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技术对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关键作用研究

2020-12-20武卫东

新农业 2020年16期
关键词:农作物联网设施

武卫东

(潘渡镇政府,山东 郓城 274700)

在信息时代,全球都在用物联网技术交流信息、完成各种通信活动。从技术集成角度来看,物联网这种集成技术融合了信息感知技术、信息识别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分析技术和信息测控技术等优势。目前,物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农业自然也不例外。不可忽视的是,中国虽然属于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生产管理体系却不及美国和欧洲等农业强国,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产量与质量的提升。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改善设施农业管理体系。

一、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1999年,物联网基本概念被首次提出,其英文名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直译为“物与物相连接的互联网”。物联网是将信息感知、传递、识别、分析、测控等功能均连接于互联网平台,从而实现信息智能化识别管理目标。从宏观层次来看,物联网的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全面性感知、可靠性传递、做好设施处理。进入21世纪后,国家将物联网应用领域推送到了各个行业,农业自然也不例外。当代设施农业就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来优化农业生产模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据调查了解,当前设施农业最常用的物联网分支技术包括农业工程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环境技术和农业信息技术。此外,从物联网结构体系来看,其关键技术包括云计算技术、信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融合技术、接入网技术、纳米技术、寻址技术、公共服务软件管理技术和路由技术。各项技术功能融合为一体能够及时收集、识别和分析信息,确保信息的安全传输与指导,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二、物联网技术对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作用

从基本定义来看,设施农业技术主要是运用农业工程技术和现代科技来实现外在自然环境的人为控制,为农作物提供舒适的生长条件,调节外在光热强度,补充水分,满足农作物生长对空气和各种矿物质营养的需求。当前,设施农业有效提升了土地资源产出率和农作物产量,具有“投入额度高、科技水平高、抗逆能力高和回报率高”等特征,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从农业生产种类来看,设施农业主要分为两大类——设施栽培与设施养殖,设施养殖又细分为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优化设施农业发展方案,首先,必须秉承与时俱进思想,发挥物联网的信息收集、传递与共享等功能,向广大农民推送先进的生产方式,做好农业生产网上宣教工作和培训工作,与农民进行交流,帮助农民解答疑难问题。某县就有农业专家运用物联网技术和农民进行交流,向农民传授先进的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经验,主动询问农民是否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遇到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有效指导。其次,应引导广大农民树立“绿色无公害”思想,转变传统粗放型农业生产模式,积极构建集约型农业体系,全面控制农业生产污染问题,提高生产资源利用率。再次,政府应注意大力扶持设施农业发展,在农业生产管理工作中全面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引导广大农民学会运用物联网技术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温度、光照、热量、风速、湿度等,并根据监测结果予以有效干预。第四,应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平台教导农民正确解决农作物病虫害问题,通过信息传感技术告知广大农民正确采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科学施肥以免因施肥不当而影响农作物健康成长或者诱发污染问题,与此同时,应科学控制肥料水溶性,延缓肥料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量,确保施入的肥料能够吻合农作物的吸收规律和营养需求。在种植农作物之前,应科学育种。在农作物种植栽培时期,应挑选最合适的苗圃,或者搭建温度与湿度均适宜的大棚,应注意改善农作物灌溉条件,采用完善的灌溉设备技术,在农作物播种与生根时期均需要保持土壤的湿润性和肥力,及时灌溉水源,做好保温保湿工作,以此促进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综上所述,运用物联网技术优化设施农业发展方案,必须秉承与时俱进思想,发挥物联网的信息收集、传递与共享等功能,将无公害农业生产管理知识和相关技术经验推送给广大农民。

猜你喜欢

农作物联网设施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身联网”等五则
民生设施非“摆设”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抢占物联网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