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民生观
2020-12-20丁俊萍谢瑞雪
丁俊萍,谢瑞雪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生、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P11)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吃饱穿暖,民生和环境都成为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方面。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要在生态建设中保障民生福祉,解决威胁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体现了浓厚的民生思想。他创造性提出将生态建设与民生建设相结合,一方面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着重关注人民的生计问题,以民生建设为根本,关心人民的生活环境建设;另一方面在民生建设过程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正确处理好当前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民生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民生观的思想来源
习近平并不是凭空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注重民生发展思想的,而是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关于生态民生思想的文化精髓,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民生思想,创新了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集体关于生态民生的智慧结晶。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民生思想精髓
中华民族历来提倡要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民生思想。众所周知,我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农耕文化,对生态民生的理解也多是从传统农业生产的角度出发,在重视人与自然和谐而生的基础上,强调农业生产要符合自然规律。为此,孔子提出“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2](《论语.述而》);孟子提倡“不违农时,谷物不可胜时也;数罟不入垮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3](《孟子.梁惠王上》);老子则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吕氏春秋》中写道:“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5](《吕氏春秋.义赏》)这些圣人先贤们的思想都体现出早期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探索,他们推崇顺应自然,尊重自然,都大力提倡要按照自然的发展规律去进行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更是要取之有时,用之有度。这些思想都为习近平在探索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要注重民生发展的观念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民生思想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民生思想是在立足中国具体实践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民生的重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在不断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得以发展,从而必须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此,他们要求改变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的工业文明,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人要征服自然甚至是高于自然的传统思想理念。人类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一定要心怀敬畏之心,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任何破坏自然的行为都会危害人类自身的生存,恩格斯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6](P998)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强调生态民生的辩证统一,在处理国家民生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时,要遵循辨证的方法来谋划经济社会的发展,统筹发展生态建设和民生建设,都为我们能够在新时代注重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生态与民生和谐发展提供早期借鉴。
(三)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集体的生态民生建设思想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格外重视生态民生的建设,历届领导集体都为生态民生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习近平在新时代能够提出生态民生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就及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此,他提倡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领导人民群众治理淮河,并开始修建官厅水库和葛洲坝水利枢纽等大型水利工程,大力开展治理水土流失的问题,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又积极去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邓小平则一方面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另一方面认识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将环境保护提高到法制层面。江泽民创新了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统筹兼顾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自然以及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新世纪,胡锦涛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明确提出了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的科学发展观,于2007年党的十七大上又进一步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两型社会,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习近平在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生态民生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独特的理论创新,形成了新时代的生态民生思想,既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又有力地推动我国生态民生建设迈向更高的台阶。
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民生思想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体现的民生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和民生建设方面的重要思想。同时,又是习近平从当前的国情世情党情出发,总结新中国70年建设的历史经验,将其提炼升华形成的新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论述。
(一)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生态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发展的未来,关系到人民福祉的根本大计,民生建设更是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习近平多次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7](P4)尽管公共产品都强调公平公正性,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公共产品却并不能做到对每个人都保持公平公正,总是会因为地区、贫富等外在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如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在世界上就因为地区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别。生态环境与其他公共产品不同,它不会因为任何外在因素的差别来区分享有者,人人都有权平等地享受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优美的环境,而当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时,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一样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因此,生态环境是世界上最为公平的公共产品,更是每个人都能够平等享受得到的民生福祉。
生态环境的最普惠性则体现了它的共享性,既是当代人都可以享受到的民生福祉,又要保证后代人同样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不论身处哪个国家,哪个地区,所有人都能普遍平等地享受到良好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实惠,体现出生态环境的代内普惠;而身处不同时代的人,不仅当代人要享受良好的生态环境,子孙后代也应该享受到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则是代际之间的普惠,也才能真正体现出生态环境的最普惠性。为此,新时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习近平强调要大力支持生态利民的基本原则,不断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质量,尽可能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真正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要以对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加快生态民生建设,为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最大努力。
(二)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上的满足,绿水青山也日渐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新时代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两山论”,即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8]所以,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所追求和为之奋斗的根本目标,也就明确规定了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切实保障老百姓的幸福生活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论断,更加深刻地揭示出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阐明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新概念,直接促进了社会民生的建设发展。金山银山重要,但绿水青山才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是用再多的金山银山都没办法取代的,拥有了成堆的金山银山却没有了适宜的生活环境,老百姓也不能真正感到幸福。为此,党和国家需要及时转变经济发展的思路,坚决摒弃传统的“唯GDP论英雄”的发展观,将生态文明和民生建设纳入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当中,早日还大自然宁静、和谐与美丽,尽可能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绿水青山,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绿色发展新理念引领生态民生建设
绿色发展是新时代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一环,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我们必须坚持绿色惠民,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绿色生态产品。习近平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9](P171)由此,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首先要加强国家政策和方针导向,建立健全我国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体系,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同时,党和国家要进一步促进资源的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着重降低能源消耗和物质消耗,不断加快推动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尽快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最后,还要大力推进我国的空间结构绿色转型,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的不同,来合理优化空间结构布局,对不同主体功能区要分别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策略,促进国土空间的全面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方式涉及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1](P51)党和国家要在全社会范围内积极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人民群众普遍的自觉行为。生态民生建设并非只是国家大事,也是同我们每个社会成员息息相关的大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好践行者和推动者。全体社会成员要自觉树立起个人环保意识,谨记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生活中牢记绿色低碳消费,自觉绿色低碳出行,为共建我们的绿色家园贡献力量。由此可见,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民生观的理念基础,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早日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放在民生优先领域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自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破坏不仅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会严重威胁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发展。近年来,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尤其是水、大气和土壤污染严重,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之一,成为我国的民生之患、民心之痛。为此,我国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就应该重点去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坚持以预防为主,开展行之有效的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和系统治理,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方面的污染防治,坚决打赢以大气、水和土壤为标志性的污染防治攻坚战。[10]首先,要以空气质量的明显改善为硬性要求,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尽快消除雾霾等重污染天气,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早日还老百姓蓝天白云、清新空气。其次,要全面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居民的饮用水安全,提倡节约用水,形成人人节水的良好习惯,尽快消灭城市出现的黑臭水体,加强对居民用水和生产用水的处理净化,坚决落实“水十条”,争取让老百姓早日见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好景象。最后,还要大力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土壤的污染管控和修复,尤其是加大对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的防治整治力度,坚决实施“土十条”;进一步加强对农业面源的污染防治,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大力开展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建设美丽乡村。习近平高度重视解决危害老百姓生存的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也是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五)生态保护红线为生态民生建设托底
生态红线,是指一个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这个红线是一定不能突破的,一旦突破势必会危及到生态安全、国家社会乃至人民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关乎国家民生大计,影响着老百姓生存发展的方方面面。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不安全,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可能会遭受严重的打击,人民的正常生活以及生产都得不到保障,那么国家安全也就无从谈起。习近平指出:“要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11](P237)因而,党和国家要求设定并且严格遵守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严格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保障我国的生态安全。对于生态保护红线,全社会都要严格遵守,决不能突破这个底线,以此来确保我国的生态功能不降低、生态面积不减少、生态环境不变质。对于任何突破红线的行为或者人都要严厉惩处,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社会公众则负责守护和监督工作,从而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真正得以实施,为生态民生建设做好托底工作。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是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生态民生论述的重要内容,只有守住了这条红线,才能守得住我国生态民生建设的底线,才能为人民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
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民生观的时代价值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民生思想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对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民生思想进行了理论创新的同时,指明了我国走生态与民生协同发展的双赢之路的前进方向,有利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民生建设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理论武器,是我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民生思想的核心内容,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民生建设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生态民生建设思路,为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做出重大理论贡献。习近平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国情实际出发,提出了“环境就是民生”,“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绿色发展的新理念”等一系列新思想,既为中国进行生态民生建设指明方向,又为世界各国进行生态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他强调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既要满足当代人生产生活的需要,又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碧水蓝天,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生态民生方面的最新理论成果,促进新时代中国生态民生建设新发展。
(二)为中国走生态与民生和谐发展的双赢道路指明方向
长久以来,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我国,都走的是“先发展,后治理”的传统道路,认为经济发展必须是建立在牺牲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直接对立起来,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危机。习近平坚决摒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社会民生的关系,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的新理念,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增长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透视出的民生观,提出了将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建设相结合发展的新思路,开辟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民生相结合的新路径,实现了我国生态民生化和民生生态化的双向良性互动,开创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三)有利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一环,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是要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必须处理好生态建设和民生建设的重要关系。一方面,我们要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更要努力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民族复兴不仅需要党和国家的努力,更要依靠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共同建设美丽中国。因此,党和国家务必要尽力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首要问题,保障人民的生活生产条件,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才能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新时代关于生态民生的新思想从民众最关心的生存环境问题出发,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人民提供山青水绿天蓝的生活环境,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步伐。
综上所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民生观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不仅对我国的生态民生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其他各国进行生态民生建设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观点,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早日解决阻碍人民幸福生活的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努力推动形成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