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通下的史学一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12-20肖红松
肖红松
(河北大学 历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2018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指出:“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规律,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以‘双一流’建设学科为核心,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主体,以相关学科为支撑,整合相关传统学科资源,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1]反映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需要在学科建设方面打破传统壁垒,实现各学科以及各分支学科间的融合发展。2019年,国家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这是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之后的又一重大教育改革措施,其显著特点是“新”在学科的融合交叉上。历史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地方高校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中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文学科危机”的出现,高校史学教育也陷入困境。受经济体制转型、文化转型以及应用学科发展变化的影响,史学教育和研究的目的、任务不明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2]从而为避免史学危机以及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方向。所以,如何培养史学一流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史学一流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及其内涵
伴随着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史学危机的出现,历史学在人才培养方面也面临机遇和挑战。鉴于此,李育民等曾对高校史学的培养目标进行如下阐释:“主要是培养历史学专门人才,同时又能适应社会其他行业的需要。”[3]高校史学教育需结合现实,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熟悉中外历史和民族文化,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纲要》针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强调: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4]因此,高等教育要改变以往“以教为本”的理念,注重“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实践的能力以及为现实社会服务的责任担当,进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能力的复合型、致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所以,历史学出路的宽窄,关键取决于史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史学教育要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在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优质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投入等方面积极探索。第一,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高素质的师资是高水平历史学教育体系的关键,所以,强化教学能力的提升,要提高教师的“五术”,即道学、学术、技术、艺术、仁术。第二,课程体系方面。着力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把优化课程体系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5]全面促进史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化提升。第三,实践环节方面。加强史学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其服务社会实践的功能和价值,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实现两大课堂互动。[6](P34)因此,史学一流人才培养需要教学理念、培养体系、培养途径等创新。由此可明晰史学一流人才的基本内涵,即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面宽,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科融通视角下的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科交叉,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学生通过多学科涉猎,获取新知识、新视角,激发出创新意识。
二、史学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
人才培养,坚持“立德树人”,从“以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积极探寻符合教育原旨、学科规律及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新路径”。[7](P18)新文科“成为挽救‘人文学科危机’的重要措施”。[8]将人才培养放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位置,是传统文科向新文科转变的必然选择。“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9](P3)高校人才培养要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积极探索。对高校史学专业而言,要以打造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己任。
1.“立德树人”,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
形成基础学科一流人才培养体系,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人才培养,坚持“立德树人”,教育并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0]历史学类专业课程在大学的通识教育中要充分发挥作用,突出对学生人格品行的培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仅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毕业后继续深造或者步入工作岗位的实际应用能力,更要关注学生人格品行的健全与完善。
“立德树人”,强调学生的“思想、道德、眼光、见识”。习近平总书记讲道:“我们要培养一种什么样的人?我们为谁培养人?”“立德树人”,表明高等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这同样是历史学科承担的重要使命。正如王立新教授在《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所言:“中国的历史教育特别强调爱国主义的教育,文明辉煌和民族耻辱当然是为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这是非常必要的。”史学教育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爱国情怀。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国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人才培养不仅要着眼本国,而且要有世界眼光。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观念,以中华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还要培养世界主义情怀以及世界公民的意识,形成一种开放、包容的胸怀。
2.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理念
以人为本,发挥学科优势,打造创新平台,服务人才培养。2018年12月,新一届高等学校教指委第一次全体会议纪要指出:“文科教育必须创新,……历史教学要不断与时俱进,但传承也很重要,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可见,要不断加强教育创新,推动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比如,在人才培养机制、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坚持历史类课程融通的基础上,增加古汉语、文学、哲学、社会学等复合专业选修课程,通过多学科交叉,“构建跨学科的复合课程群”。[11]以本专业知识为主导,引导学生打破学科界限,开拓视野、激发思维,通过对相关文科甚至理科知识的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沟通能力、借鉴能力,进而激发创新思维。
“史学人才培养必须从‘以学为本’的旧模式转换到‘以人为本’的新视角。”[7](P18)除教学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之外,高等教育应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2016年英国教育部发布的《英国高等教育白皮书》指出:“围绕以学生为中心提升教学质量,确保每一个学生得到良好的教学体验,鼓励原创思维,推动参与,为在全球范围内工作做准备。”[12](P7)因此,在新文科政策的指导下,高校史学人才培养需要更新理念,在继承部分传统理念优秀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先进经验,力求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机制、课程体系、学生思维等方面有所突破。
3.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理念
新文科的特点之一是“新”在学科的融合交叉。《意见》指出: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主体,以相关学科为支撑,整合相关传统学科资源,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13]高校在为学生提供本学科专业训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更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进行选修。各类人文基地班的设立为一有效探索模式。比如,1993年武汉大学在全国率先创办的人文科学试验班,“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设计是跨学科的”。[14]清华大学1999年开办的中外文化综合班是学科融合的大胆尝试,其主要目标“是打破中文外语学科的分界,突出中西汇通”,培养“能从事跨文化研究、翻译、国际交流、新闻出版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9](P4—5)
在新文科背景下,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牵引,将学科建设成果转化或服务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紧迫任务。具体到历史人才培养,学科融通的本科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整合高校内部资源来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具体通过搭建跨学院教学研究平台的方式,设立跨学科复合课程群,实施历史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推进复合型人才试验区建设工作。因此,要深度融合,推进拔尖班建设,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试验区建设。以上例证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设立跨学院综合课程群以及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借鉴,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发展。
4.实践教学基础上的致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高校培养的人才要能适应社会发展所需。在满足学生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培养致用型人才,“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15]历史学人才出路的宽与窄关键取决于史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史学教育要改变以往只注重课堂教学、理论灌输式的机械培养模式,应让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16]只有投身实践,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史学人才的价值。
《纲要》指出: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17]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向导,坚持致用型人才培养。一般而言,“基础性学科专业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应用性学科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18]地方高校史学教育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要有责任担当,着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和“技能型人才”。[19]综合而言,是要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致用型”人才,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学术型”人才培养则可以为“致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高校史学教育要在巩固“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史学人才培养的类型,为“实用型”人才培养开拓更为广阔的渠道和途径。
三、深化教育改革,转变人才培养路径
以往史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探讨,基本是学科框架内部的纵深研究,注重学院式史学研究人才的培养,致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能力、社会适应力无法充分发挥。在现今社会,专业基础的知识博通是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学科融通是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通过整合各学科资源,实行开放性办学,在历史学课程设置中增设相关学科课程,实现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构建与完善历史学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史学一流人才。以下从完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层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开发使用、加大实践教学方面,探讨史学一流人才的培养路径。
1.探索复合型课程体系,深化学分制改革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高校各学科和专业已很完备,却普遍缺乏跨学科、跨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识。复合型课程体系力图打破这种模式。一方面,加强历史学各分支学科间的融合,在加强通史课程教学的同时,不断纳入各类专题史课程;另一方面,在历史学课程中增设考古学、文学、哲学、社会学等相关课程,优化学生的知识构成,进而“在学科细分过程中实现学科融通”。[20]此外,学科融通还需要广阔的视野,“坚持‘以生为本’,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突出时代特色和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具备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21]我们在学习本国历史的同时,要积极借鉴国外历史经验,培养中外融通的复合型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世界史学科建设成绩斐然,涌现出大量优秀人才,但也缺少“中外融通”的理念,究其原因是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单一化、片面化的缺陷”。比如,一些知名高校“为了培养高、精、尖人才,在本科阶段就搞专业分科,设置世界史专业,偏重于语言训练与原始资料释读,国史或国学方面的课程则不在修业范围”。致使学生视野狭窄,在史学研究与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利用全球史的视角看问题。所以,无论是世界史还是中国史的教学,都要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贯穿“中外融通”的理念。[22]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在这方面有所尝试,比如世界史本科的培养,核心课程以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和史学概论为主,而拓展课程中则又涉及欧洲史、拉丁美洲史等世界史学科课程和中国社会史、历史文献学等中国史学科课程,有效实现史学各分支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在建设复合型课程体系的同时,要深化学分制改革,实行开放式学分制,赋予学生更大的选课空间。《纲要》针对高等教育发展指出:“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23]基于此,通过吸取“通识教育”的合理成分,“减少必修课时,增加选修课学时,增加教学的灵活性”。[9](P4)进而把学习自主权和主动权完全还给学生,为学生构建个性独特的素质能力结构。不同知识板块有机结合,强调主修和辅修的相对性,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和应用能力。
2.优化人才选拔机制,建设本硕贯通教育
“关注不同层次的教育教学,推进人才培养的对接”,本硕连读模式需要大力提倡。以本科教育教学为本,进一步打通人才培养的层级,进而建立硕博连读培养机制,巩固学生基础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以致在高层次阶段的学习中可以将教学与科研有效结合。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培养史学一流人才,可以根据教学发展所需,注重不同层次史学教育教学的衔接。要以本科教育为根本,在保持本科生优质培育的基础上,通过本硕连读,选择优秀本科生深造学习,在优化高校人才选拔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方面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通过不同阶段人才培养机制的无缝衔接,可以“满足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立足于国内的需要”。[9](P4)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在推免优秀本科生方面成绩卓著,所荐学生多升入重点大学深造,广受好评,2019年该校新颁直博生制度与向对口合作的重点高校推荐优秀本科生等举措,也必将优化史学人才培育路径。硕博连读制度实施三年来,在人才选拔机制、评价体系等方面日趋完善,在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取得了显著成果。
3.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打造史学一流金课
2018年 12月 23日,在《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教指委主任委员陈春声教授强调:“应加快建设高水平历史学教育体系,……突出人才培养质量的中心地位,面对在数字化环境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子,应积极调整教学方式,探索培养未来优秀人才的途径。”积极倡导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运用。历史是丰富多彩的、有血有肉的,尽管一位教师将历史讲得如何生动形象,也无法将珍贵的历史照片、影像、音频等原始资料展现给学生,而“多媒体教学恰恰符合历史教学特点和接受者的心理特征”。图形、图象、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可以“使较为抽象的历史概念、干枯的历史材料变得立体化、具体化”。[24](P88)从而使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历史、回到历史现场。大数据的建设是信息化发展的显著标志。以往史学教学、研究所需资料大多是借助纸质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数据库的建设,为教学与科研提供了便利。“互联网+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将引发更为深刻的教与学的变革。”[12](P12)所以,现代化教学环境的建设是时代所需,利用大数据、计算机等新型技术手段,可以“占有最多的历史资料和信息,并快速、便捷地加以利用”。[24](P87)河北大学历史学院与超星公司等合作,积极普及现代化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科技含量,实施翻转式、交互式、讨论式课堂创新,推进虚拟仿真教学项目“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进而打造历史学一流金课。通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金课建设,不仅可以增加在校学生对历史专业知识的认知,提高对历史问题的判断能力,进而培养正确的历史观,而且通过线上分享向社会传播,提升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的广度与深度。
4.加大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知行合一素养
史学人才培养需要兼顾现实社会所需,“培养能够运用学科知识、方法去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性人才”。[7](P19)随着新文科的建设发展,不断注重其“服务社会实践的功能和价值”。[6](P34)即在高校史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坚持实践论观点,坚持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导向。河北大学历史学院积极尝试,主要通过开展文化实践、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专题调研等三方面进行实践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开展文化实践活动方面。一是开展老物件展示活动,通过对人们衣食住行多方面的老物件进行展示,加强学生对物质文化的全面认知。例如,2019年4月举办的“感悟旧书屋,致敬建国路”老物件展览互动,展示老式油灯、手表、粮布票等物件,使学生了解每一历史物件所蕴含的意义,从而激发其历史感、培养历史观。二是举行各类国学活动,如汉字拼写大赛、经典诵读比赛及莲池国学社系列活动。2018年12月举办的以“文以载道,道自家传”为主题的汉字拼写大赛,通过对古代象形字、成语拼写的比赛,可以加强中国汉字文化的传承,使学生写好方块字、做好中国人,进而培养其德育。三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2018年5月举办的以“悠悠文化月,灼灼雄安情”为主题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有利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民族情感。
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方面。构建历史学一流人才培养“三层次三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史学知识训练为目的的第一层次,以史学研究能力为目的的第二层次,以锻炼史学素养、系统思维为目的的第三层次。三个结合分别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组织实习与自主实习相结合、毕业设计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进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学院近年利用直隶总督署博物馆、耿长锁纪念馆、秦皇岛国家方志馆、清东陵等近20个实习基地开展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
实地考察调研方面。坚持“研教相济、教学相长、知行合一”原则,重视教学实习。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加大专业实习力度,历史学专业面向地方文化、突出专题特色,围绕雄安历史文化、河北红色文化、明清长城文化、“我和我的祖国”等主题实地调研,产出一批质量上乘的调研报告。在世界史人才培养中,多次赴北京、石家庄、太原、济南等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学术交流,形成了成熟的教学实习体系,力争使世界史专业成为河北省世界史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的窗口。
总之,以上诸多的探索尝试丰富了史学一流人才的培养场域,积累了史学人才培养的经验,对于史学教育和教学内容的丰富大有助益。
四、结语
融合学科优势,培育一流史学人才,是新时代高等学校历史学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各高校历史院系不仅需要变革传统的培养理念,还要在培养机制、教学模式、课程内涵等环节进行提升。在新文科政策的指导下,发挥学科融合优势,大力培养史学一流人才,需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树立创新型、复合型、致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学科融通视野下的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相关学科融合交叉,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具体实践过程中,在以本专业为基础的前提下,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加强各分支学科以及相关学科之间的融合,实现知识体系、理论方法、思维视角的转换。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贯通培养层次、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加强实践教学。总之,加强创新型、复合型、致用型人才建设,对于推动综合性大学历史学科的发展,培养出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一流史学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和地方文化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这一角度而言,史学一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意义重大,综合性大学历史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改革的探索仍需继续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