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敬畏感的培养和教育

2020-12-20张胜前张泽公

关键词:社会公德敬畏道德

张胜前, 张泽公

(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法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2.北京交通大学 理学院,北京 10009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敬畏感意指人对某种伟大而神秘的力量所产生的崇敬和谦卑感。相对于其他研究热点,国内现有文献对敬畏感的研究内容不多,并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在研究对象上,侧重于对领导干部敬畏感的培养研究。研究者最先提出领导干部对权力要有敬畏感;也有研究提出领导干部要对纪律有敬畏感。二是侧重于对普通个体敬畏感研究的学术成果较少,主要是针对敬畏感的内涵、价值及培养途径的研究。苗贵云系统论述了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西方科学主义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对现代人敬畏感缺失的影响,提出应加强大学生的秩序感、联系感及和谐感的哲学思维意识的培养[1]。要通过培养现代人对法律的敬畏感,对规则的敬畏感,将法律规则贯彻到日常生活的细节当中。还有学者主要侧重于敬畏感的个体道德生成价值研究。周营军提出重塑道德敬畏是个体道德心理机制养成的契机[2]。还有其他学者主要就敬畏生命与生命价值观的关系进行的研究。对一个国家而言,社会转型期是社会结构发生快速变化和重新组合的时期,也是社会大众的自我权利意识逐渐觉醒、差异性诉求增多的时期,更是社会政治秩序出现变化和矛盾、社会大众个性化表达逐步强烈的时期。当代青年大学生个性特征鲜明、思想观念复杂、行为表现务实,是社会转型期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生活环境和身心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高校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要通过培养大学生的敬畏感,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修养,让青年大学生真正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虽然时代不同,敬畏的对象、表达方式和任务使命不同,但有一个重要启示就是:人不能什么都不信,什么都不怕,必须要有敬畏之心。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为人处世才不会变得狂妄自大、肆无忌惮,才会时刻保持一种如履薄冰的态度,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保持正确的人生航向。

一、敬畏感研究的价值考量

(一)敬畏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敬畏兼容了“敬”与“畏”的双重情感内涵,是内在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的自然外化。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不难发现,敬畏思想是中华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敬畏思想言论可谓比比皆是。“君子以恐慌修省”“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有所畏者,其家必齐;无所畏者,必怠其睽”“畏法度者最快乐”“君子观洊雷威震之象,以恐惧自修饬循省也。君子畏天之威,则修正其身,思省其过,咎而改之”“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大心则敬天而道,小心则畏义而节”。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群体,担当的历史责任重大,应该深刻思考中国文化中的敬畏思想,使之与自身为人处世的道德伦理紧紧联系在一起。

(二)敬畏感缺失的原因

人类自步入现代工业文明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盲目而过度地改造自然界,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前所未有的改变,导致浮躁、虚无、彷徨等负面心理相伴而生,“唯科技至上”“唯我至上”等思想观念逐渐凸显,颠覆着传统道德准则。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毋庸置疑,正确理解的个人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但在市场经济和工具性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一些现代人在利益面前“急功近利”“唯利是图”,抢得和占有利益之后更肆无忌惮,嚣张跋扈,无法坚守内心的价值秩序,不愿意宽容礼让,折射出内心深处敬畏感的缺失。虽然人们物质享受不断丰富,但安全感(包括食品安全)却降低了,幸福指数没有相应地增加;虽然整体文化水平提高了,但是精神生活却出现一定程度的空虚与迷惘。在文化多样性和社会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造成一部分现代人敬畏感的缺失。

(三)敬畏感是青年大学生健康心态之源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精力旺盛,血气方刚,个性彰显,容易冲动。在喧嚣复杂、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青年大学生若没有内心的道德感和敬畏感,不懂得宽容与礼让,很难有走向社会之后的人际关系融洽和谐与家庭生活幸福安康。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高校校园,一些不讲公德的行为随处可见,有损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随时可能发生,网络应用、考试、就业等方面的不诚信行为屡见不鲜。违法违纪、缺乏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等现象都折射出一些大学生对法律、生命、公德等缺乏敬畏感。高校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价值,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高校发展要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针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阶段特点,紧紧围绕青年学生、时刻关照青年学生、真心服务青年学生,通过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大学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使大学生真正成为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既要注重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更要通过培养大学生的敬畏感,增强其对生命价值的正确认识,对科学真理的积极追求以及对崇高事物的热切向往,不断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二、青年大学生敬畏感应有的内容维度

(一)敬畏人生

敬畏人生就是珍视生命、敬畏愿景。现今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精神生活的色彩斑斓,网络世界的光怪陆离,无时无刻不在诱惑我们的身心,拷问我们的灵魂。敬畏人生最重要的是要珍视生命,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至高无上并维系着其他人的生命[1]。在某种程度上,对生命与爱的认知比寻常的成功和成才更为重要。在现行的教育体制背景下,尤其是在中学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往往忽视了现代人的生命伦理和情感教育,导致很多中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仍然缺乏对生命的敬畏感。敬畏人生还要重视生涯规划,就是要科学规划自己的人生。生涯规划就是规划人生的远景,其根本在于掌握住现在,看得见未来,促进自我了解、自我定位、自我发展及自我实现。青年大学生要通过明确职业目标、正确认知自我并进行职业分析,努力在大学期间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为实现自己理想的职业目标做好知识储备。

(二)敬畏科学

从表面层次上理解,敬畏科学就是引导学生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内部的规律。自然规律是自然界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客观存在且能够被人类利用,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更不能被人改变或消灭。敬畏科学首先应包括对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的敬重和遵从。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典型的人文特质和社会品性。不难理解,科学主体探究的自然规律是自然科学的内容。但科学主体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我们定义为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包含着创新精神、实事求是思想、协作精神等,被认为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内容。从深层次上来理解,引导大学生敬畏科学的核心内容在于帮助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精神。

(三)敬畏公德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的集中体现,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当的普适性和稳定性,它以潜意识的形式嵌入到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过程之中。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各种价值观念、道德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激烈的碰撞,社会公德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力下降,导致社会基础秩序的混乱和大众的无所适从。社会公德水平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公德教育尤其是青年人的公德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现代社会的和谐运转离不开社会道德的规范约束。青年大学生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更应该首先培养其对社会公德的敬畏,以社会公德重塑其道德意识和行为方式,从而促进校园和社会和谐稳定。

(四)敬畏法纪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价值失衡导致人们规则意识和责任伦理的普遍缺失,使得部分人对于法律缺乏必要的敬畏之心。从众多违法案例和犯罪分子身上,看到的是对法律的无知和无畏。社会上一些不文明现象和“潜规则”盛行,归根到底是行为主体的法治观念没有完全树立,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缺乏对法律的敬畏。一个普遍的社会共识是: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便利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但是,人们仍然需要借助法律来调整、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换言之,法律作为调整社会关系基本准则的地位不应淡化而应凸显,不应削弱而应加强。青年大学生要敬畏法律,学法懂法,让法律渗透日常生活、浸润道德心灵,让守法成为习惯和自然,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遏制违法行为。

三、大学生敬畏感教育的应然路径

(一)加强生命伦理教育

伦理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各种道德准则[2]。生命伦理也即生命道德,是生命科学领域内人类行为的道德价值和原则的体现,是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及生命道德。生命伦理学就是以生命道德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生命伦理学中关于生命的道德理论,为生命伦理教育提供了最基本、最直接的理论支撑。有利原则、无伤原则、尊重原则、公正原则即生命伦理四原则是现代人在对待自身和他人生命利益问题上应该秉持恪守的基本原则。生命伦理教育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某个专业领域,其对所有专业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健康、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等众多品行与能力的形成和完善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生命伦理教育有了长足发展。我国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相继开设了生命伦理学的公共选修课。但客观而言,我国完整、持续和系统的生命伦理教育体系尚须完善,生命伦理教育研究尚不够深入,尚未获得全社会应有的重视。要加强生命伦理教育,引导大学生敬畏生命,敬畏当下,对自己及社会负责。复旦投毒案的终局,解决的只是正义与否的问题,整个社会都应当补上生命伦理教育这堂课。高校要对青年大学生开展生命伦理教育,让其认识到,人生最大不过“生命”,价值公平无非“自然”,心理健康须“顺其自然”,生活方式要“贴近自然”,社会交往应“心态自然”。要把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和挫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让他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准备随时去接受生活的锻炼和考验。

(二)加强科学精神教育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在科学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培养我国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不仅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而且是经济社会进步的客观趋势。加强科学精神教育,重在引导大学生敬畏科学真理[4]。改革开放以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过程中重“才”轻“德”,导致目前社会上学术浮躁、急功近利、争名夺利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等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现代大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究其实质,就是要打造现代大学的科学精神,要把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努力培养更多具有科学精神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育青年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必须坚持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真正的科学精神本身就具有深刻的人文价值,而完善的大学教育的特征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要使科学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青年大学生的科学精神,要综合运用各学科课堂教学途径。培育大学生求真务实的品格,要把科学的真实与人品的真实统一起来。培育青年大学生的科学精神,要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崇尚科学的氛围。要通过强化科学导向,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科学内涵,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科技含量,建设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从哲学的角度讲,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有限的,人类探求知识的活动是永无止境的。那么,人类要想从终端上摆脱迷信的束缚,除了大量掌握科学知识之外,更应该树立科学精神。因此,高校应该为青年大学生搭建服务平台,使其在实践中享受科学探索的乐趣,激发科学创新的灵感,学会科学协作的方法,培养求真务实的品格。如通过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鼓励师生经常性地联合申报课题项目,从而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

(三)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公德作为一种公共关怀和公共精神,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健康地保持现代文明的秩序起着内在的维护和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社会整体的运行效率和社会满意度、幸福度和认同度。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康德曾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意在告诫我们做人做事要有敬畏,要相信道德规律。现代社会的公德氛围越浓厚,公德资源供应越充足,社会成员间互利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大,社会和谐稳定的可能性也就相应增加,社会交际成本和社会运行成本也会下降。高校要坚持不懈地促进和谐稳定,要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必须加强社会公德教育,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载体,把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抓长抓常、落细落实[5]。我国社会各领域都处于转型期,社会公德的建设和有效供给明显滞后,导致公众已有的生活质量降低、生活环境恶化、安全感下降。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和环境的人为损坏、随意排放污染物、乱扔垃圾、扰乱公共秩序、乱停乱放等不良行为不但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同时,由于社会公德的缺失,人们在处理人际矛盾、社会矛盾时往往通过非正常渠道,甚至采取极端手段解决,严重恶化了人际关系,也降低了人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每个人都成了公德意识缺失的受害者。加强社会公德教育,一是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大学生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未来走向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二是要树立道德标杆,强化正面引导,尤其是要通过“身边好人”的言传身教,发挥其在社会公德建设中的“净化器”“航标灯”作用,对普通民众潜移默化地教化,也让青年大学生认识到道德高尚并非遥不可及、高不可攀,而是可以身体力行的。三是要探索对违背公德行为的监督惩戒。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从理论层面上,社会公德应该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从实践层面上,要加大监督惩戒。因此,社会应该有一种监督、评价和惩罚机制。首先,用道德的力量解决道德问题。一旦违反社会公德的情形出现,监督评价机制应迅速自动启动,向违规者明确表达社会的态度,让失德者能够预知其行为的后果,加强对社会不良风气的及时矫正,营造守德受奖、失德受惩的社会环境。其次,必要时候,可以用法律解决道德问题,不能让违反社会公德的人大行其道,在做出违反社会公德行为之后在大庭广众之下还能逃之夭夭。

(四)加强法规校纪教育

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认为人心中若没了敬畏,自然也就失掉底线,成为无利不图、无所不用的小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高校来讲,应该把法律与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引导其树立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培养应有的法律信仰和法治思维。青年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希望。青年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所以要加强法规法纪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敬畏国法校纪,尊重制度规则。首先,应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的培养,引导青年大学生做到思想严谨,行为规范,要学法知法懂法,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次,要教育大学生守法用法。高校要教育青年大学生认识到,法的本质是公民的权利,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和义务性规定是现代公民的行为底线,任何人都不能逾越践踏。青年大学生要保持一颗对法律和制度的敬畏之心,让学法知法成为生活的必需,让遵纪守法成为生活的时尚。最后,高校为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要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生管理规定,使之成为青年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校内大法”。

由“敬”而生的“畏”不单是指一种害怕、顺从,更是一种道德自律,是对自己行为的主动限制、反省。青年大学生应该与教育者共同认真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教育问题,心存敬畏,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社会公德敬畏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内在生成机制研究
敬畏自然 敬畏设计
社会公德内涵研究述评
一些敬畏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敬畏一粒米
敬畏“签字权”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