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高阳纺织业研究回眸与前瞻

2020-12-20张智超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阳纺织业商会

张智超

(河北大学 历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20 世纪初,高阳纺织业开始了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在商人精英和商会的指引下发展成为近代乡村工业的翘楚。在20 世纪30 年代就受到了方显廷、吴知等学者的瞩目,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成果倍出①其中代表性的成果:如吴知:《乡村织布工业的一个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年版;方显廷:《中国之棉纺织业》,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陈启天:《(九)高阳宝坻棉织业的衰落》,《汗血月刊》,1936 年第8 卷第6 期;林分:《河北省高阳县布业衰落及挽救方策》,《众志月刊》,1935 年第2卷第4 期等。,一时研究高阳纺织业的兴衰原因与出路成为热潮。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学术界对高阳纺织业的研究主要有两条路径。第一条路径是主攻经济史或社会史的学者在涉及手工业、乡村工业、乡村史等领域时,大多提及高阳早期织布业。论著方面有严中平著《中国棉纺织史稿》②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年版。、赵冈著《中国棉业史》③赵冈:《中国棉业史》,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77 年版。、丛翰香著《近代冀鲁豫乡村》④丛翰香:《近代冀鲁豫乡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年版。、王翔著《中国近代手工业的经济学考察》⑤王翔:《中国近代手工业的经济学考察》,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年版。、彭南生著《半工业化——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⑥彭南生:《工业化: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7 年版。。专题论文包括史建云、慈鸿飞、夏明方、王庆成等学者的专题论文。⑦代表性专题论文有:史建云:《论近代农村手工业的兴衰问题》,《近代史研究》,1996 年第3 期;慈鸿飞:《二十世纪前期华北地区的农村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中国社会科学》,1998 年第1 期;夏明方:《发展的幻象——近代华北农村农户收入状况与农民生活水平辨析》,《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3 期;王庆成:《晚清华北的集市和集市圈》,《近代史研究》,2004 年第4 期等。第二条路径是研究对象以高阳纺织业为核心展开,论著主要有日本学者顾琳的《中国的经济革命——二十世纪的乡村工业》⑧(日)顾琳:《中国的经济革命——二十世纪的乡村工业》,王玉茹、张玮、李进霞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冯小红的《高阳纺织业发展百年历程与乡村社会变迁》⑨冯小红:《高阳纺织业发展百年历程与乡村社会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年版。。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史料的丰富、西方社会学、经济学理论的引入以及研究范式的转化,学界开始从商会史、区域社会史、经济模式等视角下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着重拟对改革开放以来高阳纺织业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梳理,以期对相关论题研究有所裨益。

一、高阳纺织业发展历程、兴衰原因、城乡关系研究

1.关于发展历程研究

在20 世纪30 年代,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学者专家对高阳纺织业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成果颇丰。在发展历程方面,吴知的《乡村织布工业的一个研究》一书,论述了织布区的兴起背景与制度沿革、商人雇主、织布工人、制造与成本、原料与出品、衰落及对改革的建议等方面,通过调查绘制大量的图表数据,量化分析了高阳织布业自晚清新政到30 年代的发展基本概况,史料价值极高,为后辈学人的研究积累了可观的数据资料和深耕的空间。①吴知:《乡村织布工业的一个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年版,第1-5 页。

高河著有《高阳织布业概述》,论述了全面抗战爆发前高阳织布业组织活动状况、资本与金融的运作、原料的来源与采购、产品的经销实情、织布工人的生存境遇等具体的面相。②高河:《高阳织布业概述》,《保定文史资料选辑》(二),1985 年版,第164-181 页。学者丁世洵拓宽了研究时段,将高阳布业研究延长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接续探究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高阳织布业的发展状况,与往研究不同的是强调微观个案分析,“眼光向下”观察个体织布厂、工人,从侧面丰富了吴知的实证研究。③丁世洵:《一九三四至一九四九年的高阳布业》,《南开学报》,1981 年第1 期。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高阳织布业的解读,除了对其基本概况注目以外,往往运用新的理论方法再审视。刘佛丁、陈争平以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为断限,分析了三个长时段中高阳织布业的发展兴衰与反思。④刘佛丁、陈争平:《高阳织布业的历史和现状》,《河北学刊》,1984 年第6 期。河北大学地方史研究室、政协高阳县委员会编著的《高阳织布业简史》,学者走向田野与社会,深入走访近代高阳的商号、织染工人等,通过个案分析研究高阳织布业中的布线庄、印染业、商会等组织。⑤河北大学地方史研究室、政协高阳县委员会编著:《高阳织布业简史》,石家庄:河北文史书店,1987 年版,第1-5 页。

赵志龙细致梳理出一个高阳纺织业百年历史的清晰脉络:家庭生产的发展与区域纺织中心的建立(1880—1937)、农村纺织业的衰落和复苏(1937—1949)、家庭纺织生产的国有化(1949—1980)、家庭生产的复兴与纺织中心的重建(1980—2005)。通过对相关档案文献的梳理,并结合前辈学人的田野调查,细致论析了高阳纺织业的百年嬗变。⑥赵志龙:《高阳纺织业的变迁轨迹:1880—2005》,《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 年第2 期。日本学者顾琳著《中国的经济革命——二十世纪的乡村工业》一书,分别从三个不连续的阶段回溯了高阳纺织业的百年历程,指出高阳乡村工业模式是与中国的社会变革和全球化的工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表现在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和经营模式、所有制模式的不断变革。⑦(日)顾琳:《中国的经济革命——二十世纪的乡村工业》,王玉茹、张玮、李进霞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3-4 页。另一位日本学者森时彦运用大量的数据材料,量化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日资纱厂与高阳织布业的关系,探讨日资纱厂对农民生活及乡村织布业发展与衰落产生的冲击。日本纺织资本企业因应国际市场环境的激烈变化,调整战略布局。对于中国本土纺织业企业的迅猛壮大,日企通过直接对华设厂,采取一种以退为进的动机策略。日资纱厂在中国不断站稳脚跟,使得中国棉纺织业进行了大规模重组,重组后反过来对日资纱厂形成制衡。⑧(日)森时彦:《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中国的日资纱厂与高阳织布业》,《近代史研究》,2011 年第4 期。苏志平、刘忠军则主要论析改革开放前后高阳织布业的概况并对织布业的未来愿景,提出了向好的展望。⑨苏志平:《高阳县土织业展望》,《商业经济研究》,1984 年第6 期;刘忠军:《高阳县大布专业市场综合调查报告》,《北京商学院学报》,1984 年第3 期。宋美云辑录了反映高阳土布业发展概况档案资料,认为可以充分利用天津商会档案资料,发掘高阳织布业迄今不为人知的视角和内容。⑩宋美云:《高阳土布档案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近代史资料总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年版,第75-94 页。

2.关于兴衰原因研究

高阳纺织业兴衰演变方面,高阳纺织业在20世纪上半叶历经三起三落,其衰败交替原因是学界研究探讨的焦点,近代多数学者从内部变革和外部环境两重维度进行分析。冯小红、纪兴对高阳织布业兴盛发展的原因发表了独具特色的见解,认为高阳织布业兴起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的因素,独特的人文精神才是其兴起和发展的根因所在。①冯小红、纪兴:《人文精神与区域经济近代化——以近代河北高阳织布业的发展为例》,《河北学刊》,2006 年第1 期。相关学者等对手工业、乡村工业、棉纺织业的各自研究中,述及了高阳纺织业的发展等相关问题。②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版;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年版;赵冈:《中国棉业史》,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77 年版;彭南生:《工业化: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7 年版;史建云:《论近代中国农村手工业的兴衰问题》,《近代史研究》,1996 年第3 期。

3.关于城乡关系研究

在城乡关系研究方面,关于高阳纺织业与周边城市的经济互动、对比研究,近年学人研究成果初现。孟玲洲从城乡关系的视角,依托天津、高阳城乡良性互动关系来探析乡村工业的变迁。指出天津拥有先进的纺织技术和充足的棉纱,高阳可以依赖天津的区位优势,完成“技术革命”和“原料革命”,天津拥有宏大密集的市场网络,通过银行、商号等金融服务可以构建起产销体系,使得高阳纺织业繁盛。③孟玲洲:《城乡关系变动与乡村工业变迁——以近代天津与高阳织布业的发展为例》,《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3 期。杨学新、王晶从城乡互动的视域下探讨高阳与天津城乡互动合作,提出“天津—高阳”模式,天津在向高阳输出技术、市场等近代因素的同时,发展壮大的高阳织布业又为天津的相关行业带来了商机,天津与高阳形成了一种新型城乡互动范式。④杨学新、王晶:《近代城乡互动发展范式研究——“天津—高阳”为例》,《兰州学刊》,2015 年第12 期。靳志雄指出正定与高阳同处华北平原,且距离相近,按常理人文地理环境并无二致,但在棉业发展方面却呈现截然不同的特点:高阳以棉纺织业为中心,形成了以周边乡镇为主的高阳纺织区,而正定发展以植棉业为中心,并未实现集群效应。作者从自然人文环境、历届政府政策诱导、商会的推动、利益的追逐等方面对其发展路径各异给予充分的阐释。⑤靳志雄:《不同路径的选择与强化——近代正定与高阳棉业对比研究(清末—1937 年)》,硕士学位论文,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年。

二、高阳商会研究

改革开放至今,学界目前对高阳商会的研究成果显著,以冯小红、顾琳、李京龙等学者为代表,从商会史、社会史的视角引入,丰富拓展了研究路径。关于高阳商会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多数学者认为高阳商会无疑会推动高阳织布业发展。冯小红利用天津商会档案,还原了高阳商会整体的发展历程,并将其置于文化权力网络中,研究其组织行为特征。认为高阳商会在组织运行上体现了民主性原则,这使商会形成了强大的生命力。⑥冯小红:《高阳纺织业发展百年历程与乡村社会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年版,第294 页。冯小红指出高阳商会最突出的作用还是在工商业领域,极大地推动了高阳织布业的稳定发展,有利于乡村工业近代化进程,对其他区域具有示范性作用。⑦冯小红:《试论高阳商会与高阳织布业》,《社会科学论坛》,2001 年第6 期。任会来、路秀平认为,高阳商会对纺织业的推动作用涵盖四个方面:促进织布业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品牌意识,开拓市场;维护商户利益;培养专业性人才。⑧任会来、路秀平:《县域经济发展中商会个案研究——以高阳商会为例》,《商场现代化》,2008 年第30 期。李小东认为地方精英以商会为组织纽带,为高阳织布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并从商会组织网络的层面考察高阳与京津之间的互动,形成了事实上的京津冀商会互动圈。⑨李小东:《20 世纪初期高阳商会互动圈的建构——基于京津冀一体化视角的考察》,《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年第3 期。

高阳商会对高阳织布业乃至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在学界形成了共识。大多数学者从资金技术、市场、管理制度、人才资源、品牌效应、政府性减税等方面进行具体探讨。日本学者顾琳则从商业技术教育、政府税收、推销高阳模式等方面来阐释,创新性地提出“集体制度”概念,考察了商会成员积极建立集体制度以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①(日)顾琳:《中国的经济革命——二十世纪的乡村工业》,王玉茹、张玮、李进霞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261-266 页。李京龙认为,高阳商会在扩大市场网络、促进织布业技术升级、保护商民利益等方面,高阳商会功不可没。②李京龙:《高阳商会与近代高阳纺织业的兴盛》,《保定学院学报》,2004 年第1 期。李小东指出高阳商会与政府税收部门周旋,在外压内困的境地下为高阳布业发展谋求生存的空间。③李小东:《夹缝中求发展:高阳商会与土布运销》,《近代史学刊》,2017 年第1 期。并运用社会学结构——功能理论,研究高阳商会的社会属性、角色定位、组织结构等。④李小东:《高阳商会与近代高阳织布业研究(1906-1937)》,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年,第8-9 页。

三、高阳纺织业发展模式、乡村工业化、制度设计研究

1.关于乡村工业化与发展模式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理论的盛行、社会史和新文化史的兴起,学术界对高阳织布的研究发生了显著转向。学者开始关注以纺织业为核心的乡村工业化、发展模式、制度构建,探讨其在20世纪如何构建全国性的市场网络、如何组织企业等焦点问题。论证传统经营实践和工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强调早期乡村工业化实践的重要性及其与当代乡镇企业发展之间的联系。日本学者顾琳从企业家个体、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产业组织的视角入手,提出城市大工业发展最终将被乡村工业化模式所替代,高阳的纺织业实践可以作为乡村工业增长的范例,并总结了中国乡村工业的典型生产模式——“高阳模式”,认为高阳模式的成功案例,折射着中国“经济奇迹”的法门。⑤(日)顾琳:《中国的经济革命——二十世纪的乡村工业》,王玉茹、张玮、李进霞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 页。冯小红再次诠释“高阳模式”,认为是一种以大城市为依托,以农村为基地,以改造传统产业为出发点,以家庭工业和小工厂起步,以培养新型工商人才为持续动力,面向市场的区域专业化的乡村工业化模式。从晚清至七七事变前,高阳纺织业是中国乡村工业化典范之一。⑥冯小红:《高阳模式:中国近代乡村工业化的模式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 年第4 期。在乡村工业化方面,冯小红认为高阳个案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从乡村农民生活的角度阐释了乡村工业化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无论是近代还是当代,在高阳农民追求乡村现代化历程中,农民依靠农业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只有乡村工业才能使农民富裕起来。另外冯小红提出学界已有研究过高的估计乡村工业的地位,认为中国可以避免城市大工业的道路,提出城市大工业和农村工业发展并行不悖,乡村工业有着自身发展的运行逻辑。⑦冯小红:《高阳纺织业发展百年历程与乡村社会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年版,第334-342 页。彭南生创新性地提出“半工业化”,描述近代中国高阳织布业的发展进程。提出“半工业化”是传统手工业与机器工业之间的一种动态现象,是大机器工业产生并逐步发展后,传统手工业寻求自身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应对方式。民间组织和地方能人在乡村近代化的浪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⑧彭南生:《论近代中国乡村“半工业化”的兴衰——以华北乡村手工织布业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7 期。赵志龙提出理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受中国农村资源禀赋影响下的农户,小农逐渐把自身比较优势与工业化进程相结合,农户与产业区并重,宏观与微观双管齐下,透视高阳县的农村工业化。⑨赵志龙:《农户与集群:高阳纺织业形态及其演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 年第5 期。

2.关于制度设计研究

早在1930 年代,学者就对高阳织布业内部制度模式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其成果十分显著。吴知则从宏观视角着眼,引入布赫卡尔工业制度的分类,论述近代高阳工业制度错综复杂的演变轨迹,认为制度变迁是渐进性的而非骤然的,有时两种制度还富于伸缩性和变通性。⑩吴知:《从一般工产制度的演进观察高阳的织布工业》,《政治经济学报》,1934 年第3 卷第1 期。方显廷通过田野调查、口述等多种途径,结合数据和图表等量化研究,对商人雇主制度下的工业体系、工业组织、金融商业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并对织布区未来的工业制度提出了自己的制度设想,颇具启发意义,成为近代学人研究织布业的第一手史料。①方显廷:《华北乡村织布工业与商人雇主制度》,《政治经济学报》,1935 年第3 卷第4 期。高宝华以高阳织布区包买制的兴衰历程为例,探寻包买制的兴衰。对与影响包买制的因素如机纱铁轮机的采用、高阳商会等外力推动、市场需求状况等进行了细致的解答。②高宝华:《我国近代手工业中包买制的兴衰探微——以高阳手织布区兴衰历程为例》,《山东社会科学》,2007 年第7 期。

四、高阳纺织业研究的省思与前瞻

改革开放40 余年来,高阳纺织业研究可谓日新月异,成果显著,但笔者认为在研究视野、问题意识、资料的收集运用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深耕突破的空间。

从宏观视野来看,目前学界对高阳纺织业的研究拘囿于高阳商会、织布业概况等角度,缺乏宏大的视野和多面的路径。高阳商会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商会创立阶段,针对商会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变迁研究甚少。笔者认为未来可以从企业、人物个案研究、高阳织布区内的社会文化和生活等视域着眼。高阳能人群体作用和个案分析研究凤毛麟角,出类拔萃者通过出任天津商会、保定商会、全国商会联合会的重要职务,保护商民利益,宣传布业品牌等,极大地促进了织布业的发展壮大。人物史、企业史的研究无疑会使高阳纺织业研究更加丰富立体。

从研究时段看,高阳纺织业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段:第一时段1908—1937 年、第二时段1937—1945 年、第三时段1945 年至今。我们发现学界对于第一时段高阳纺织业发展的第一个时期研究众多,对于抗战沦陷时期的纺织业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专题研究甚少,前重后轻十分突出。另外学界相关研究多从经济史入手,分析高阳织布业的经济模式、自身特征等,缺少社会史的宏观关怀。有学者认为乡村工业化的研究进入了瓶颈,更多的是共时性研究或者是横断面,大多缺失历时性的考察研究。③李培林、孙立平、王铭铭:《20 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社会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206 页。诚然,学界之前长期关注如费孝通开弦弓村为代表的经典个案的研讨,缺乏对典型乡村工业化进行合理化的诠释。高阳作为乡村工业化的典范,正可以从社会史的视角入手,运用法国年鉴学派“长时段” “整体史”的研究路径进行分析,展示华北区域的独特面相。

从清季民初到国家解放时期,高阳织布业堪称乡村工业发展的典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纺织业兴盛的背后必然产生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独特的社会意识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博古通今,高阳纺织业至今仍作为当地的龙头支柱产业,产品畅行海内外,可见其独特的文化反作用力之强。随着新文化史的勃兴,笔者不禁发出高阳纺织业独特的织布文化有哪些,人文风貌是如何与织布业相交织在一起的,诸如此类之问,需要结合相关史料,进行深入研究。

目前学界在纺织业微观性研究还有进一步拓展的余地。纵览高阳商会研究数量不多,并且存在重复性,诚然可能拘囿于史料。“倒放电影”、观点先行的问题较突出。多数学者都对高阳商会促进织布业发展持肯定态度,尚缺更为翔实的史料史实加以论证。高阳纺织业由传统向近代转型中,天津、保定等大城市在技术、市场、管理、教育等方面给予了莫大的支持,大城市自身也获得利益,可谓两全其美。因此,在城乡关系上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在区域对比研究方面,在华北广袤的平原上,除高阳纺织区以纺织业外,河北的定县、天津的宝坻、山东的潍县都在一定程度上经营织布业。何以高阳纺织业闻名遐迩,其他区域声望相比较弱?都位于华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大体一致,为何有如此差异?笔者所见相关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少,诸如此类的研究成果还不甚突出。

在史料方面,研究高阳织布业史料主要是20 世纪30 年代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调查资料,新中国成立后汇编的文史资料,高阳县等纺织区地方县志,天津商会、保定商会史料汇编,学界目前研究来看显得过于单薄,同时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河北省档案馆、天津市档案馆还有一些未刊档案史料没有被挖掘。目前学界研究从时段来讲,多集中于清季民初至抗战全面爆发这一时段,对于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当代史的研究尚付之阙如。

综合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在多学科交叉互动频繁,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研究手段和理论方法的引入,高阳纺织业研究成果显著。在纺织业发展历程、兴衰原因、城乡关系等基本问题上,研究不断深化。在高阳商会、发展模式、乡村工业化、制度设计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展现了高阳独特的发展面相,推进了纺织业的相关研究。但是随着研究视野的展开、史学范式的不断转化、档案资源的不断优化,学者还有进一步深耕推进的空间,这对纺织业的研究将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高阳纺织业商会
他笑了
纺织业两人入围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
丹东纺织业新引擎
扬中华商会十年成其大而强
蒙面枪神之战
中国西班牙商会
中国纺织业对外投资版图
纺织业觅路
有绯色花瓣掉落少年心田
讨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