质量为主、以外延式转向内涵式的专业办学模式的转型,从而提高工程教育质量[4-5];实施工程认证能够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参与国际交流与国际互认,使我国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进而提升我国高等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食品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当前食品行业正处于现代化、智能化发展的新时代,食品营养与质量安全问题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而作为为食品领域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必将承担着更加重要的职责与作用。
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集理、工、农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为一体,应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工程学科。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营养与安全的关注度也日益加深,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对食品工业化领域中所需的工程技术、品质控制、新品研发和企业管理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农业院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培养体系偏理化严重
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专业,大部分高校的培养方案中基础理论课程较多,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学习高数、英语、化学、生物等基础类课程,几乎没有接触到专业相关的课程,学生在大三时才开始接触专业课。在我国农业院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实践类、工程类课程很少,且大部分工程类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比如金工实习很多院校没有开设,生产实习只是象征性地组织学生参观,工程问题的涉及少之又少,偏理化趋势相当严重。而实验类课程也大多流于形式,授课方式死板,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上课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食品工艺实验内容与生产工艺的相关性不大,蛋白质、糖类、脂肪等食品营养物质的测定是大部分食品专业实验开设的主要内容[5]。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工程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2.2 人才培养目标较难满足现代食品企业的需求
目前,从我国食品专业毕业生在食品与轻工行业的就业情况分析来看,我国现行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食品企业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行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缺乏最基本的工程实践能力,根本无法解决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另外,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高校对企业需求人才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技能缺乏充分的认识,从而导致对学生的培养也缺少针对性,一些校外实习基地有名无实,很难真正成为学生的工程实训平台,由于学生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很难使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工程意识,以及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导致学生就业时难以满足企业需求。这一现象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及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说明高等院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背景下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和企业目标人才需求[6]。
2.3 缺乏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团队
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是青年教师,大部分的青年教师是食品专业博士,他们具有高学历,但却没有工程背景,他们长期注重理论研究,很少有机会进行工程实践,特别是对于食品企业的生产及工程设计等问题缺乏实际经验。学术水平高、工程能力强的双优教师严重缺乏。近年来,由于国内高校的政策导向问题,将教师的评优评先、职称评定、聘期考核等与SCI论文的发表挂钩,高校的这种“唯论文”思想,也导致更多青年教师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宁愿埋头在实验室搞研究,发表高水平论文,而不愿意深入到生产一线进行工程实践和调研考察。甚至有些青年教师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课前不充分准备、上课照本宣科的不负责任态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工程能力的培养[7]。
3 以提高工程素质为导向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的思考
3.1 优化培养体系,强化实践教学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应该建立“以人为本”,以成果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现行培养方案已不适应工程教育认证的大背景,必须对其进行优化与修订,通过邀请知名食品企业专家或技术人员参与,与企业密切合作制定新的培养方案,相比于学校,企业对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具有更为敏锐的嗅觉,能够更好地洞悉人才市场的变化,以便学校对学生培养做出更具针对性的方案。
(1)优化课程设置。对于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背景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培养方案中设置工程类课程教学实践和工程训练非常重要。但对于我国农业类院校而言,工程基础一向比较薄弱,在课程设置上往往重理轻工,工程类课程偏少且学时不足,以工程为基础的实训操作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应该科学设置课程,合理分配课程学时比例,增加工程类课程的学时,突出实验类、工程类课程和实践训练在专业课程方面的重要性。课程设计和实习是开设工程类课程的目的与重点,可惜有的学校虽有工程类课程却没有设置课程设计或实习,这就失去了工程类课程的意义。对于实践性极强的“食品机械与设备”和“食品工厂设计”这2门课程,课程设计与实习都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只有进行综合设计,才能加深对机械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与认识,才能学会如何进行物料衡算,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也才能学会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并融会贯通。通过增设课程设计的答辩环节,能有效防止部分学生对课程设计敷衍了事,不重视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的目的。
学校应该多开设与生产密切相关的实验课,增加学生操作大型仪器的机会,一些大型生产仪器实验课,几乎是教师讲授、教师操作,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而这种教学模式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正确的应该是教师讲授完后,让学生亲自进行操作,教师在一旁指导,并且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进行仪器操作,这样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实验操作课程的价值,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优化期末考核方式。目前,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末考核主要是通过卷面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进行评判,而考试成绩又占据较大比例,造成很多学生仅仅重视考试成绩,从而忽略了实际动手能力。例如,在一些实验类课程中学生对于实验操作、工程设计不够重视、敷衍了事,因此建议在期末考核过程中,加大实验操作在期末考核中的比例,另外对实验的考核应从多方面进行,包括进行实验前的准备、实验中的操作、实验后的结果分析与反思,而不仅要依靠实验报告进行评判。对重要的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还可以进行实验操作考核,这样既能够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 是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关键环节。积极完善和优化毕业设计的选题、研究评价整个过程体系并加强过程管理。同时,积极让企业参与进入评价环节,全面充分地考核学生的毕业设计,有效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另外,适当提前毕业设计的时间,大四学生面临着就业、考研、毕业设计的三重压力,导致难以兼顾。因此,可尝试让学生在大二时就与专业教师联系,做教师的实验助手,并与教师探讨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方向,在大三就让学生先进行文献查阅、外文翻译等前期准备工作。此外,现在毕业课题的内容和形式上,比较死板单一,大部分是学生跟着教师做一些简单实验,进行改革的话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合适的课题或导师可以给出规定的实验内容让学生去设计,也可以允许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合理的内容提交导师审查后开展。
积极引导和安排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大学生创意食品设计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和创新实验项目等都是不错的实践平台,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工程类项目,因为这些项目通常都来自于食品企业,解决的都是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有些还是食品生产线的设计或改造项目。在这些活动对于组建深层次校企合作创新团队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学生团队可以通过指导教师联系相关食品企业,邀请企业专家作为技术或市场顾问参与到大赛中,给予建设性的技术指导和切实可行的商业建议,使学生的大赛作品更能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学生作品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学校对于表现良好或获奖的学生团队予以嘉奖,充分提高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热爱实践,敢于实践。这些实践活动,贴近生产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都具有重大作用[8-9]。
搭建校内工程实践平台,如在校内搭建小型的研发,生产中试平台就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中试生产平台不仅为教师的研发成果进行生产转化提供便利,而且能让学生不用出校门就能够亲自进行食品工艺的生产与创造。这种安排学生到中试生产线进行轮岗的常态化实习和生产实训,不仅使学生能够更加了解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还能够增强高校对学生生产实践环节的可控性[10]。
3.2 加强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就要充分利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以产学研结合为平台,积极与大中型食品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深入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积极为学生搭建长久且稳定的校外工程实训平台,建立教学与生产、科研、工程相结合的校外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到企业的岗位进行轮岗实习,直接参与整个食品的生产、销售和管理的全过程。加强学生轮岗实习期间的管理,安排指定相关人员指导学生工作,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实习生。为提高实习质量,可要求实习生进行食品工厂设计,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最终根据实习情况进行考核,不符合考核标准的可适当延长学生的实习期。通过校企合作,可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按照食品企业的人才需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技能培训措施,以合作企为平台,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中心,从而改变传统模式下培养方案制定脱离实际需求的盲目性,也能有力推进农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促进工程实践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3 提高教师队伍的工程教学能力
教师的工程背景和实践能力将直接影响到高素质的工程实践人才培养的质量,工程能力过硬的教师才能教出工程能力过硬的学生。针对农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学历高、工程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高校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定期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的知名院校或科研机构进行学习进修,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二是与食品企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平学研合作,定期安排青年教师进入大中型食品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教师自身的工程素养;三是将实践技能锻炼纳入青年教师的职称、评优、评先考核体系,在职称申报阶段,要求青年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企业生产实践经历,以此引导青年教师投身企业,投身基层,提升自身工程能力。作为农业院校,应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将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农业科技、增加农民创收和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农业院校服务于“三农”的根本使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选派青年教师到乡下挂职锻炼服务三农,在挂职服务前做好教师的岗前培训和专项教育培训,对在服务期间教师进行管理考核,教师定期汇报工作情况,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良好的教师予以奖励,充分调动青年教师服务三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推动地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起到锻炼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并最终反哺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11]。
除此之外,对在校学生可实施“双师制”,学校面向社会聘请食品领域专家、技术工程师等技术人员兼职高校教师职位,要求他们不仅能够从事本科生专业课程教学,还能够指导课程设计、生产实践、工程训练、毕业设计和实习就业等。将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宝贵的工程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间接提升了教师队伍的工程教学能力。
4 结语
在工程教育认证的大背景之下,各大高校的各个专业都以工程教育认证基本理念为导向积极进行改革,农业类院校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体院校,更应该成为改革先驱者。通过优化培养体系、强化工程实践教学、完善考核方式、强化师资队伍、加强校企合作等方式,推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与实践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提高我国食品工业的总体实力与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