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销大咖”让乳山牡蛎线上渡难关

2020-12-20王嘉

农业知识 2020年14期
关键词:乳山乳山市王志刚

文/ 王嘉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水域环境,有着“中国牡蛎之乡”美誉的乳山市出产的牡蛎个头大、肥满度高、肉质爽滑、味道鲜美,受到百姓的喜爱。疫情影响之下,乳山牡蛎产业如何应对?政府又如何帮助养殖户和企业渡过难关的?

来到乳山市久鼎牡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屋外半个篮球场大的空地上,堆满了装好牡蛎的泡沫箱,足足摞了十多层,这些牡蛎将发往全国各地。

“从2 月初复工,我们这里就是满负荷生产状态。除了40 多名工人,每天还需要雇30 多个临时工,天一亮就开工,一直忙到晚上10 点多。”公司负责人宋钰玲是个爽快人,说话语速也很快,“我们现在有7艘船不停地从养殖区收牡蛎,自己养的牡蛎不够卖,我们还安排了两辆大车沿着海边从养殖户手里收牡蛎。”

“疫情期间,大家都在‘宅家’,电商网购的优势显露出来,对牡蛎销售来说,是个好机遇。”宋钰玲说。

宋钰玲学的就是市场营销专业,又在上海从事营销工作多年,是一位有着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营销大咖”。疫情发生后,社区团购成为大家普遍认可并接受的形式,宋钰玲立即推出了“千人社团团长培育计划”,计划在全国各地培育1000 名社区团购负责人,利用火爆的社区团购形式扩大牡蛎销路。

“疫情停工期间,我每天都在与全国各地的客户联系,新开发了许多社区团购代理人,电话经常打到发烫,积累了不少客户与订单。因此,一复工我们就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销售额比往年同期至少增长20%,每天至少往全国各地发货15 吨。”

如果说宋钰玲遇到牡蛎畅销带来的是“甜蜜的烦恼”,但有些养殖户在疫情期间真的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儿”。

目前,乳山仍有大批养殖户固守着原有的大宗市场交易主渠道,受疫情冲击很大,陷入滞销境地。乳山市海阳所镇西黄岛村牡蛎养殖大户王志刚,有5000 多亩海域的牡蛎。

“过去八成以上牡蛎是通过大宗市场交易,乳山牡蛎品牌响,青岛等地的客商都是排队上门收购,并不愁销。”王志刚说。疫情发生后,受农贸市场关停等多重因素影响,王志刚家的牡蛎一直处于“滞销”状态。

乳山市海洋发展局联络阿里公司安排专业摄制团队赴乳山,通过投放新媒体平台快速传播,邀请全国人民吃乳山牡蛎。通过多家“互联网+”平台共同发力,乳山牡蛎逐步摆脱了滞销困境,每天线上销售量在300吨以上,有效缓解滞销压力。

猜你喜欢

乳山乳山市王志刚
应用TRIZ理论解决旅行分装按压瓶二次密封渗漏问题
Tom Broke A Plate Or A Watch
山东乳山:草莓小镇的“莓”好生活
曲径通幽
国宝
长牡蛎配合饲料研发
基于PSR模型的县域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乳山市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打通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
乳山市花生酸化土壤改良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