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农民现代化为牵引助推乡村振兴

2020-12-20王宇雄

关键词:城乡村庄现代化

王宇雄

(山西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进程,西方发达国家率先步入现代社会,它们属于内源性现代化,即原发自然生成型现代化。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随着国民现代意识的增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加速,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这些国家的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逐渐迈向现代。我国走过的是与西方截然不同的一条道路,在西方列强侵略之下,我国改变了自己原有的发展轨道,开始被动艰难地向现代社会转型。经过近代以来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取得了国家民族独立,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强有力的发展导向型政府推动下,加速了现代化进程,经过短短70年的时间,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军。即我国作为一个后发追赶型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走过的道路是通过革命化斗争,建立新型人民政权,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大力推进国家的现代化,与此同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等现代化素养。至今,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通过进一步促进人的现代化,助推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显得更为重要。无疑,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中共十九大从我国整个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1]。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在党中央领导和统筹下,通过方方面面形成合力加以推进,其中农村社会的主体——农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农业农村的发展既是为了农民,同时也要依靠农民,可以说,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乡村就不可能全面振兴。

一、推进农民现代化是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既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基本保障了我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在看到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我国农业发展中潜伏的深刻危机。20世纪80年代,得益于农业经营体制性变革充分调动起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以及化肥产量增多、种业技术进步等因素,我国农业一度快速发展,随后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民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多等,农民收入渠道日益多元化,农民对土地的热情、对农业生产的热情呈现递减状态。今天,对于为数不少的农民来说,已经改变了费孝通所说的“‘土’是他们的命根[2]”的状况,相当数量的中青年农民对农业生产和经营持无所谓的态度,农业成了他们空暇时间的副业,甚至出现了土地撂荒现象。不少农村,今天的农业由老年农民从事,或者是中青年农民兼业经营,农业增长在较大程度上得益于农业科技进步、农业机械的使用和国家的政策拉动。如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动农民种地积极性,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已经成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农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国家层面在稳定农户家庭承包权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国家推动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重点是“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通过这两类经营主体推动农户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和现代化经营水平。贺雪峰认为,在城市化背景下,由于进城农民主要收入不再依赖土地和其他在农村的获利机会,增加了部分不愿意或者无法离开农村的中青年农民从土地或者其他农村获利机会中获取收入的可能性,形成了一个主要收入和社会关系在村庄的“中坚农民”群体,农村流转的承包地主要流转到了“中坚农民”手中,使得“中坚农民”主要依靠对土地的精细耕作等,获得不低于进城务工经商的收入[4]。这样的流转符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符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和要求。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发展不能走大农场的道路,不能让大资本成规模介入农业领域,和农民争夺有限的土地资源,因为我国农业发展既要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也要考虑农民有地种的问题。如果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将会导致出现不少留在农村的农民无地种的问题,这既不利于社会稳定,更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和本质要求。

要促成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谁愿意流出土地,以及谁愿意流入土地和经营土地。目前的状况是不少农民既在外打工,又季节性地回到家乡从事农业生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打工收入和在外生活的信心不足,另一方面是对流转土地的收益不满意。从流入方来说,缺少愿意并善于经营土地的新型职业农民从事适度规模的土地经营。当然,从根本上来说,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国东中西部城乡产业结构进一步协调发展,为更多的农民提供充分稳定的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促使大批农民实现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顺利转移,进而改变我国农村人口多人均可耕地少的基本格局。与此相伴随的,需要提升农民的现代化程度。只有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产业的农民有了足够的能力和自信,对自己的收入和生活有较强的可预期性,才能彻底摆脱对土地的依附心理,大胆地把土地流转出去,即促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需要使外出农民具备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只有留在农村的农民具备了适度规模经营的能力和信心,才会愿意并敢于流转入土地,经营好土地,解决谁来种地和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问题。“农业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即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思想观念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知识现代化[5]。”促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力度,让他们形成现代的思想观念,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现代管理知识,培养起现代经营能力,有信心和能力经营适度规模的农业。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和培养工作,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6]。”尤其是2017年农业部通过《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来,更是加大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养工作,以期推动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加速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同时,随着农民素质的提升,现代农业的发展,会为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促使农村围绕“农”字的产业繁荣发展,使农村的“产业兴旺”真正落到实处。

二、推进农民现代化是我国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和农业的发展变化一样,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余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着农民收入提升,生活水平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善,国家财政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投入的增多等,大多数村庄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与此同时,伴随着农村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农民的价值观念和人际关系等加速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型。可以说,一大批令世人刮目相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业已出现,但是,也有些村庄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在转型的过程中,如同农业发展中出现问题一样,有些村庄在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一些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不断加剧;一些村庄宅基地违规乱占、农房乱建,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一些村庄优秀道德规范、公序良俗失效,不孝父母、不管子女、不守婚则、不睦邻里等现象增多,红白喜事盲目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盛行[7]。随着外出务工等带来的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强,致使一些外出务工人数较多的村庄,农房闲置甚至倒塌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村庄村中央的老房子早已无人居住,但由于宅基地管理制度和管理能力的滞后性,村干部对此现象无可奈何,新的宅基地只能在村庄周边审批,导致在村边上看是个新村,到了村庄中央,破败不堪。在文化建设方面,有些村庄在快速转型当中,一些固有的维系村庄社会秩序的价值观念和传统美德失效,而新的反映时代要求的价值观念和道德风尚尚未完全确立,导致出现种种失德行为等。

对于农村出现的问题,从国家层面同样给予了种种关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8]。”国家出台政策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即使宅基地的使用权活起来,又对其用途实行严格管制,不允许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有序推进闲置农房的有效利用,既有利于村庄整治,也能给农民带来一定收益。至于农村价值观念和社会道德的变化,则是随着社会快速转型,原有的价值体系失灵,道德规范失效,新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深入人心发挥作用尚需经历一个过程。从国家层面来看,在积极引导农民将优良的传统道德规范与时代进行有机结合,“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8]”。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所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直接面对和深入解决的。

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时代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思考和谋划农村的发展,必须基于现代社会的特质和发展趋向,而不能仅仅在传统农耕文明的基础上考量农村发展。农村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推进农民的现代化。村庄建设混乱状态的整治,闲置房屋的有效利用,当然需要通过强有力的基层组织进行有效土地管理,但在具体实施中,具有现代思维、现代发展能力的农民是必不可少的。有了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现代农民,就会在基层政府的组织和协调之下,通过社会力量的协助,接受现代的设计理念和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改造村庄和发展现代产业,把闲置房屋充分利用起来,把村庄建设好、发展好。而且,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一定程度的村庄整合是必然的,一些小、散、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的村庄除去自然消亡,会被政府推动整合到周边村庄当中。在整合的过程中,村庄如何规划,生产地和生活地的关系如何处理,不同村庄的村民如何融合,村庄如何有效治理等,都是需要直面和解决的问题。有了具有新型思维的现代农民,特别是有了顾全大局的村干部,就会正确看待村庄整合问题,尽管在情感上一时难以接受,但从理智上能够理解和接受,并且主动做好其他村民的工作,积极配合基层政府做好村庄整合工作,使有限的资源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文化建设方面,有了善于接受新型观念的现代农民,就能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指导和帮助下,自觉摒弃传统中不合时宜的东西,摒弃低俗媚俗的娱乐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适应时代要求的转换和提升,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所提出的“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倡导科学文明生活方式,挖掘创新乡土文化,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9]”真正落到实处。即农民只有经过引导建构起新时代所要求的社会主义现代价值观念,从混乱的价值观中走出来,才能接受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要求,维护公序良俗,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使农村社会文化建设提升层次。

三、推进农民现代化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农村如何发展,农业和农民如何实现现代化,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农业农村发展思路是先合作化后机械化,即通过农业生产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化、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步走的合作化运动,引导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继而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在集体生产的基础上实现农业机械化。毛泽东同志强调,“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10],他对农业发展的认知是实现了机械化,也就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生产,就能够助推农业实现现代化。设想本身是好的,可是按照工业化思维设计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之前,我国农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机械化,但这种机械化是低水平的机械化,加之当时我国处于工业化的初期,为了集中力量推进工业化,实行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援城市的粮食统购统销制度,而且当时化肥生产和种业等涉农相关产业比较落后,没能有力地推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反而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农业陷入了徘徊不前的境地,农民生活水平普遍偏低。改革开放以后,在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村劳动力的基础上,引发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催生了乡镇企业,并很快出现了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期,农村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小城镇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农村发展的实践,使我国逐渐形成了通过城镇化发展,推动农业、农民和农村实现现代化的思路。步入20世纪之后,针对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以及“三农”领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中央对农村发展有了新的思考,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战略,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详细部署,提出“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6]”。即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的现代化步伐,让留在农村的农民能够在农村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在协调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推动农村发展,中共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升级了新农村建设战略,明确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1]”,推动农民、农业和农村实现全面现代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从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来看,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也就是说,进入近代以来,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人类创造财富的主要产业,城市逐渐取代农村成为人类主要的生活和居住地,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11]”。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来的,就是城乡、工农差别的加大。当然,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同时出现逆城市化的过程,少部分农村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富人理想的家园。可以说,“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12]”。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针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顺应城乡关系的新变化,为了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推动城乡社会协调发展而提出的。城乡融合发展既有别于城镇化,也不同于新农村建设,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升,是要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城乡居民和各种要素的双向流动。“乡村振兴不仅是一种主动式的现代化,更是一种互动式的现代化[13]。”乡村振兴需要在城乡互动中加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顺应城乡融合发展趋势,重塑城乡关系,更好激发农村内部发展活力、优化农村外部发展环境,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双向流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14]”。新时代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要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真正落到实处,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外出到城市务工的农民逐渐增多,但大部分属于候鸟型,囿于城乡二元体制束缚和个人能力限制,在打工地与家乡之间来回迁徙,难以真正融入城市。随着城乡之间壁垒的逐渐打破,从国家层面给农民工融入城市放宽条件,并逐步创造有利条件,但尚存有一些制约因素,如从产业结构看,城市产业结构供给进城农民就业机会的能力和质量有限;从国家保障看,大多数地方政府给进城农民提供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供给制度和能力有限。当然,从个体层面看,相当数量外出务工农民受自身素质限制,就业能力和长期在农村生活形成的生活意识尚不足以支撑起在城市的定居和生活。即农民只有具备了现代城市所需要的现代生存能力,才能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抓住机会,在城市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和立足点;农民只有具有了现代城市所需要的价值观和文明素养,才能真正融入城市。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农民不断从农村走向城市,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人口流动方向。当然,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会是城乡人口双向流动,但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城市人口流到农村是有限的,且城市人口流到农村大部分属于短期行为,如农事体验、休闲娱乐、健康养生等。为什么城里人愿意到农村体验生活?城里喧嚣,农村宁静;城里压力大,农村相对舒缓;城里高楼林立,乡村绿水青山,自然风光无限,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是差异,也是农村发展的机遇。城里人到农村可以享受到田园风光和农耕文明所特有的慢节奏生活,舒缓快节奏的现代城市生活带来的种种生活工作压力和心里紧张状态,使身心得到休养和调理。问题的症结是什么样的农村能够吸引城里人?无疑是既保留传统特色、又具有现代气息,能够满足城里人好奇心和需求的农村对城里人最具吸引力。只有现代的农民,才能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才能更了解城里人的心理和需求,才能顺应城里人的需求建设新乡村,把握住发展机会,对接好城里人。当然,中国农村数量众多,能够对接城市居民的注定只能是少部分农村。不过,城乡融合发展也是其他农村的农民,在城乡各种要素流动、信息交流,以及对接城市居民农村的影响等综合因素作用下,价值观念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城乡互动中,趋向现代化的过程。通过城乡融合发展,打破城乡体制机制性壁垒,能够促使农村加快现代化进程,稳步缩小城乡、工农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农民在农村能够充分享受到现代化成果,过上有尊严的现代生活。

四、在农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联动中推动乡村振兴

农民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三农”问题任何一个方面,出现短板或者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都可能限制其他方面的发展[15]。当然,“三农”问题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同样能够推进其他方面的发展。农民的现代化能够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也能带动农民的现代化,它们三者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进程中,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要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使农民农业农村实现全面现代化。只有在农民农业农村的联动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才能真正落实。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有赖于现代型的农民,农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反过来也是推动农民农村现代化的过程。如有研究者调研了陕西省关中地区的斜上、新集、蒋家寨、夏家沟4个村庄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民生产经营观念的变化,得出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的经营观发生了由“注重产量”到“注重品质”的商品观、由“规避风险”到“利益优先”的市场观、由“土地情感”到“经济计算”的土地观的转变[16]。即当地农民在地方党委政府多年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分子农户不断探索、绝大多数农户勤劳致富等的综合作用下,加快了由传统型观念向现代型观念的转变。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如农民合作社的建立、规范化运作的过程就是农民克服分散化状态,适应规则、适应组织生活的过程,而规则和组织本身就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即农民合作社是培养农民组织化生活的社会学校,通过在合作社中的熏陶,农民能够适应现代组织生活,顺利融入现代社会。农业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对农村社会治理要求提高的过程。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管理、技术、服务,以及和市场的对接等,以传统的管理思维业已无法应对,必须推动村级组织转变思路提高治理水平,从而推动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

同样,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有赖于现代型的农民,农村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反过来也是推动农民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比如以农民的社会化服务需求为导向的农村治理体制机制的构建,能够确立农民与政府、市场、社会之间双向互动的治理关系结构,奠定农民主动参与的基础与权利[17]。这样的治理体制机制有利于确立农民的主体性意识,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农村社会治理和发展当中,推动他们由被动型人格向主动型人格转变,推动农业由封闭型农业向市场型农业转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和农村治理体系的逐步完善,农村迈向城乡融合发展,会不断推动农民素质提升,加速农民从传统型农民向现代型农民转型,加速农业从传统型农业向现代型农业转型。

五、结语

总之,“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18]”。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现代化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构建,都有赖于人的现代化素质和能力提升。没有农民的现代化素质提升,就谈不上农村治理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动乡村全面发展,“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8]”。实现这一目标,如前所述,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其中农民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乡村振兴的过程既是不断推进农民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以现代化的农民不断支撑和推动乡村发展的过程。只有持续促成农民现代性因素的增长,才能使农村社会的主体——农民不断适应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解决好新时代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不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工农差别,提供高素质农村人力资源保障,从而助推中共十九大确立的乡村振兴目标顺利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总目标顺利实现。

猜你喜欢

城乡村庄现代化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我的小村庄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村庄,你好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村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