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管理模式在医院药学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20刘嘉翎
刘嘉翎
(内蒙古包钢医院药学部,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所谓价值链管理(Value Chain Management,VCM),是一种全面整合生产、营销、人力资源、资金等,强化对于各个工作环节的计划、监督与管理,使各环节横向、纵向连接、协调,形成一个供、产、销价值链的管理模式[1]。在公众对于医院服务质量标准提升的形势下,在药学服务质量管理中,应用价值链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药学服务品质,从而促进医院整体工作质量的提升。
1 医院药学服务质量管理现状
药学服务是医疗机构为广大患者提供的主要服务项目,一般而言,医院对于该服务项目的质量管理,都停留于保障药品供应量的浅显层次,工作内容包括医师按处方调剂、处方审核、向患者讲解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等,但是却无法保障患者合理用药,整体而言药学服务质量偏低。这一现状,与药剂科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薄弱、专业素养不足、与患者或临床医师缺乏有效沟通所致,必须加以重视,优化相关质量管理策略。
在医院管理中,已经价值链管理模式,有助于让医院、医院工作人员及患者了解到各个医疗环节的具体价值,包括医疗技术价值、医疗设备价值、医疗资源供给价值及药学服务价值。从目前看来,药学服务价值并未被广大群众所接收,反而其他环节的价值被认可,并成为给医院带来收入的项目。随着医疗机制改革的深入,必须破除以药养医的桎梏,全面推动药学服务改革,以高效高品质的药学工作,为患者提供安全、人性化的药物专业技术服务,让药学服务的价值得到大家的认可。
2 价值链管理模式在医院药学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1 构建多层次双轨并行的管理体系
医院在应用价值链管理模式实施药学服务质量管理时,必须构建一个系统性的完整价值链,率先选择出最具影响力与辐射力的药学管理价值活动,作为质量把控要点,充分发挥其效用。从目前来看,医院可以药品质量管理记录构建作为质控点,督促药学服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做好记录工作,完整记录药品质量检验、药煎药质控、药品有效期管理、药品报损目、药品退回、药品盘点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为药学服务质量优化提供参考依据[2]。
2.2 提出并推广全程化药学服务理念
在药学服务质量的价值链管理中,必须明确不同价值活动的介质及相互之间的关联,然后再将链条接口的关系梳理清楚,以此规范医院各项药学活动进行的规范性与有序性,确保各项药学工作环节的有效衔接与协调。药学服务质量缺陷的出现,其实主要与各环节衔接不紧密,没有处理好链条上下游价值活动接口关系有关,如果能够做好这项工作,发现服务对接流程中的问题,加以解决,能够有效提升药学工作效率与质量。
2.3 强化药学服务的观念与技术水平
依据波特价值链理论,医院药学活动可分为基础活动与辅助活动两大类,前者包括药品生产、生产、供应等,后者包括医院基础设施构建、人力资源管理等。为了推动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管理者必须协调好各价值链的关系,重视药学人才管理,定期组织药剂科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强化其药学服务意识,提升药学专业知识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轮岗调动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并以此为依据实施薪酬管理与职位变动管理,督促药学服务人员提升工作积极性,打造一个有活力、有内涵的药剂科。
2.4 推行以多平台为基点的药学信息化管理模式
在采用价值链管理理论进行药学服务质量管理时,需打造多层次双轨并行的管理体系,而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医院应该引进现代化信息技术,推动仓库药品盘点、门诊取药等流程的自动化,同时确保各项活动信息的完整、即时记录,减少工作人员在信息记录过程中消耗的时间与精力,专注于药学知识研究,为患者提供高品质药学服务。
3 结 语
社会在不断发展,医疗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加强临床用药管理,通过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体系,让药学人员利用自身的专业药学知识,为广大患者及家属(或者其他关心药物使用知识的人)提供药学咨询服务,并引进价值链管理模式等,加强药学服务质量管理,优化药学服务水平,确保临床用药质量,对于提升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药水平有着积极意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