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墨香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0-12-20王嘉威

青年文摘 2020年13期
关键词:服输爱民爱国

王嘉威

高尔基曾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周总理年少时期就立下壮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唐太宗李世民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通过读书,我在墨香里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在诗词中, 我懂得了努力坚持的意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仙李白的一生算不得万事顺意,豁达如他也有过意难平,但他从未沉溺在失败中,而是豪气冲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写下《聊斋志异》的蒲松龄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亲自写下励志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坚持可能一时看不到成效,但“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镂”。“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正是这些诗词教会我坚持的意义,暗处生长,终有一日会馥郁传香。

在传记中我学到了永不服输的韧劲。“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向命运低头。”贝多芬26 岁时突然失聪,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依然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美国著名的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凭着超强的意志学会5 种语言,写下了鼓舞很多人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们身上我懂得了坚韧的力量,与他们相比,我遇到的困难微不足道,更应该迎难而上、永不服输。

在诗歌中我领悟到了爱国爱民的情怀。“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顾炎武如是说。幼年时我曾以为“爱国”这个词离我很远,但当我读到诗人艾青《我爱这土地》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时,我在热泪中突然明白了我和祖国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爱国爱民不再空洞无物,它是万千仁人志士的坚守,是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王昌龄“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更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家国情是心底最柔软的存在,平日里它被埋在心底,但当国歌响起、国旗升起、阅兵仪式进行时,胸腔里热忱的爱意会翻涌到眼眶里。我们怎能不爱她!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在书籍的海洋里可以穿越时间长河和先哲对话,它像一味良药,可以医愚补智,增谦卑自知。

(本刊原创稿,摄图网图)

猜你喜欢

服输爱民爱国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李爱民美术作品
怎样的对话是“抬杠”
触摸俄罗斯
倔强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工匠精神之永不服输
聪明人为何服输等
Thirty-Six Stratagems三十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