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三重维度

2020-12-20姚景谦

山东社会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艺工作者文艺生产

姚景谦

(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0-41页。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的强盛与否与国家的繁荣与否休戚相关。同时,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物质力量。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中,“文化”一语具有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双重意涵,本文则将焦点置于广义的“文化生产”之上,来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三重维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的重要论述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相关问题的重要文本依据,学术界对此已经做出了大量的研究。综合来看,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整体性研究来展开,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时代特征以及人民性这几个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是对习近平关于文化的重要论述的梳理与归纳,几乎都是从“文化”的精神层面展开论述,较少关注到“文化”的物质层面。本文则基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结合“文化”的精神与物质层面,从文化生产者的生成、文化产品的生产以及文化产品的功能这三个维度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进行总体性观照,以期对社会主义人民文化何以成为可能进行初步的思考。

一、文化产品的生产者维度:塑造扎根人民的知识阶层

知识阶层作为文化的生产者群体,他们与人民大众的关系决定着一个社会文化生产的性质。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核心要义,所以,社会主义的文化生产就必须建立在人民性之上。从文化生产者的角度来说,文化生产的人民性就是要拉近文化生产者与文化接受者的距离,这就需要塑造一个扎根于接受者的生产者群体,也就是要塑造扎根人民群众的知识阶层,这需要实现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双重路径转换。

(一)消解“精英-大众”二元对立的文化观

在观念层面消解“精英-大众”二元对立的文化观,实现精英文化观向人民文化观的转换,是知识阶层真正扎根人民群众的前提条件。

所谓的“精英-大众”二元对立的文化观是阶级社会的产物,随着工业社会的兴起而加剧了这一文化对立。在前现代社会中,“文化”一直是统治阶级的“私有物”,知识阶层作为“精英”是文化的唯一生产者,文化的接受者则限定在权贵阶层和精英群体。广大的人民群众则被建构为“群氓”或“大众”,一直被排除在文化生产过程之外。这种“精英-大众”二元对立的文化观长期以来一直在人类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直到进入以大工业为标志的现代社会,劳动阶级拥有了闲暇时间,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开始产生,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也开始觉醒。此时,“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对立则日趋明朗化。长期以来,精英主义文化观在西方世界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与此相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则打破了这一传统模式。英国的文化研究学者雷蒙·威廉斯揭示了旧有的统治阶级对文化的选择过程,更指出了所谓“文化传统”的意识形态实质。同为伯明翰学派的汤普森则着眼于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经验,将大众文化视作他们进行反抗的对象。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大众文化”向“精英文化”发起了挑战,但需要注意的是,西方语境下的“大众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资本文化”。资本掌握了文化场域中的绝对领导权,人民大众只能在资本逻辑的规制下进行文化活动。“精英-大众”的二元对立虽然看似被消解,但实则以“资本-大众”的姿态卷土重来。

真正能够破解这一二元对立陷阱的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先行者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一直都在试图破除这种精英文化观。解决的方法始于概念转换,于是,“文艺工作者”这一概念应运而生。一种称谓的转换所带来的往往是社会思潮的变化,知识阶层开始从“启蒙者身份”转向“工作者身份”。“工作者”的称谓将高高在上的知识阶层拉回到了无产阶级的阶层,实现了象征性的身份转化,作为文艺工作者的知识阶层开始了“大众化”的过程。而要想使自身和群众打成一片,文艺工作者就需要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2)《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转变感情、改造自己,实现从思想层面到身份层面的全面位移。“思想改造”缩小了知识阶层与人民大众的身份差异,使生产者获得了“工作者”身份,在观念层面和广大人民群众融为一体,真正意义上消解了“精英-大众”二元对立的文化观,确立了社会主义的人民文化观。

(二)坚持社会主义的文化领导权

实现观念转换的同时,在实践层面也呼唤文化领导权的转变。文化领导权是葛兰西提出的概念,夺取文化领导权的关键是塑造“有机知识分子”。可以从两条途径来塑造无产阶级有机知识分子:其一是对已有的知识阶层进行“改造”;其二是通过党政机关、宣传机构和教育机构培养新生代的“人民知识分子”。如果说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所进行的“概念转换”属于塑造无产阶级有机知识分子的第一条途径,那么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培养新生代知识阶层这一条路径则更具有根本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培育无产阶级有机知识分子的第二条途径进行了诸多部署。

第一,确保党对文化生产的领导地位。文化生产的宗旨是为人民创作,而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者具有共同的价值旨归。所以,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保证。以文艺为例,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机械的、僵化的,而是在文艺生产的客观规律之上进行规范和引导。党对文艺的领导既需要使党与文艺工作者互相交融,也需要重视文艺阵地的建设和管理。而实现党对文艺创作引导的重要途径是文艺批评,“文艺批评就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9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地位应当被突显,并从中国古代文论中汲取精华,并借鉴优秀的西方文论。确保了党对文艺的领导权,也就是确保了塑造无产阶级有机知识分子的基本前提。

第二,抓好新闻舆论的传播工作。网络空间如今已经是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如何在虚拟空间牢牢把握文化领导权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攻克的难题。习近平多次指出,“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4)习近平:《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2015年5月20日),收录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36页。。互联网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不同国籍、不同文化的人们被网络串联起来,势必会加快文化的交流与价值观的碰撞。同时,虚拟与现实、线上与线下的界限也愈加模糊,网络世界中的虚拟主体往往呈现出更多的攻击性与非理性,甚至虚拟主体大有取代现实主体的趋势。网络的即时性也使信息、事件的传播具有高速、直接、无判断的特点。这些新特点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大舆论场,网络的自发性、公开性、冲突性、匿名性、难控性等特点都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挑战。如何在新环境下抓好新闻舆论的话语权是无产阶级有机知识分子得以生存的重要保障。

第三,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高等教育作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一环,是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塑造无产阶级有机知识分子的前沿阵地。习近平指出,“高校抓住了、抓好了思想政治工作,就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放松了、丢弃了思想政治工作,就会迷失方向”(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7日),收录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55页。。为此,需要加强对高校的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就是要保证高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保证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思想领导,就是要牢牢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真正的无产阶级有机知识分子。

所以,在制度上始终坚持党对文化生产的领导,在意识形态上重视新闻舆论的传播工作,在教育上抓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塑造无产阶级有机知识分子的现实举措。如此一来,才有可能实现牢牢掌握住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

在文化生产者维度,通过观念层面的“概念转换”,消解了二元对立的文化观。通过实践层面的制度领导、舆论宣传和人才培养,牢牢获取了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通过文化工作者走进人民群众、坚守人民立场,全面实现了知识阶层与人民大众的有机统一。

二、文化产品的生产维度:创造属于人民的文化产品

从文化产品创作的角度来说,文化生产的人民性要求文化产品要以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为主要内容,创造真正属于人民的文化产品。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品格特质,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基本要求。

(一)文化产品要反映人民真实生活

如前文所述,社会主义的文化生产者要坚守人民立场,这反映在文化产品中就是要以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为抒写的对象与内容。其中,文艺就像一面镜子,在文化生产中最能反映人的真实生存境遇,“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8页。。社会主义文艺要求文艺创作要以反映人民心声为己任,坚持好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根本方向。人民文艺观“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7)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3-14页。。这段论述中提到了文艺的创作主体、表现主体以及接受主体,这三类主体又相互发生关系组成了文艺创作的三个环节,而人民文艺观则贯穿其中。

在文艺生产的准备环节上,要求文艺创作者要从人民中获取创作素材与灵感,要真正地走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深处,表达人民的真实心声,这样才能针对人民的需要进行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真正实现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治学。在文艺生产的传播环节,要求以人民为标尺开展文艺批评。习近平指出,对优秀文艺作品的评价标准,关键要看“是否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8)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6页。。古往今来所有流传后世的经典,无一不是对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的真实反映。在文艺生产的创作环节上,要求文艺作品要展现人民真实的生存境况。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人的集合。为此,文艺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善于观察现实中独立的个体,要描写真实的人物、实际的生活。对于丰富的生活画卷,习近平有过生动的论述,“今天,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13亿多人民正上演着波澜壮阔的活剧,国家蓬勃发展,家庭酸甜苦辣,百姓欢乐忧伤,构成了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9)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面对这些丰富的创作素材,创作者应当加以提炼、升华,这需要文艺工作者从生活中汲取营养,进行艺术的积累,进行美的发现和创造。光明的背后是黑暗,对于生活中的不尽人意,文艺工作者要坚持用光明驱散黑暗,传播正能量,向人们传递美好,让人们看到希望。

(二)文化产品要具有时代品格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文与时的关系,就像《文心雕龙》所言,“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化产品既然抒写人民真实的生活,所以必然会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首先,文艺要反映时代的风貌。白居易《与元九书》有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文艺,文艺的时代性可以从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作品中体现出来,“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10)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5页。。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指出,中国的文艺工作者“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1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纽带会将一个民族连接起来,也是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而文艺创作又是一项铸造灵魂的工程,创造者要将时代的灵魂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其次,文艺要回应时代的课题。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课题,当一个民族对时代课题做出回应之时,也是这个民族的前进之时。中国的文艺工作者要立于潮头,直面时代的崭新课题,从中发现创作的主题与灵感,从而创作出能够反映时代历史巨变的文艺作品。所以,文艺创作应该扎根中国广袤的大地,展示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中国人精彩生活的壮丽画卷。除了文艺创作,学术研究更需要直面时代课题。学术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回应时代主题、解决现实问题,现实性与时代性是学术创新的基础。为此,学术科研必须立足于中国现实,构建属于中国的话语体系,提出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观点,努力让中国话语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更强大的影响力。

(三)文化产品要体现中国气质

中国的文化产品需要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质,也就是要彰显出中国气质,而中国气质主要分为当代中国精神和传统中国底蕴这两部分。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通过美的形式,唤起人们内心的善与真。这就需要文艺生产能够“原道”,也就是文以载道,这里的“道”就是中国文化。当代的中国文化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大部分构成的,而贯穿于这三大组成部分的则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当代中国文化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主题。习近平指出,“我们当代文艺更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1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4页。。为此,文艺创作中需要英雄的出场,因为英雄的形象正是爱国主义人格化最直接的表现。所以,文艺工作者应当浓墨重彩地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一段段英雄故事在华夏大地上能够世世代代被歌颂。这里的英雄除了包括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人民之中的平凡英雄也应被铭记。文化生产的中国气质除了要体现爱国主义之外,还要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在文艺创作中,就是要具备中国古典美学的气韵与意境。习近平说过,“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1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6页。。所以,文艺工作者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综上所述,创作真正属于人民的文化产品就需要做到反映人民大众的真实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品格,以及富有浓厚的中国气质。

三、文化产品的功能维度:明确文化产品的价值导向

从文化功能的角度来说,文化生产的人民性要求文化产品要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明确价值导向的前提是破除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的虚假景观,核心是实现文化产品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有机统一,现实举措是规范新媒介下的文化产业。

(一)破除拜物教的虚假景观

按照马克思的论述,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商品的货币形式取代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取代,商品拜物教就形成了。当人类进入后工业社会,影像等传播媒介迅速发展,日常生活呈现出审美化的趋势,物与物的关系又被景观的关系所取代。于是,以景观拜物教为标志的消费社会正式形成,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文化与资本的结盟。以文艺生产为例,在消费文化的驱使下,大量快餐式的文艺作品涌入市场,拒绝崇高、消解意义成了文艺创作者的价值追求。而市场的销售份额似乎是衡量文艺作品的主要标尺,作品成为创作者赚取金钱的工具,抒情言志、抒写世界与人民变得不再重要。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的实际发展状况,习近平指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1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9页。。而当前文艺最大的问题就是浮躁,“文艺要赢得人民认可,花拳绣腿不行,投机取巧不行,沽名钓誉不行,自我炒作不行,‘大花轿,人抬人’也不行”(15)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0页。。所以,精品的文艺作品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而文艺工作者只有笃定恒心、倾注心血,孜孜以求、精益求精,才能创作出经得住历史打磨的文艺作品。

(二)实现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有机统一

文化产品作为一种商品,自然会收到价值规律的影响。但是,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文化产品,绝不能够被资本所俘获,沦为市场的奴隶。在社会主义文化生产体系中,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永远都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1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0页。。从文艺生产的角度来说,文艺工作者要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拒绝被市场所奴役,不为追求一时的名利而向市场和资本低头,拒绝炫富竞奢的浮夸、低俗媚俗的炒作和见利忘义的陋行,守住作为艺术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追求真善美是文艺创作不变的原则,而能否将生活转化为艺术,审美的形式与情感的凝练至关重要。文艺工作者应当在创作中反映生活的本质,并通过艺术的形式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同时带来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震撼。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坚守文艺的独立价值,拒绝媚俗。习近平指出,文艺工作者要“遵循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牢记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正确把握艺术个性和社会道德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肃认真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17)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文艺工作者需要稳住心神、耐住寂寞。

(三)规范新媒介下的文化产业

以文艺为例,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媒介时代的到来,各种各样的文艺类型也应运而生,文艺观念和创作实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涌现出一大批新的文艺群体,比如学生作家、网络写手、草根歌手、平台主播等。对于这些新兴群体,应该进行有效地管理和规范,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进行理论武装,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此外,还要大力发挥新兴媒介对文艺创作与传播的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新兴媒介的急速发展,文艺作品的传播方式也日渐多样化,如何在其中保持社会主义文艺的底色,如何通过新兴媒介生产出优秀的人民文艺是需要我们共同思考的。同时,应当看到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显得愈加重要。我们必须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对此,习近平指出,要“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实施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增加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18)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关于中央政治局工作的报告》(2016年10月24日),收录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91-192页。。这里说明了利用新技术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不仅在内容上实现文化创新,在形式与媒介上也要实现创新。

通过对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虚假景观的破除、文化产品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有机统一以及对新媒介下文化产业的引导与规范,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价值导向可得以保证。

四、结语:文化生产三重维度的辩证关系

文化的力量既是显性的,也是隐性的。繁荣的文化市场能带动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创新的文化产业能够让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优秀的文化能够成为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为民族的复兴注入精神与灵魂。而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是当代中国人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保障。

对于新时代的文化生产来说,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是最基本的环节,文化生产者的思想与观念决定着文化产品的具体内容与价值导向。也就是说,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决定者文化产品的生产与功能,是文化生产环节的第一主体。而文化产品则是文化生产过程的核心,文化产品的生产创作与文化产品的价值功能则是一体两面的关系,都囊括在“文化生产”的过程之中。只有形成了与人民大众融合统一的文化生产者、生产出真正属于人民的文化产品、确保了正确的文化价值导向,才能够使人民文化成为可能,才能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呈现出繁荣景象。

猜你喜欢

文艺工作者文艺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1942,文艺之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文艺范
习近平给文艺工作者提出4 点希望
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为湛江文艺工作者“开课”
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深远意义
文艺工作者要做灵魂工程师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