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危险中的小兔子
2020-12-20孟琢
孟琢
如果有人养过兔子的话,便会知道兔子的温驯、灵巧、可爱。但在充满竞争的森林法则中,小兔子的命运并不乐观。在汉字中,也记载了“兔”时刻面临的危险。
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兔”字。它是一个象形字,突出了兔子长长的耳朵、小巧的三瓣嘴和毛茸茸的短尾巴,真是惟妙惟肖。随着汉字的发展,到了小篆中,“兔”的象形性有所减弱。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兔,兽名。象踞,后其尾形。”这个字画出了蹲在地上的小兔子,上面是兔子脑袋,右下角的小撇是兔子尾巴。小时候,“兔”和“免”常常分不清楚,但知道兔子有尾巴就好办了。因为,“兔”比“免”多出的一点,正是兔子尾巴的象形。
兔子虽然可爱讨喜,但也有些呆傻,因此有“守株待兔”的成语。正因为智商不高,容易被人捕获,“兔”经常是古人狩猎的对象。古代有“狡兔死,走狗烹”的说法,经常把凶猛的猎狗和四处奔逃的小兔子相提并论。而兔子逃跑时的迅疾,也被古人记录在汉字之中,这就是逃逸的“逸”字。
“逸”字中有一只小兔子,《说文解字》中说:“逸,失也。兔谩善逃也。”什么是“失”呢?就是跑得太快,仿佛一下子失去了兔子的踪影;“谩”是欺骗的意思。有时候,一只兔子眼看要被抓住了,就装死不动,等猎人放松了警惕,再“嗖”地一下逃走。
当然,能逃掉的兔子毕竟是少数。因此,古人根据兔子可怜兮兮的样子,造出了一个字,那就是“冤”。《说文解字》中说:“冤,屈也。从兔从冂。兔在冂下,不得走,益屈折也。”冤的上面是“冂”,下面是“兔”,这是一个会意字。“冂”是罩子的意思,在表示帽子的“冠”、表示头巾的“巾”字中,都有一个“冂”,代表帽子和頭巾把头罩起来。在“冤”字中,它表示把小兔子关在牢笼里,让它们“不得走”——跑不掉。至于“益屈折也”,说的是兔子被关在笼子里,非常害怕,把身体蜷缩起来,显得格外委屈。古人用笼中缩成一团的小兔子,表达一种压抑、有话说不出来的心理状态,这就是“冤”。
“逸”是自由的,“冤”是委屈的。同样都是小兔子,我们愿意做前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而不是后者,压抑委屈,有苦难诉。 (“章黄国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