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模式对提高静脉用药质量的应用研究

2020-12-20王丹丹

关键词:调配病区处方

王丹丹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静脉配液中心,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我院重要的科室,主要用于细胞毒性、全静脉营养、抗生素等药物的混合调配,是为临床提升优质给药的重要场所[1]。为了符合国际性的标准,我们根据现有的工作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整改,为病人提供安全、高效以及优质的静脉给药原则。具体实施情况如下[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的方式选择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我院18个病区开具的572张处方进行调查。随机分成2组,每组286张。对比组和实验组病区包含呼吸内科、骨科以及肿瘤科、普外科、心血管内科。经过对比发现,两组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比组实施常规管理,即为根据医学调配药品并实施药品管理流程。

实验组实施精细化管理,具体流程如下:主治医生开具静脉输液的处方,核对处方并发送信息,临床药师再次审核处方,打印标签同时进行贴签排药,核对信息,混合对药品进行调配,再次核对,包装输液成品,根据病区放置药品,工作人员将药品送至病区,病区内的护士核对药物并查收,由护理人员再次对药品进行核对,对于患者进行静脉输液药物。在实施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并制定了改进措施。

1.3 观察指标

分析管理实施效果。从用药后不良反应、药物调配错误、不合理处方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观察指标统计相关数据,将需要对比的资料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 17.0)中进行查询,但P值低于0.05的时候说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 果

对比组286张处方中,用药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共计29例、药物调配差错共计35例、不合理处方65例,构成比为10.14%、12.24%、22.73%。实验组286张处方中,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共计5例、药物调配错误为6例、不合理处方为9例,构成比为1.74%、3.15%、3.15%,对比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药物调配错误发生率、不合理处方发生率和实验组相比较高,两组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我院重要的科室,此科室的工作质量有关于病人的身体健康以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日常工作中实施有效管理,可以保证工作质量,降低工作差错[3]。在以往管理中,常用管理方式为常规管理,此管理方式虽然可以保证日常工作的流程和效率,但效果仍然不太理想[4]。为了提升工作效率,我科室采用了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属于新型的管理方式,是结合常规管理为一体的管理模式,此管理模式能够弥补和整改常规护理中出现的问题[5]。具体整改方式如下:(1)在实施管理中首先要完善管理模式和制度,并优化现有的考核制度,晚上护理人员的各种考核成绩;(2)管理要从静脉给药类型、护理人员个人能力、静脉用药的数量方面进行着手,并逐步加强岗前培训以及完善岗前的职责、严格的按照每一步流程实施,优化过的管理模式要及时对工作人员实施培训,在工作人员通过考核以后才能够上岗工作。与此同时优化各种有关的绩效考核,同时制定绩效考核目标,包含工作效率、以及质量标准;(3)完善和优化药品管理环节,药品处方经过药师的审核,在确认无误后应及时的打印药品汇总单以及输液单据,药剂师要准确的调配药品,同时核对药品的规格、数量以及名称,没有任何差错后递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根据药品的标签以及批次、病区实施分配和标注,在排列药品时还要再次核对病人的用药信息,此阶段要以准确为原则,如果出现药品缺失以及药品剩余时需要及时排错、漏拍、漏签的情况,及时的发现药品差错,并进行针对性的整改。在排列完成后将药品传递给加药混合调配人员进行调配,同时核对药品用量以及药品名称,在核对无误后在调配药物,混合配药以后签字,并将空药瓶交付给药剂师再次核对。药剂师在核对药品无误以后确认批次以及科室,清点药品数量,再次包装后交付给送药人员。由此可见,这种管理方式,具备一定的稳定性、科学性,可提升管理结果。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可以应用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中,此管理模式可以提升静脉用药质量。

猜你喜欢

调配病区处方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PDCA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儿科非整支用药调配干预中的应用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养猪饲料巧调配
人间处方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张馨予调配
处方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