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治疗双侧面肌痉挛合并耳鸣1例
2020-12-20付雅楠
付雅楠,黄 莹
(1.秦皇岛市北戴河医院中医科,秦皇岛 066100;2.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康复科,加格达奇 165000)
面肌痉挛即面神经所支配肌肉的不自主抽搐。常在中年以后发病,女性多于男性,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面肌阵发的、间歇性的抽搐,每次抽动数秒至数分钟不等,疲倦及精神紧张时会加剧,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在中医学上,属于“痉证”“筋惕肉瞤”或“瘈疭”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风寒侵袭经络,气血亏虚、过度劳累或肝风内动所致;西医学对其发病原因尚未确切。目前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至今尚无规范有效的药物治疗[1-2]。临床上治疗本病,西医给药及手术治疗毒副作用大,且易复发;而中医治疗本病多采用针灸疗法[3],不良反应小,其中火针疗效显著[4],逐渐被患者接受和认可,近年来逐步成为本病保守治疗的首选方案。
火针的论述首见于《灵枢·官针》,其中提到了“焠刺”“燔针”。火针疗法属于“贺氏三通法”中的“温通法”,其治病机制在于温热,刺激穴位,增加人体阳气,调节脏腑机能,使气血行、经络通,因而可以称之为“温通刺法”。笔者在北京中医医院进修期间深刻体会到火针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性,相比于普通针刺,这种疗法借“火”之力取效,集艾灸和毫针之功效于一身,直接激发人体经气,加速局部气血运行,改善微循环,内温脏腑而壮阳气,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现就将1例临床采用火针治疗双侧面肌痉挛伴有持续性耳鸣的病案报道如下。
1 典型病案
患者女性,62岁,因“双侧面部阵发性不自主抽搐4个月,耳鸣1月”于2018年10月8日就诊。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眼睑不自主的间歇跳动,于紧张及劳累时加重,未系统治疗。2个月前抽搐加重,逐渐累及左侧口角及右侧眼睑部。1个月前抽搐频繁,开始出现双侧间歇性耳鸣,与面肌抽搐节律一致,杂音为蝉鸣声,夜间睡前明显,同时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因面肌痉挛及耳鸣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故来本院就诊。查体:神志清楚,双侧眼球运动正常,无视野缺损,无复视及视力障碍,角膜反射灵敏,闭眼及对光反射正常,双侧面部浅感觉正常,四肢肌力及肌张力均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为阴。双侧眼睑部、嘴角部肌肉伴有阵发性不自主跳动,左侧重于右侧,发作时两侧先后抽搐发作,不同时出现,每次抽搐持续几秒到几分钟,痉挛发作频繁>10次/h(参照Penn分级法评定标准[5],患者面肌痉挛程度为4级)。面部伴有紧涩感,无疼痛感,每于情绪波动,劳累、睡眠欠佳时症状加重,夜间入眠则止。面色黯淡,左侧面颊部有轻度萎缩,舌体胖大,舌质淡,苔薄白而水滑,脉细弦滑。大便略黏腻,小便可,睡眠一般,肢体易怕冷。辅助检查:颅内核磁未见异常;双耳电测听无异常;肌电图显示:肌纤维震颤和肌束震颤。西医诊断:原发性双侧面肌痉挛;中医诊断:痉证—肝郁脾虚,气血失调,寒凝经脉。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原则 通督调阳,疏肝健脾,养血荣筋,疏导阳明。
2.2 取穴方法 主穴取长强、大椎、百会、双侧肝俞、脾俞、膈俞;配穴取双侧丝竹空、四白、颧髎、迎香、地仓、颊车、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合谷、太冲。
2.3 操作方法 先让患者俯卧位,皮肤常规消毒,主穴长强、大椎、百会、双侧肝俞、脾俞及膈俞采用贺氏细火针(0.40 mm×0.35 mm),针身要用酒精灯烧红、烧透,刺之要快速、准确、浅刺后迅速拔出,针刺后用棉球按压。之后令患者仰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再用烧红、烧透的贺氏细火针(0.40 mm×0.25 mm)快速、准确地点刺相应配穴,面部配穴每次每侧针刺4~8穴,首选痉挛跳动处及耳部周围的配穴,切不可用太多穴。隔日治疗1次。
3 观察指标
参照Penn分级法评定标准[5]以自发性肌痉挛发作频度来划分。1)0级:无痉挛。2)1级:刺激肢体时诱发轻、中度痉挛。3)2级:痉挛偶有发作,<1次/h。4)3级:痉挛经常发作,>1次/h。5)4级:痉挛频繁发作,>10次/h。
4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制定。1)无效:症状体征无任何改善。2)有效:治疗后症状缓解,抽动次数减少,发作频次降低,间隔时间延长。3)显效:治疗后症状缓解,面部或眼睑不再抽动,仅在情绪波动时有轻微不适且疗效至少持续3个月以上。4)治愈:患侧面部无牵拉,面部肌肉抽动消失随访3个月无复发。
5 结果
第1诊治疗后,患者面部肌肉即刻就有舒展及轻松感,痉挛发作频率为Penn分级法3级,8次/h>痉挛发作>1次/h;比较治疗前,患者痉挛发作频繁>10次/h,痉挛程度为4级,表明火针治疗,即刻的效果明显。第3诊治疗后,患者面部痉挛发作频率为Penn分级法3级,4次/h>痉挛发作>1次/h,耳鸣发作频率也随痉挛发作频率有所减少,左侧面颊部萎缩略好转;比较第1诊治疗,虽然分级仍为3级,但痉挛发作频率仍有所下降。第7诊治疗后,患者面部痉挛发作频率达到Penn分级法2级,痉挛偶有发作,<1次/h,面部跳动间隔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延长,跳动次数及耳鸣发作频率明显减少,左侧面颊部萎缩好转。第9诊治疗后,患者面部痉挛发作频率达到Penn分级法1级,刺激肢体或情绪波动时伴有轻微不适,可诱发轻度痉挛。耳鸣症状消失,左侧面颊部萎缩显著好转。第12诊治疗后,患者面部无牵拉抽动,跳动停止,达到Penn分级法0级,形态正常,双侧无耳鸣症状,神情舒畅,诸症消失,饮食、睡眠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依据疗效评定标准[6],已痊愈。
6 讨论
根据患者舌脉及伴随症状,为阳气不通,肝郁脾虚,经脉气血不容导致的双侧面肌痉挛合并耳鸣,用火针治疗以通督调阳,疏肝健脾,养血荣筋,疏导阳明。《素问·调经论》言:“人之所有者,气与血耳。”“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者泣不能行,温者消而去之。”火针能激活人体的阳气,启动下焦命门之元阳、真火,增强经络对气血的营运与推动作用,既可“借火助阳”以补虚,又可“开门祛邪”以泻实[7]。主穴取督脉上的腧穴,因为督脉为阳脉之海,阳脉之纲纪,循行于人体背部正中并延续于头面,统督一身之阳气;同时督脉居于人体的脊背和头面正中,是脊髓和脑在体表的部分投影,治疗中选取长强、大椎、百会并通过火针强刺激可疏通督脉,降低神经应激反应功能、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进而协调阴阳气血的平衡,达到缓解面肌痉挛的目的[8]。长强穴,督脉的第1个穴位;大椎穴,手足三阳、督脉之会,柱骨之汇,汇人体所有的阳经;百会穴,百脉之宗,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3穴位配伍镇静安神、通调督脉、益气升阳。本病多由筋脉失养而致,病位在面部阳经,多与肝、脾相关,结合患者病症分析,取双侧肝俞、脾俞以疏肝健脾;膈俞是八会穴之一,血会膈俞,火针针刺本穴加强养血和营作用,使血行风自灭,肌肉痉挛得以解除。
本病案患者为双侧面肌痉挛,故在治疗上比单侧痉挛要注意配穴的双侧取穴,取双侧丝竹空、四白、颧髎、迎香、地仓、颊车、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等,每次每侧针刺4~8穴,首选痉挛跳动处及耳部周围的配穴。西医学通过红外热像图试验及微循环观察,火针治疗后病变部位的温度明显提高,血流变快,血色变红,由此证明火针可以改善气血运行,达到温经通络的目的;火针点刺痉挛局部,可起到疏通局部气血经络、温通散邪、温经止痉的作用,能明显缓解及改善面部痉挛,消除面部的紧张症状;火针针刺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穴位,能有效地温通经络,直接改善内耳的微循环,清除内淋巴水肿,以达到改善耳鸣的目的[8]。贺普仁教授运用火针治疗面部疾病时,打破了古人面部不宜火针的说法,特别强调治疗面肌痉挛非火针莫属[9],但应注意浅刺少刺,点到即出。在治疗过程中随着患者症状的缓解,主穴不变,意在巩固疗效,但是面部配穴可随面部痉挛发作频率降低而减少取穴,如患者在第9次治疗后,患者面部痉挛发作频率达到Penn分级法1级,耳鸣症状已经消失,耳门、听宫、听会,可以不再火针针刺;体针选用了合谷、太冲穴。《四总穴歌》载:“面口合谷收。”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属阳,主中风、筋急疼痛;太冲为足厥阴经原穴,属阴,主血,而肝主筋,故太冲可息风止痉,滋养肝血,两穴相配开四关,火针刺之,共解痉挛之疾[10]。
火针疗效虽好,但在治疗过程中,并不是没有危险的,尤其是在面部操作要求“稳、准、快”,注意避免灼伤皮肤;治疗后,针处当日不易接触水,若局部发痒,不能用手搔抓,以防感染;对于主要神经分布和血管部位亦不宜施用火针。
综上,双侧面肌痉挛伴有耳鸣者发病率低,在临床报道上并不多见,笔者单纯用火针治疗,患者随访半年无复发,可见火针疗效显著,稳定性及持续性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虽然发病率低,缺乏大样本量的对比分析,但其临床应用与研究前景可观,在此旨在抛砖引玉,供同道参考,有待各位同仁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