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缅鲥鱼的合作研究

2020-12-20邵乃麟徐钢春胡光春高建操聂志娟李全杰

科学养鱼 2020年3期
关键词:鲥鱼规格缅甸

邵乃麟 徐钢春 胡光春 高建操 聂志娟 李全杰 孙 毅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081;2.安徽长江渔歌渔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芜湖 238300)

缅甸鲥又称孟加拉鲥、印度鲥,学名(Tenualosa ilisha),属鲱形总目、鲱形目、鲱科的鲥属。其同绝迹20多年的中国鲥(Tenualosa reevesii)外形相近、肉质相媲美,且同属于鲥属,是仅存的鲥属洄游性鱼类,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和学术价值。

缅甸除6-9月的禁渔期外,常年捕捞鲥鱼作为渔民重要的收入来源,每年我国和孟加拉国从缅甸进口大量的野生缅甸鲥。但随着对野生资源的过度捕捞,每年的野生鲥鱼产量呈现逐级下降,鲥鱼的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自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来,中缅合作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这样的国际友好合作背景下,中方利用自身技术结合缅方政府力量和民间渔企资源,共同进行鲥鱼物种的保护和开发成为一种新的合作途径,将为洄游性鱼类跨国科研合作的研究做出重要参考。

一、资源调查

1.洄游调查

缅甸鲥主要分布在波斯湾之孟加拉的北孟加拉洋,包括孟加拉东海岸和西海岸以及缅甸沿海,每年春夏之交准时从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海域洄游到缅甸入海口区域的伊诺瓦底江各大分支河流进行产卵生息,待鱼苗长大后再游回大海中继续生长。

2.捕捞调查

2018年,缅甸每月两次潮水,月初小潮5-12日,月中无潮,月末大潮19-26日。潮水期间,每日早晚各一潮,间隔12小时每天延后半小时,涨潮前半小时,下网半小时后至1小时内收网,随后依据捕捞情况可结束或继续多次下网。伊诺瓦底江全年不禁捕,江边近岸区多以1指宽的小眼流刺网捕捞,浮漂与水下刺网间隔2~5米,渔获多为规格0.5千克以下的鲥鱼;江心深水区多以3指宽的大眼流刺网捕捞,浮漂与水下刺网间隔8~10米,渔获主要以规格0.5千克以上的缅甸鲥为主。海上捕捞主要在6-9月的禁捕期外开捕,多以3指宽的拖网密集捕捞,9-12月渔获以规格1.5千克以上的鲥鱼为主,12月-次年5月多以规格1.5千克以下的鲥鱼为主。

3.产销调查

根据缅甸最大的鲥鱼收购商提供的统计资料看,近几年的鲥鱼产量呈现逐年下降,2016年总产量约4000吨、2017年总产量3200吨、2018年总产量1200吨,由此可见鲥鱼产量和资源保有量呈现快速下降趋势。缅甸鲥现有的销售总体呈供不应求的状态,规格在0.8千克以下的鲥鱼更受缅甸国内市场欢迎;孟加拉主要从缅甸进口规格在0.8~1千克的鲥鱼,常年供不应求;中国主要进口规格在1~1.5千克的鲥鱼。从中国国内最大的鲥鱼经销商给出的统计资料看,国内主要的消费城市主要集中在江浙沪长江三角洲一带,广东和北京也有少量消费。

二、资源保护

1.亲本采集

缅甸鲥亲本的采集时间主要集中在大潮时段。由于鲥鱼出水即死的特性,亲本采集需要随渔民上船,现场采集流刺网捕捞出水的鲜活鲥鱼。选择亲本时,轻压鱼腹,以肛门出现白色精液且遇水则散为成熟雄鱼或自然掉卵不粘块为成熟雌鱼。先用放有江水的圆桶暂养,顺时针搅动让鲥鱼逆水游动保持活力,存活时间为10~50分钟,当满足1雄1雌或者一雌多雄时,立刻开始人工授精。

2.人工授精

捕获活体成年雄鱼后,立刻挤精至精子保存液中,冰鲜保存备用并进行精液制备或直接用干毛巾快速擦干立刻快速剖腹取精囊,在培养皿中剪碎精囊并用80目筛绢网包裹破碎的精囊(白色无血色为佳),用力挤压筛绢网挤出精液。捕获活体成年雌鱼后,擦净鱼体表水分后,以拇指和食指在卵巢上部由上往下轻挤卵巢到白色(银色)瓷盆,直至卵粒不能自然流出为止(金黄透明不粘连为佳)。用羽毛或手指轻轻将精液和卵搅匀,先加一点精子稀释液搅拌,再缓慢加入7‰生理盐水,再缓慢加入江水或清水搅拌3~5分钟。静置2~3分钟后,冲洗2~3次。氧气袋充氧打包运输,受精卵1小时后吸水膨胀成透明球状,须用强光手电方可分辨。

3.孵化发育

短途运输的鲥鱼受精卵过温后放入锥形孵化桶孵化,孵化用水以清澈无盐度的淡水且流动的活水为优,遮阳避光,配套相应设施保障有足够且适宜的水流开展受精卵微流水孵化。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受精卵发育度过原肠期后,方可确认为授精成功。授精成功的受精卵在培养皿中用强光照射始终呈现透明球状。缅甸鲥受精卵在水温25~30℃情况下,受精后的第8小时出现胚体,第14~15小时可见膜内有尾部摆动,第16~18小时全部出膜,全透明呈针型随水流而动,与记载的中国鲥受精卵孵化出膜一致。缅甸鲥鱼苗在40小时出现胸鳍,63小时左右侧游,96小时后慢慢平游。而后,将灯架在孵化桶上方引导鱼苗摄食,将蛋黄、微粒子饲料兑水成浆进行投喂;经显微镜观察该鱼苗开口以绿色的多细胞藻类和微粒子饲料粉为主。

4.育苗放流

缅甸鲥鱼苗出膜后,其油球消耗特别快,一定要在出膜后将适口的活体饵料(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供应跟进,以尽快让鲥鱼苗在油球消耗前衔接上足够的外源营养。由于鲥鱼苗性急,在各种操作中要求较高,分桶时必须采用与蚊帐网相近的软网带水转移,同时需保持培育期间相对安静的环境。鲥鱼苗在孵化期间适应了24小时均在灯光下摄食,一旦转移到陌生环境中饲养,也要从夜晚开灯吸引驯化喂食,然后将投喂节点逐渐向白天转移,直至完全在白天投喂。待鱼苗长至5~10厘米即可在政府批准备案后进行伊诺瓦底江的放流,促进鲥鱼资源的恢复。

5.政策保护

鲥鱼作为缅甸国内重要的咸淡水两栖鱼类,为经济、就业及出口做出了显著贡献,然而野生资源随着常年的过渡捕捞,产量每年逐级下降,需要政府作为主导,制订相关的保护制度,并引导产业转型。首先,深入调查鲥鱼洄游路线,通过工程性改造以及人为监管,打通鲥鱼洄游路线的最后一公里;其次,对鲥鱼的一些可能性繁殖场所进行全面的科研普查,针对鲥鱼主要育种繁殖场所划定相应的鲥鱼保护区;随后,将每年6-10月的鲥鱼洄游产卵季节设置为禁捕期,实施亲鱼保护;再者,11月至次年5月颁布鲥鱼幼鱼禁捕令,严格限定鲥鱼捕捞的网眼尺寸及装置类型;最后,在禁捕期,对渔民进行技能培训、政府补贴和辅助收益的支持,引导渔民进行职业和产业的转型发展,由捕捞型生产转向养殖型生产。

三、资源开发

1.产品提质

(1)源头冷藏。由于缅甸当地常年高温,且电力设施缺乏,因此鲥鱼的保鲜是主要难题。而解决的办法则是渔船捕捞前从岸边的收购商处配置冰块,使用带有海绵保温夹层的硬塑方桶或具有保温作用的泡沫箱预装敲碎后的冰块进行保温,在捕捞鲥鱼后使用一个空的保温箱将底部铺碎冰,将鲥鱼分层放置,以碎冰块进行层隔,分别冰鲜保温,以避免鲥鱼变质掉鳞,并第一时间送至收购点。

(2)低温运输。低温运输是鲥鱼保鲜的重要环节。首先,运输冰鲜鲥鱼和熟化鲥鱼,需将冰鲜鲥鱼平整放入铺放碎冰块的保温箱,采用碎冰块隔层叠放,通过2~3天的低温货车从云南清水河海关入境转空运至国内各大城市,或当天直接从缅甸的仰光到国内的直达航班托运,以最快的速度将新鲜的鲥鱼送入消费者的餐桌。其次,装入集装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20~25天的运输到达国内上海港口。

2.产品多元

(1)冰鲜加工。将集中而来的鱼按不同的规格经过低温工厂流水线,先过冷水,洗去体表杂物,用剪刀减去鲥鱼较硬的鱼鳃,用末端加工锯齿状的双筷穿过鱼嘴顺喉管进入鱼腹,顺时针旋转搅拌两至三圈后带出内脏,从而将鳃和内脏这两处含微生物量最多的部位移除。随后,处理后的鱼体进入低温氧化还原电化水中浸泡5分钟后等待装箱。通过上述操作,可去除鱼体绝大部分的微生物,从而最大程度地延长鱼体的保鲜期,延缓其变质的速度。

(2)冰冻加工。将集中而来的整鱼按不同的规格先进入冷冻厂进行超低温速冻,随后将冻好的鱼进入冷水化冰,将表层冰块刮去后,按照体态质量进行分级套袋分装,使用纸箱打包,外包白色塑料编织袋包装标记,进入冷库冷冻保存,等待转入集装箱。

(3)熟化加工。以规格1千克的鲥鱼为例,将去除鳃和内脏后的新鲜鲥鱼,使用配置好的鲥鱼秘料(10毫升生抽、15毫升老抽、20毫升料酒、20毫升陈醋、5克海盐、10克缅产A级红糖、10克姜片)腌制1小时后,用缅甸特产香茅垫底加水漫过鱼身进行熏煮3小时,以达到丝丝入味、鱼肉鱼骨入口即化的效果。将蒸熟放冷的熟制鲥鱼进行真空包装,包装袋上标有食用须知,随后按照体态质量进行分级套袋分装,使用纸箱打包,外包白色塑料编织袋包装标记,进入冷库冷冻保存。

四、讨论

缅甸鲥的合作开发机遇与保护挑战并存,缅甸鲥资源量的急剧下降给人工繁殖带来了巨大挑战,尽管2018年取得试验性成功,但受基础条件限制,未能培育驯养成活。种质引进与基础研究并行:缅甸鲥种质引进采用官方正常手续引种是必由之路(亟待缅甸官方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可同步开展缅甸鲥种质鉴定工作,有必要可启动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力求在经过大量走访调查和实际蹲点的同时,在维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鲥鱼本身的价值。

猜你喜欢

鲥鱼规格缅甸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缅甸琥珀中首次发现虾类化石
闭月羞花
千里求师
曹寅吟鲥鱼
鲥鱼之美
缅甸记忆
最娇嫩的鱼
缅甸非常之旅
绝色鲥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