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体主义视角下的小说《流浪地球》及其电影改编

2020-12-20

关键词:联合政府流浪地球集体主义

杨 晨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5)

由郭帆执导的电影《流浪地球》自2019年春节档上映以来一直广受观众好评,票房已经突破40亿元。同时,同名原著的阅读量也急剧上升。虽然电影从筹备阶段到上映一直宣称是对于同名小说的改编,但是电影的情节与小说的情节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细读原著会发现,原著与电影之间有着一个共同的话题:集体主义。不同的是,原著中作者着重以一种讽刺的方式质疑了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而电影中导演则否定了原著对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质疑,转而以一种充满紧张与激情的方式表达了对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认同。二者之间看似矛盾,但实质上是有着共同价值观的,这种价值观最值得我们去发掘。

1 小说《流浪地球》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质疑

马克思在论述人的本质时曾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8这说明任何人都只有在一个社会网中才能够体现其作为“人”的本质存在。从这一点来讲,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不矛盾的。人的价值、人的利益可以在集体中得以体现,甚至超越之前作为个人时所能达到的限度。斯大林在1934年的一次同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谈话中曾提出:“个人和集体之间、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没有而且也不应当有不可调和的对立。不应当有这种对立,是因为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并不否认个人利益,而是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2]354-355同时,毛泽东在其著作《论十大关系》中也曾谈过关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主张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的利益。从中可见,集体主义不是对于个人价值的一种泯灭,集体主义中之所以要强调个人,是因为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及个人利益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集体能否形成并存在发展,以及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能否作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在社会中推行。从新中国成立至今,集体主义价值观已经成为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但是在《流浪地球》中作者对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产生了一种质疑。这种质疑体现在几个方面:①集体主义价值观究竟能不能成为一种被个人所认同的价值观;②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该如何得到解决;③集体的观点是否与真理具有一致性。

刘慈欣曾经把科幻当作是现代神话,在他看来神话其实也就是遥远年代中发生的现实,所以科幻虽然偏重于幻想,但也是真实的,反映的也是现实。[3]小说《流浪地球》是一部充满了科幻色彩的作品,其故事背景虽然发生在未来,但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所以这部作品也是作者刘慈欣对自己生活经验的一种表现。刘慈欣生于1963年,他的童年时代恰恰是动荡的“文化大革命”时代。在这一时期,他的父亲受政治影响被下放至山西阳泉成为一名煤矿工人,文革时期那种对于集体的狂热推崇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冲突构成了作者对于集体主义这一价值观的反思。对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反思以及对于这一动乱时期的表现不仅体现于《流浪地球》中,在刘慈欣的成名作“地球三部曲”系列中也有体现,“地球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三体》就是以“文革”的背景展开的,主人公对于这段历史的思考也是整部小说故事开始的源头。小说中作家对于两派之间的战争以及最后的双方的“双输”的描写实则暗示了他对于那段历史的反思以及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质疑。

从小说本身来看,作家采用了两种方式来表达对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质疑:一方面,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叙事,塑造了一个小说中的“我”;小说中的“我”及作家自我的文本投射,同时也是这部小说的叙事视角。在对小说叙事时序的选择上,作者采用了逆时序的方式,用回忆的方式展现了“当前”与“过去”两个时间,同时也基于这两个不同的时间而展现出两个不同的“我”。这样作者便可以用一种更为客观理性的态度去审视过去的自我和集体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矛盾冲突。例如,在小说中,作者回忆到在面临普通民众爆发的武装抗争时,自己坚定地选择了站在政府一边。“但我加入了联合政府的军队,这并非由于对政府的坚信,而是我三代前辈都有过军旅生涯,他们在我心中种下了忠诚的种子,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背叛联合政府对我来说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4]138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个人之所以选择归属一个集体并不是出于理性的思考,不是经过理性思考之后认为这一个集体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而只是从一种感性的角度出发认为自己若是背叛联合政府就等于站在了自己前辈的对立面,将背叛联合政府视作对于家族荣誉的背叛。他所认同的不是联合政府的价值观,因为在最后他也选择了跟随剩下的军人夺回控制台并交给外面的反对派,并在取得控制室后表现出了对于联合政府的极大痛恨。小说中并没有讲述主人公的立场是如何发生转变的,只是讲他作为一名军人在服从上级的命令,是他的上级最终选择了加入反对派。在小说的末尾,联合政府的官员和科学家刚刚被执行死刑之后,他们所预言的现象便发生了,这也证明了反对派的观点从头到尾都是错误的。反对派此时只能选择他们之前的对立面,组成一个新的联合政府,继续之前他们所反对所痛恨的“流浪地球”计划。这种前后巨大的转变以及其中暗含的讽刺都是通过小说主人公“我”多年之后的回忆来展现的。当下的主人公在继续“流浪”的地球上反思着自己经历的过去,过去对集体的那种非理性的狂热和暴力与此时主人公对过去的讲述及包含于讲述内的讽刺形成了小说叙事的张力,主人公一生的成长经历也带来了一种思考:既然人在选择加入一个集体的时候不一定是理性的,那么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是否还应该是一种被每个个人所认同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作者通过表现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矛盾冲突来表达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质疑。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小说中反对派和联合政府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中。科学家证明太阳将会发生的“氦闪”现象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通过“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进入一个新的恒星系,这一过程将持续千年之久。但在计划开始执行后不久,另一批人通过观察认为太阳不可能发生科学家所说的“氦闪”,因此,他们认为“流浪地球”计划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阴谋。于是,这些人迅速集合形成了反对派,并与联合政府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战争。战争的结果以联合政府的彻底失败和科学家及官员被处死而告终。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提到联合政府投降时讲到:如果战争继续进行下去,可能导致地球发动机失控并对地球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这虽然看似是在解释投降的原因,但却隐含了作者的另一个思考: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该如何得到解决。因为集体与集体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集体的利益,但双方对于各自利益的追求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双方都走向毁灭。联合政府投降之后反对派迅速判处了他们死刑并用极其残酷的方式将他们处死。正在反对派们高歌“胜利”之时,联合政府所预言的“氦闪”爆发了。小说中没有写看到“氦闪”爆发后反对派们是如何反思、如何做的,但流浪计划的继续执行说明了一切。反对派们最终成了他们所反对的那一派,成立了新的联合政府,这也是全书最具讽刺性的情节。这其中所表现的是作者的又一思考:集体的观点是否与真理具有一致性。集体的观点是否与真理具有一致性是存疑的,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冲突可能导致双方共同的毁灭,个体在加入一个集体时不一定是理性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是否应该成为一个被认可的价值观?

2 电影《流浪地球》对于集体主义的重塑

原著的作者刘慈欣在电影制作中担任监制,但在电影中,小说对于集体主义的质疑与思考没有被导演郭帆所采用。导演在原著小说的故事背景之上重塑了电影的价值观,使得集体主义价值观在电影中得到了高度的赞扬。

在电影中,导演首先消除了原著中的反对派,这一与联合政府利益相矛盾的集体,进而也消除了之后存在的战争与联合政府人员被判处死刑的情节。这一改动使得导演能够在不脱离原著的背景下更加自由地展开叙事,构建新的价值观。在电影中,联合政府是人类面临生死存亡时所结成的一种超级规模的政府组织,它不仅是地球上各个政府的集合,而且拥有超越之前各个国家政府的权力。比如它制定了以当下的价值观看来绝对不允许的法律,即未经法律的审判而剥夺个体的生命。在影片中联合政府使用其超级权力组织起超过150万人规模的救援力量,并且表现出可以不计损失的决心。这是单一的国家政府所不可能办到的,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够得以实现,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人类才得以生存。

与强调并突出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电影如:《美国队长》 《变形金刚》 《钢铁侠》 《第一滴血》等不同,影片中实施救援的方式和参与救援行动的单位始终都是以集体的方式来展现的。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联合政府的救援行动出动了庞大的力量,每一台发动机都有数个小组前去救援,影片中“饱和式救援”极为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发动机的重启以及最后对于赤道的转向发动机程序的修改始终都是一个集体的行动,包括刘启和韩朵朵及这一救援团队的努力以及后面各个国家的救援队纷纷赶来合为一个大的集体共同推动“撞针”,这些行动中表现的不是某个人的个人英雄主义行为,而是集体的付出;不是某个英雄在拯救人类,而是一个又一个小的集体在拯救人类,是人类自己组成的集体在拯救人类。

电影抛弃了原著中反对派与联合政府之间的战争,但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极其隐晦地表现了一场战争,即宇航员刘培强与超级人工智能moss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代表着具有感性思维的人类与只具有理性思维的人工智能之间的战争,也不仅仅是导演和原著作者刘慈欣对于亚瑟·克拉克的科幻小说《2001太空漫游》和库布里克根据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的致敬,同时也是表现导演对集体主义肯定的一个重要手段。影片中当发动机喷射的火焰未能点燃木星时,刘培强想到了驾驶“领航者”号空间站撞击木星以此来引爆木星。但是由于人工智能moss代表着绝对理性并且它还承载了另一种对于人类文明的重建方式,它绝不可能接受自身的毁灭。这时刘培强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个人,也是人类这个集体。从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战争来看,都是众多国家组成的联盟之间的对抗或是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军队这种高度组织化的集体之间的对抗。因此,我们可以说战争实质上是一种集体性的活动,战争中所产生的英雄则是一种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体现。“以名誉、光荣和爱国主义作为号召,最有可能影响到组成群体的每个人,而且经常可以达到使他慷慨赴死的地步。”[5]54所以,个人英雄主义及“英雄”的牺牲既是对个人的表现,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这种英雄主义的行为以及“英雄”的牺牲是对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最大认可。这种牺牲不等同于死亡,它附带着一种极高的荣誉,这种荣誉激发了集体中每一个成员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对集体的存在与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影片没有刻意强调宇航员刘培强的中国身份,而是着重强调了他从大的角度来讲是人类的一员,从小的角度来讲是家庭的一份子。从而构建起了一个最大的集体:人类,以及人类中最小却也最重要的集体:家庭。

3 小说和电影对于非理性群体意识的批判与突破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集体这种形式是有其优势所在的。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提出了一个自然状态的设想,认为形成国家之前,人类处在一种自然状态中。在这种自然状态中,每个人都享有最充分的行动自由和权利自由。虽然在这种自然状态中人类不仅是平等的而且是自由的,但是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利己本能。“于是自保之道最合理的就是先发制人,也就是用武力或机诈来控制一切他所能控制的人,直到他看到没有其他力量足以危害他为止。”[6]93这使得这种自然状态中充满了战争。人类为了保护自己而选择让渡一部分权利并订立契约结成一个集体,从而形成了国家。与之相反,洛克认为自然状态不仅不是一种充满战争的状态,反而是一种完备的自由和平等的状态。自然状态中的每个人都享有着天然的与生俱来的权利,其中最重要的是人身安全和私有财产权。但自然状态本身不能为人类的自然权利提供保障,因为“人们充当自己按键的裁判者是不合理的,自私会使人们偏袒自己和他们的朋友,而在另一方面,心地不良、感情用事和报复心理都会使他们过分地惩罚别人,结果只会发生混乱和无秩序”[7]8。为了保障人在自然状态下的权利,人们放弃了自然状态下由自己执行裁决的权利,通过社会契约的方式共同将裁决权交给一个委托人,从而组成了一个国家和政府。综上所述,组成集体是人类成长与发展的必然方式,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也理应得到尊重与推崇。那么,现实中发生的种种不合理的政治现象与小说中对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质疑是否与之相矛盾呢?小说的作者质疑的是全部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还是其中隐含的不合理成分,这是我们所必须认真辨析的。

从集体的形成历史可知,集体不等同于个体的汇集,更重要的是在集体之中集体与每个个人之间建立一种契约关系,从而保障个人与集体的权益。单纯的个体的汇集只能称之为“群体”。这种群体之中缺乏一种契约精神。处于群体中的个人无法像集体中的个人一样获得来自集体的保护,相反,这一群体以及深处其中的个人很容易受到某些非理性群体意识的伤害。由于“集体”与“群体”二者很难从表象上进行区分,这种非理性的群体意识便往往在集体主义价值观中隐藏下来甚至以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外在形式所展现,从而形成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破坏与消解。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这种非理性群体意识主要来自于两方面,首先是儒家的实用主义经验哲学。儒家文化强调“礼”的重要性,并将“礼”看作是维系国家和社会统一的重要工具。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及之后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社会的阶级性十分明确且各阶级之间是绝对不平等的。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带有平民色彩的礼治思想与专制皇权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受专制皇权的限制,只能“将礼治思想归结为是‘下愚’对‘上智’的无条件顺从”[8]。所以儒家的这种观念带来的最大弊端就是广大群众对于领导者无条件的、非理性的顺从。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中的顺应自然,以静制动及“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等观念则造就了中国人长久以来逆来顺受、缺乏反抗意识以及自我逃避的精神胜利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非理性群体意识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缺乏理性精神与质疑及反抗的勇气,将希望寄托于“明君”而不是自我。这种非理性群体意识在后来的多次政治运动中也被表现了出来,之后的“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也都对这种意识进行了表现。

原著小说虽然很难说属于“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范畴,但是从作者的成长经历及其他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非理性群体意识的批判,如小说中对于婚恋的描写。在小说中,主人公“我”与妻子加代子婚姻关系的破裂源自于加代子选择加入反对联合政府的一方,而“我”坚持留在联合政府。两个原本相爱的人因为理念的不同而分属了两个不同的且敌对的组织,这两个敌对的组织之间的战争葬送了加代子的生命,摧毁了一个家庭。这虽然是一个发生在未来的故事,但其实它所表现的是传统思想在“现代”的一种表现。传统的婚姻秉承的是双方家长的决断,奉承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父母不仅可以决定婚恋双方是否在一起,更可以决断让双方已经形成的婚姻关系破裂。这种不符合人性的婚恋观在“五四”运动之后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婚恋自主已经成了人们的共识,《婚姻法》甚至超过了《宪法》成为新中国第一部法律。小说中“我”与加代子的爱情悲剧背后实际上完全是封建婚姻的一种再现,不同之处只是故事的背景在未来,破坏婚姻的主体从封建“家长”变成了一种现代的组织,遵循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传统思想,根本上没有改变旧时代封建婚姻的本质。“我”与加代子浪漫而甜蜜的爱情和一个完整的家庭因为双方不同的观点以及这种由不同的观点而形成的两个相互对抗的组织而破裂。反抗组织选择使用暴力推翻联合政府,在这场战争中加代子失去了生命,“我”的爱情及家庭彻底走向了终结。作者有意或者无意识地用“现代”的一种政治婚姻去对接封建时代的婚姻关系,其目的是要用一种理性精神去对封建文化所形成的非理性群体意识进行艺术表现。以一种具有讽刺意义的悲剧做结尾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这种非理性群体意识的批判。用一种理性精神去反思去批判传统文化中非理性群体意识在集体主义价值观中的残存,这种方式不仅避免了将集体主义价值观做错误的批判,也是对于“五四”精神的一种继承与发扬。

不可否认的是“集体”这一形式虽然有其弊端,但是这种形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直到今天,集体的形式仍然存在于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批判其中的不合理因素时,我们也应积极探索对于不合理因素的突破。在电影中,导演对非理性群体意识进行了突破,重塑了新的集体主义价值观。非理性群体意识的弊端之一在于一个群体形成了对于一个领导者的盲目崇拜与信任,这使得整个群体的成员失去了个人的理性,使得一个群体没有形成一个比个人的理性更加全面更加合理的理性,陷入了非理性之中。所以要想突破这种非理性的弊端,关键就在于避免陷入对于某个个人的崇拜之中。在电影中,导演始终表现的是主角所在的团队而不是主角个人。我们很难得出结论说这个团队中是会开车的刘启作用更大还是修改程序试图点燃木星的李一一作用大还是说最终牺牲的航天员刘培强作用更大。因为整个计划是一个集体在努力,这个集体的成功在于每一个成员更好地发挥了自己的价值,在于这个集体中的成员真正把集体的理念融入于生命之中。以至于我们在观影结束后很难说是谁拯救了人类,只能说是这个集体,是人类拯救了自己。也如同上文提到的“饱和式救援”,哪怕会牺牲掉几十万人,但只要全球三十五亿人能够活下来,就代表着希望。

4 结 语

电影《流浪地球》最大的特点在于没有对原著小说的剧情和人物进行照搬式的改编,而是充分挖掘了小说的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念,在尊重原著小说故事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一个更为宏大的叙事。同时影片巧妙地运用了“未来”和“科幻”这两个叙事背景,将集体主义价值观以一种人类自我拯救的方式融入到整部影片之中,从而与观众形成了一种集体的共鸣。在这个过程中,影片也实现了对小说中隐藏的对于非理性群体意识的突破。

猜你喜欢

联合政府流浪地球集体主义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论中国语境下集体主义的教育意蕴
刘慈欣作品《流浪地球》首登银幕
刘慈欣《流浪地球》让外媒期待
集体主义教育:从个体出发建构共同体
刘慈欣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悲剧内核
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首发概念短片
尼泊尔毛派退出联合政府
尼泊尔22政党要建联合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