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COVID-19影像诊断水平 增强防护意识
2020-12-20夏黎明
夏黎明
2019年12月在武汉爆发突如其来、始料未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多次召开紧急会议,全国一盘棋,亲自指挥、部署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各项措施。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主席抵达武汉火神山医院、武汉市东湖新城社区,考察湖北和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和患者群众、社区居民,主持会议听取疫情防控工作汇报。
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管理并进行预防和治疗干预。
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此次COVID-19疫情评估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为传染病应急机制中的最高等级。
这次疫情的病原体SARS-Co V-2传染性很强,基本传染数RO达3.3~5.4,仅2个多月全国确诊病例数达8万多。截至3月11日晚,世卫组织收到的各国通报,全球已确诊11.8万例新冠肺炎,波及110多个国家,导致4300人失去生命。
影像检查尤其是CT检查在COVID-19的筛查、诊断、病情观察与疗效评估、出院标准等各个环节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疫情早期核酸试剂盒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对新冠肺炎的诊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RT-PCR法检测SARS-Co V-2的阳性率是30%~60%,而胸部CT检查阳性率是88%[1-2]。国家卫健委《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放射学诊断: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专家推荐意见》(第一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与炎症放射学专委会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辅助诊断指南》等多个专家共识和指南充分肯定了影像学在COVID-19诊疗中的价值[3-4]。
本刊目前已收到来稿近60篇。经审核以专题的形式先期发表20余篇COVID-19的相关论文,分别在2020年第3、4期上刊登,内容十分丰富。除了对COVID-19早期征象、CT的演变、CT与实验室检查协同变化、临床特征与CT影像特点的分析外,还包括儿童、孕妇、老年患者等特殊群体的COVID-19 CT表现、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COVID-19的价值以及家族聚集性感染报道,另外也录用了COVID-19影像检查的流程、防护管理和体会方面的文章。我们希望也相信这批策划组织的COVID-19专题对大家诊断、鉴别诊断、优化影像检查流程、加强防护措施等诸多方面有所帮助,进一步指导下一步的临床与研究工作,为取得抗击COVID-19疫情的最后胜利发挥应有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医学影像在COVID-19的检查、诊断与防护中的价值,特建议大家开展如下研究:①开展新冠肺炎多中心临床与影像研究;②通过影像结合临床来探讨病情演变的规律,早期预测病情进展;③AI结合大数据分析早期病情预测患者预后,为临床对危重症患者早期干预提供依据;④死亡病例的临床与影像资料分析;⑤心脏、肾脏和肝脏等肺以外其它器官损伤研究;⑥影像评估肺功能损伤相关研究;⑦如何进一步优化影像检查流程,减少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