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临床护理
2020-12-20刘蕾
刘 蕾
(华中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大血管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现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重症心脏病外科手术患者30例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护理措施展开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本次研究对象30例患者中,男女性患者分别为18和12例,患者的年龄均数在52.5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脏瓣膜病变开展不同的手术治疗。并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
1.2 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2.1.1 改善患者心功能
开展手术之前几日对患者体重情况每日记录,在空腹下进行,同时对患者24小时尿量情况进行记录。如果患者为Ⅳ级心功能,严格记录起24小时出入量,确保患者达到在4.5~5.0 mmol/L[2]的血钾水平。嘱咐患者多吃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对盐的摄入量进行严格控制。患者拔管之前,首先进行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 mg,避免患者发生喉头水肿问题,嘱咐患者加深呼吸,并进行轻度的咳嗽,将痰液顺利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监测患者的SaO2与PaO2,同时严格观察患者的氧合指数情况,有不良情况出现时,迅速地将患者情况报告医生,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应对,视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第二次气管插管。
1.2.2.2 保持患者引流畅通
术后患者应当持续保持低负压纵膈及心包引流,确保渗出液顺利的排出体外。详细的观察患者的引流液的具体情况,包括量的多少以及其颜色变化和性质特征等,并详细的做好记录,对患者术后出血情况进行严密观察,以免引流不利堵塞心包,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1.2.2.3 预防心律失常
严密监测患者的心律与心电波,并定期检查患者的电解质情况。倘若患者有心律失常情况出现,及时的对患者进行补钾。确保患者处于4.5~5.5 mmol/L血钾水平,并且确保起搏器能够持续稳定的工作。倘若遇到患者手术开展阶段以及术后有心率减慢等情况的出现,应当把心率控制在90~100次/min的范围,并备好除颤器,治疗实施阶段患者有室颤问题发生必须要积极地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并严格的控制好患者的血糖。
1.2.2.4 相关营养护理
术前患者一般营养状况不佳,手术结束之后,患者身体代谢状态,表现为高分解特征,所以此时应当嘱咐患者,多食用营养高,易消化的食物。为了保证患者术后营养需求,应当确保其每日达到30~40 kcal/kg的能量需求,如果患者采用呼吸机进行治疗,在患者手术结束之后的24 h,通过鼻饲进行营养补充,确保患者的能量需求。
1.2.2.5 心功能相关康复锻炼
术后患者应当保持卧床休息,经过一段时间恢复与修养之后,身体状况平稳之后,再开展适当的锻炼工作。术后二日,还理人员嘱咐患者开展深呼吸锻炼,并进行适当咳嗽,将痰液及时的排除,并对患者给予帮助。术后三日,倘若患者具备一定体力,协助患者进行下床动作,坐在床边10~30 min,根据自身条件,开展肢体适当运动,第四日,让患者下床活动,可以进行适当的室内行走,一开始要以最小的运动量开展,慢慢的提升难度,寻循序渐进进行锻炼。
1.3 观察指标
对本次纳选的30例患者治疗情况,已经并发症和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此次纳选的3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同时有1例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还有1例患者发生明显的呼吸功能不全问题,2例患者质量过程中发生肾功能不全,1例患者行气管插管术,并有1例患者出现伤口不良愈合问题。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后达到了23.3%的并发症发生率。(66.0±2.4)d是患者平均的住院时间,有3例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发生死亡,达到10.0%的死亡率,造成1例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是由于患者身体多器官功能衰竭所导致,同时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心脏骤停,随经抢救但未能恢复,还有1例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难以有效心脏复跳而发生死亡。
3 讨 论
通过对患者加强心功能监控,做好相应的维护工作,充分监护患者的循环状态,并对患者提供有效的呼吸道护理,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并对患者术后开展相应的心功能锻炼与康复,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保证患者早日康复,降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进行大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