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莲教授针药并用治疗丛集性头痛经验撷英
2020-12-20左涌丽王旭燕
左涌丽,王旭燕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
丛集性头痛是一种三叉神经自主性头痛,也是原发性头痛中极其严重的头痛之一,其特点为单侧眼眶、眶周和(或)颞部的重度疼痛,伴同侧球结膜充血、流泪以及鼻塞等自主神经症状,且好发于男性,有典型的丛集期和缓解期[1]。尽管该病终身患病率不到1%[2],但这种疼痛给患者造成的困扰远远超过其他头痛。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一种中枢神经介导的生物紊乱有关[3]。目前西医多予高流量吸氧、曲坦类药物以控制症状,或予蝶颞神经节、脉冲射频等神经阻滞疗法,尚存在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不良反应多等问题[4]。
张玉莲教授,天津市名中医,从事中西医结合脑病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0余年,在针药并用治疗神经内科疾病方面学验颇著。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得师言传身教,受益颇多,故总结导师治疗丛集性头痛临床经验于此,以飨同道。
1 气血失和是丛集性头痛发作的基本病机
丛集性头痛属中医学“头痛”“头风”范畴,《素问·脉解》云:“客孙脉则头痛鼻鼽……阳明并于上。”《针灸甲乙经》云:“风眩头痛,鼻不利,时嚏,清涕自出……眉头痛,善嚏,目如欲脱。”该描述与本病头痛发作,伴有结膜充血、流泪、流涕的症状极为相似,多集中在阳明经循行部位。《素问·血气形志》曰:“夫人之常数……阳明常多气多血。”阳明属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有阴阳,是为气血,两者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功能的基本物质。气属阳,主煦之,具有推动、温煦、固摄、气化等作用,血属阴,主濡之,能够滋养、濡润周身。《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头为“清阳之府”“诸阳之会”,髓海之所在,居于人体之最高位,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素问·调经论》谓:“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髓,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张玉莲教授从气血理论出发,认为丛集性头痛应分期辨证。其发作期多由气血瘀阻实证所致,外感六淫邪气、情志失调、外伤等因素上扰头部,清阳之气受阻,气血运行不畅,痹阻经络,挛急不通,气血失和发为头痛,正如《医碥·头痛》所言:“其人气血本不虚,为外邪所犯,或蔽覆其清明,或壅塞其经络,或内之实火上炎,因而血瘀涎滞,不得通行而痛,其痛必甚。”在疾病缓解期,病久入深,邪气未去,血伤入络,《医方考·头病门第五十五》曰:“阴血虚损,则阳气独治,阳气亲上,故令头痛。”且日久耗伤人体正气,气血亏虚,生化乏源,髓海不足,发为头痛。综上,气血失和是导致丛集性头痛发作的基本病机。
2 紧扣病机,辨证加减
2.1 中药分期治疗 丛集性头痛的病机不只局限在头部,也是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故治疗强调在紧扣气血失和病机的同时,再辨证加减。也可结合患者所处分期辅助辨证。发作期多以实证为主,治以活血舒筋,通络止痛为主,以经验方川芎止痛汤加减,方药为:川芎、细辛、白芷、延胡索、白芍、炙甘草、通草、夜交藤,用量再因人制宜。其中川芎、细辛、白芷是川芎茶调散的组成,具有散寒通络止痛之效。川芎、白芍、夜交藤活血养血通络,细辛性辛通散力强,善降浊气升清气,有“治头痛如神”之说,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细辛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且作用时间长,对周围性疼痛效果更佳,同时还能解痉、可逆性地阻滞神经传导、提高机体代谢等[5-6]。白芍、炙甘草为芍药甘草汤组成,具有养血舒筋之功,延胡索活血行气,具有明显的止痛作用,配合通草共同疏通头部经络。缓解期疼痛隐隐,多属虚证,治疗以益气补血,通络止痛为法,多以当归补血汤合川芎止痛汤加减治疗。若风湿偏重者,加羌活;风寒偏重者,加葛根;风热偏重者,加石膏、秦艽之类;痰湿中阻者,加白豆蔻、半夏等。
2.2 针刺放血并举 《素问·针解》讲“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对于此类疼痛,应以通为要,故张教授治疗该病多采用针刺联合放血疗法。针刺的头部取穴为:睛明、阳白、太阳、百会、神庭;远端穴位:神庭、内庭、太冲、侠溪,根据病情再加减穴位,留针30 min。其中选阿是穴、阳白、太阳、印堂穴点刺放血。且先放血,后针刺,使瘀血去除,便于针刺调气。放血时,用采血针点刺3~5次,刺后用1号玻璃罐拔罐,留罐5 min,若皮薄肉少者,不强求拔罐,双手用棉球挤压数次出血。头为精明之府,诸阳之会,在阳白、太阳、印堂点刺放血,以醒脑开窍,清利头目,活血通络。临床报道太阳穴、印堂穴放血治疗紧张性头痛常有良好疗效[7-8]。阳白穴和头面的阿是穴均具有疏通头面气血的作用[9]。
针刺强调得气为先,治神为要。张教授认为丛集性头痛多反复发作,邪气深入,因此治疗时多深刺而久留,使针至病所,驱邪外出,如睛明穴常直刺入18~20mm不做手法;太阳穴针刺深度达30~35mm;阳白穴平刺,针刺方向指向眼睛;头部督脉百会、神庭等穴,呈30~45°角刺入,针尖朝前,施以小幅度的捻转手法,以头皮酸胀为度;印堂穴经皮向鼻根方向刺入,意在通督调神,安神止痉。远端通过辨经选取内庭、太冲、侠溪等不同腧穴直刺15~25 mm,施以捻转泻法,疏通肝、胆、胃经之经气,具有疏肝和胃之效。
3 典型病案
患者男性,58岁,主因“左侧眼周间断疼痛2年,加重1个月”于2018年8月8日前来就诊。患者于2016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眼周疼痛,每日发作2~4次,于外院诊为“三叉神经痛”,口服中药及针刺治疗后缓解不明显,痛甚自服止痛片。1个月前上述疼痛加重,于外院查颅核磁共振成像(MRI)示:双侧三叉神经紧邻相邻动脉,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拒绝,予卡马西平口服,症状未明显改善,遂就诊于张教授门诊。现患者左侧眼周疼痛,左眼发红流泪,局部无压痛,最高发作频率达每日20余次,纳可,夜间疼痛难眠,二便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西医诊断:丛集性头痛。中医诊断:头痛,证属痰瘀阻络。治以调和气血,通络止痛。中药予川芎30 g,细辛3 g,白芷 12 g,延胡索 15 g,白芍 30 g,炙甘草 15 g,威灵仙 15 g,通草 6 g,木贼草 10 g,丹参 15 g,夜交藤15 g,蒲公英15 g。结合针刺及眼周刺络放血。选取印堂、左侧阳白、太阳,常规消毒,使用一次性采血针于穴处快速点刺3~5次,于穴处留罐5 min。针刺嘱患者坐位,局部常规消毒,取百会、神庭、头临泣(左)、阳白(左)及太阳(左)与皮肤呈45°角斜刺入30 mm,印堂向下平刺,攒竹、丝竹空透鱼腰,地仓透颊车,风池向鼻尖方向直刺入35 mm,睛明穴紧贴眼眶内缘直刺入20 mm,不做手法,合谷、内庭直刺,行捻转泻法。留针30 min,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
1周后患者眼部疼痛减轻,结膜充血较前缓解,每日发作3~4次,时有从阳白至头临泣处疼痛,入睡好转,舌淡暗苔薄白,脉弦缓。2诊上方减木贼草、夜交藤,加生黄芪60 g,当归10 g,伸筋草30 g;针灸处方同前。1个月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每日发作1~2次,偶有口禾髎至迎香处放射样疼痛,加口禾髎穴点刺放血,针药同前。2个月后,患者疼痛基本消失,暂停治疗。电话随访至2019年5月,患者病情未出现反复,疗效稳定。
按语:该患者属丛集性头痛典型病例,就诊时处于疾病发作期,且情绪焦躁,故在经验方的基础上加丹参以活血祛瘀、清心除烦,木贼草疏风清肝明目,且疼痛明显,加威灵仙增强疏经止痛作用。病情平稳后更侧重于补气养血舒筋。《灵枢·厥病》云:“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出其血,后取足少阳。”故在临床中先行刺络放血,使经络得通,瘀去新生,疼痛自消。在放血后再针刺足少阳经腧穴,以疏肝通络,调和气血。悬颅为手足少阳、阳明之会,《百症赋》云:“悬颅、颔厌之中,偏头痛止。”攒竹、丝竹空透鱼腰,与阳白、头临泣共同增强足少阳经在头部的经气运行,减轻线样疼痛;远端选取大肠经的合谷与胃经的内庭,上下相应,同气相求,有清泻阳明,疏经止痛作用。
综上所述,张玉莲教授认为丛集性头痛发作的主要病机属气血失和,运行不畅,清窍失养。在临床治疗中,强调紧扣病机,发作期以活血止痛为法,缓解期以益气养血为要,运用经验方川芎止痛汤辨证加减。在用药的同时,配合针刺调神止痛,局部放血祛瘀散邪,共同发挥作用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