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0-12-20陈胜慧子张春兰熊素英

农产品加工 2020年23期
关键词:考核食品理论

王 萍,陈胜慧子,张春兰,熊素英,黄 英,奚 倩

(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疆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兵团重点实验室,新疆阿拉尔 843300)

0 引言

“食品分析”课程作为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综合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等课程知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和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教育学者意识到传统单向式课堂教学既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能体现教师对于教学成果的反馈,因此如何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探索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前教育学者们研究热点。《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互联网+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抓手[2]。随着科技和信息的迅猛发展,各个高校都相继提出了教育教学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改革,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3],教育工作者将新兴的计算机技术与先进的教育理念相结合,尝试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小班化、导师制等一系列的改革方式,期望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学效果[4]。“食品分析”作为食品专业一门集理论、实践和技术为一体的课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学生动手能力[5],随着在线教育的兴起,网络课程迅猛发展,各个高校师生能够基于远程教学平台,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学模式创新,进而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合理运用在线教学平台并结合线下教学成果,使得线上线下能有效互补,深度融合理论与实验教学,促进理论知识与科研能力相结合就成为目前教育学者研究的重点。利用“食品分析”课程教学理念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分析传统教学现状,并提出多元化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课堂教学模式,为当今大学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6]。

1 “食品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食品分析”作为食品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之外还要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并能融会贯通到实际应用。目前,大多高校采用的理论先行、实践紧随的教学模式,理论课的讲授以教学内容为核心,通过课程内容划分为食品分析检验基本内容、食品感官检验、食品营养成分检验、食品添加剂的检验及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等五大模块[7],根据模块内容选定主教材和辅助教材,而不同教材内容侧重点不同,导致不同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教材内容较多、课时紧张,很难体现教师教学的创新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理论课大多以传统的“填鸭式”单纯讲授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以概念、原理、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讲解,导致课堂死板,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差,很难生动体现教和学的结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对于实践教学多采用验证实验为主,由于课时的限制,实验开始前教辅人员准备好试剂、耗材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都以板书形式写好,导致学生为完成实验而依葫芦画瓢,缺乏思考和独自操作能力,最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不会解决。目前,很多高校推出了校内外实践实习结合课堂理论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技能,但是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学方法的保守性、学生的接受和适应性不同等问题,仍然存在教师重视理论和验证实验的完成,忽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主要采用考试为主、考核为辅的“一刀切”制度,目前常用的考核方式为理论考试70%,实验报告成绩30%,轻过程、重结果、重理论、轻实践,单调而粗暴地评价成绩,导致平时不认真学习,学习主动性欠缺,考前突击只要背诵教师所给的例题或者相关知识点,由此不能够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强调了对学生学科成绩的培养,忽略学生的操作能力、问题研究和解决能力等。并且在教学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效不能准确把控,无法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2 “食品分析”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根据“食品分析”学习目标,掌握食品基本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食品中有害物质等理化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并了解几类食品的卫生检验,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分析操作,并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其科学研究的才能。最终的落脚点解决的是实际中出现的问题。随着食品科学及其交叉学科的发展,“食品分析”课程的内容涉及越来越多物理、化学、机械原理,所涉及的基础知识随着仪器发展和技术提高,如何增加学科前沿知识,更新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学科研究动态;继而提高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在实践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能够积极主动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1 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高校自身的定位,结合学院发展,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前提,参考专业发展比较好的高校的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根据食品企业和相关品控质检单位对食品专业人才需求,编写教学大纲,在原有课程体系分布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最终毕业设计和实际工作中的内容需求,在理论学习过程中穿插实践内容的讲解,增加模拟实验内容和仿真实践内容,将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的前后呼应和相互联系。

2.2 理论联系实际,线上线下结合,优化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实践性较强的内容中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仿真模拟实验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然后进行理论讲解,最终可以通过实验验证和实践操作,如此直接将理论课程教学结合线上模拟和虚拟仿真,结合原理对实验步骤详细讲解,并可以通过不同方法的模拟应用,让学生掌握不同的材料不同方法具体应用,并且针对不同方法提炼典型的一起和比较前端的技术,并对仪器参数和条件进行归纳总结,让将“化学原理”“仪器分析”等课程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对于具体分析案例的讲解,可增加前沿热点检测内容。例如,氨基酸分析时,可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器,检测结果有什么区别?方法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归纳,提升未来实践中解决问题思路。实践课程可以多样化。例如,可以让学生利用创新创业等课题和实习课题的申报,鼓励学生参与,通过查询文献和相关实地企事业单位的调研,联系计算机专业、化学化工专业等建立关于食品分析检测方法的小程序或者网站,并可以整合省内相关兄弟院校教师和学生共同研讨相关课题,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教学和实践平台的先进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2.3 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考核

大多数高校目前采用理论课程闭卷考试、实验课程现场考核、实践课程抽查的方式并将最终的成绩作为整个课程的成绩,但这种方式容易形成重结果、轻过程,导致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体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结合前面提到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将理论、实验、实习过程中每个重点模块内容,可以通过课堂前5 min 的在线课程小程序进行测评,然后根据权重计入最终成绩,以此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以理解性模块专题的讲解可以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分组讨论课,通过教师和评审小组对每组学生的课前功课,课堂讲解和课后问题的解答给与评分,根据权重计入总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感和主观性。对于实践重点模块可以采用实践方案设计或者实验技能竞赛的考核方式,通过鼓励协助学生查阅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理论结合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最终的实践教学模块可以与相关企业技术人员对接,通过知识竞赛或岗位技能竞赛等方式对知识点和实践技能进行考核,从而优化考核方式。

3 结语

“食品分析”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课程,但目前教学内容、方式,以及考核内容和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综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将讲解内容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优化教学内容,并充分利用慕课、微课、模拟在线等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结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后的教学中要以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改革为目标,通过多元化教学和考核模式,围绕区域食品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自主创新、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知识和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考核食品理论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危险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