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2020-12-20张广珍
张广珍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中医院疼痛科,青海 海东 810500)
疼痛科是医院新兴科室之一,主要是通过对患者躯体疼痛部位以及疼痛程度的分析,给予针对性的止痛对症干预,包括微创介入、神经阻滞、镇痛药物干预以及小针刀治疗等等。但是受到疼痛科疾病病情复杂以及治疗方式多样化等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临床护理工作的难度,导致安全性事故的出现[1]。近年来,相关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医患关系不容乐观,患者对于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安全,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本文针对疼痛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展开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对疼痛科43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分析。其中男性患者256例,女性患者174例;年龄17~82岁,平均(50.22±5.00)岁;患病类型包括颈椎病、肿瘤、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痛风、肩周炎、带状疱疹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等。
1.2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软件完成统计,P<0.05,提示组间差异显著。
2 结 果
通过对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发现430例患者中一共出现7例不良护理事件,其发生率为1.63%。具体包括3例跌倒事件、2例晕厥事件、1例漏服药事件和1例导管滑脱事件。跌倒、晕厥、漏服药以及导管滑脱的发生率分别为0.70%、0.47%、0.23%和0.23%。对比来看,跌倒事件的发生率最高,应该引起重视。
3 讨 论
3.1 疼痛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
综合分析来看,疼痛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主要包括跌倒、用药安全、自控镇痛泵等方面。(1)其中跌倒问题的出现,一般发生在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群体中,主要是指患者在失去正常姿势的情况下,自主跌落到地面上的行为。究其原因,主要与老年患者自身器官功能减退有着直接的关系,受到行动迟缓、感觉迟钝、住院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加上疾病原因,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跌倒事故的风险进一步增加。(2)用药安全是疼痛科住院患者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疼痛科使用的药物除了基础的口服药物之外,还涉及到局部麻醉药物、抗抑郁药物以及阿片类药物等多个种类。考虑到疼痛科住院患者的年龄普遍偏高,受到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以及视力不佳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忘服、漏服、错服及多服药等安全事故的出现。(3)自控镇痛泵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维持患者的血药浓度,同时发挥相应的镇痛效果。但是具体应用过程中,收到患者出汗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胶布固定发生脱落,造成硬膜外导管意外脱出的问题。
3.2 疼痛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对策
3.2.1 跌倒问题的预防
针对疼痛科住院患者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跌倒问题,要求护理人员综合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视力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跌倒病史,同时明确患者是否存在活动障碍或者肢体偏瘫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了解患者的跌倒危险。在此基础上,对于高危险患者,要求增加预防跌倒的安全警示,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强化对患者的陪护。对于无家属陪护的患者,需要提前进行沟通,向患者家属说明情况,以此来规避医疗纠纷问题。
3.2.2 用药安全管理
在疼痛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强化用药安全管理十分必要。要求对患者展开基础的健康宣教工作,通过强化用药安全意识教育力度的方式,使患者可以认识到安全用药的重要性。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用药管理护理计划。对于有自理能力的患者,要求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服药;对于无自理能力或者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要求严格执行服药到口的原则。用药后,需要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问题。
3.2.3 自控镇痛泵护理
在具体的护理管理工作中,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预留出一定长度的导管,同时注意妥善落实导管固定工作,这样可以在方便患者活动的基础上,降低导管意外脱离的发生率。此外,自控镇痛泵干预期间,要求密切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问题,每间隔4h记录一次患者的血压值,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强化巡视,注意导管是否出现脱落或者折叠等情况,关注患者需求。
综上所述,在疼痛科住院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综合分析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强化基础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规范护理操作行为,加强病房巡视,对于保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提升护理安全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