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多媒体创建生动课堂的案例分析

2020-12-20王丽丽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序数基数小羊

王丽丽

(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盐场小学 河北 沧州 061108)

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创建低年级数学生动课堂。下面,笔者结合《10 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案例来谈谈具体做法。

1 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数学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了解了1 ~10 的顺序,学会了比较物品的数量,能正确数出在10 以内物品的数量,会根据图片和实物对1 ~10 进行数的分解和组合。但有些知识很抽象,一年级小学生很难理解。比如,基数与序数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对此,我们应该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

2 案例分析

2.1 案例1——数数

2.1.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大屏幕显示:一片桃园内,孙悟空摘下一个又一个粉红的大桃。老师用慢镜头一边播放,一边启发学生数着1 个、2 个、3 个、4个、5 个,紧接着孙悟空又接连摘了3 个。“孙悟空摘桃”的动画片紧紧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老师紧接着提出问题:“孙悟空一共摘了几个桃呀?”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抢着回答“8 个”。

2.1.2 案例1 分析。多媒体显示的图像直观、形象、丰富、生动,充分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特别是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专注于他们感兴趣的画面、声音等有趣的内容。多媒体的应用有效地调动了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避免了枯燥乏味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2 案例2——区分基数与序数

2.2.1 情境创设。借助多媒体大屏幕展示:许多小动物列队迎接动物之王大老虎,排序依次是小兔子、小猴子、松鼠、小狗、大公鸡、小刺猬、小羊。根据画面老师提问:“请同学数一数有几种动物在排队欢迎大老虎检阅?”学生认真的数后回答“7 种”,老师接着提问:“第7 个动物是谁?”学生齐答:“第7 个是小羊。”紧接着教师引导出要学习的新内容:“同学们刚才说的列队动物有7 种,这里的7 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是实实在在的7 个小动物,这里的‘7’就叫基数。那么第7个动物是小羊,是按顺序数到第7 个,是小羊自己,这里的‘第7’就是序数。同样,小羊前面有6 个动物的‘6’是基数,指的是小羊前面的6 个动物。而第6 个动物是小刺猬中的‘第6’就是序数。”

2.2.2 案例2 分析。区分基数和序数是这一部分教学的难点。对很抽象的数学问题,该老师仅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张图片就讲清楚了基数与序数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2.3 案例3——10 以内数的加减法

2.3.1 情境创设。重新播放孙悟空摘桃子的视频:摘了5 个放到一堆,又摘了3 个放到另一堆。老师提问:“孙悟空第一次摘了几个桃子?”学生通过慢镜头一个一个的数着回答:“5 个”。老师板书“5”,然后接着提问:“孙悟空第二次摘了几个桃子?”学生答“3 个”,老师板书“5+3”,老师提问:“那么,想一想,孙悟空两次一共摘了多少个呢?”学生回答“8个”,老师板书“5+3=8”。

2.3.2 案例3 分析。学生有了对基数的理解,知道孙悟空第一次摘了5 个,第二次摘了3 个,然后在屏幕上显示用一个大红圈把两次摘到的桃子圈起来表示相加,学生有了“相加”“组合”的概念,便得知两次一共摘了“5+3=8”个桃子。抽象的算式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变得趣味无穷,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

2.4 案例4——发散思维训练

2.4.1 情境创设。多媒体大屏幕展示这样一组画面:河流两旁的草地上有几只羊正在吃草。一侧有3 只羊,分别是1 只白羊、1 只黑羊、1 只黑白花羊;另一侧有6 只羊,分别是1 只白羊、2 只黑羊、3 只黑白花羊。要求学生自编一道加法或减法应用题。

学生1:“河岸边上一共有几只羊在吃草?”学生2:“河岸边白羊一共多少只?黑羊一共多少只?黑白花羊一共多少只?”学生3:“黑白花羊比白羊多几只?”学生4:“跑了2 只羊,现在河两边一共还剩几只羊?”

2.4.2 案例4 分析。多媒体的音频、视频、动画信息能有效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是有益的。本环节的发散思维有助于打破学生的定势思维,如有的学生看到“一共”就用加法、看到“还剩”就用减法等错觉,使学生思维真正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序数基数小羊
软萌小羊诞生记
毛茸茸的小羊
狼和小羊
社保缴费基数合理化可探索更多路径
巧妙推算星期几
初等数学中的三个规律
数学概念教学
有序数方块
无营业执照的用人单位工伤如何处理
关于一个有限集合基数定理的归纳法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