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诚信建设重要论述的逻辑起点、价值体现与实现路径
2020-12-20张彧
张 彧
(1.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6;2.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重视诚信建设工作,在多次讲话、谈话中就领导干部带头讲诚信、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等问题做出了精辟论述和具体部署。这些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诚信建设的逻辑定位,鲜明回答了诚信建设的价值指向,为新时代诚信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习近平关于诚信建设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
诚信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诚信建设的重要论述需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体中来理解和把握。
(一)历史逻辑:中华优秀传统诚信文化的继承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多次指出“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1]。“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其中,中华优秀传统诚信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中积累、衍生并流传至今的精神品质。它自萌芽以来,就不同于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宗教诚信”和“契约诚信”,被视为“德性诚信”,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相处的道德基础。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地万物皆有其“道”,不为人力所变。这里“道”意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总规律,指“天道”,在任何情况下“天道”都是必须要认真遵循的准则。而“诚信”就属于“天道”,是自然万物本性的道德要求,即《中庸》所载:“诚者,天之道也”。此外,古人认为人作为自然的产物,也应该保存天道自然的这一特征,所以《中庸》中有“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道:“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样古人由“天”及“人”,用诚信将“天道”和“人道”思想联系在一起,指出诚信不仅是宇宙之本体,还是人性之本原。人们做事要遵照事物本性、尊重规律,做人要表里如一、信守承诺。正因如此,诚信作为一切道德的根本和基础,被运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个人修养方面,孔子在《论语·为政》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陆九渊集·主忠信》道:“人而不忠信,何以异于禽兽者乎?”都把诚信视为个人立身处世之根本。《论语·学而》记载了孔子的弟子子夏对人际关系的观点“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吕氏春秋》中说:“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愁,不能相亲。”都强调结交朋友应以诚信为本。关于治国理政,《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有“信,国之宝也”的说法,《荀子·议兵》也指出“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把诚信作为维系民心、巩固政权、实现有效统治的根本保证。
上述思想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规范着中华儿女的行为选择,还维护了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转。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2],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3]。
(二)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向使然
社会主义诚信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者,都在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诚信思想。
马克思在对人类社会进行考察的过程中指出,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在它的最简单的表现上,是一种适当的或不适当的信任”[4]。这里,马克思认为信用的实现依靠一方的信任和另一方的守信,因此资本主义信用制度首先是一个道德问题。此外,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由于社会存在决定了包括道德在内的所有社会意识,所以信用不只是道德概念,还是一个经济问题,它必须以一定的经济物质为载体,如“原料生产者把原料预付给从事加工制造的工厂主,从他那里得到一种定期支付的凭据。这个工厂主完成他那一部分工作以后,又以类似的条件把他的产品预付给另一个要进一步对产品进行加工的工厂主。信用就是这样一步步展开,由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一直到消费者”[4]。这一过程中,不论是借贷还是偿还,都以一定的经济物质为基础。但是,马克思也强调指出,因为阶级社会中“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5],信用制度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可在资本疯狂追逐利润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存在大量的弄虚作假、暴力掠夺等不诚信现象,就如他曾经批判过的“外国人经常贿赂下级官吏而使中国政府失去在商品进出口方面的合法收入”[6]一样。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诚信建设。毛泽东将诚信作为共产党人的基本道德操守,明确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7]。邓小平始终把对人民的忠诚放在首位,认为党的领导一定要取信于民,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才会有诚信的基础。对于腐败问题,他痛心地指出,“由于腐败现象的滋生,使一部分群众对党和政府丧失了信心”[8],腐败问题最失民心。对于改革开放过程中如何吸引外资,他强调,“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只要守信用,按照国际惯例办事,人家首先会把资金投到上海,竞争就要靠这个竞争”[8]。江泽民把诚信扩展到更多领域,在199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首次提出将“诚实守信”纳入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在2001年又把“明礼诚信”确认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胡锦涛则在2006年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的“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对诚信重要性的再次确认,并写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了前辈马克思主义者的诚信思想,在对诚信问题的深入认识中,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将诚信从职业要求、道德规范、道德建设层面提升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并在宪法中予以确认,突出了诚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至关重要性,将诚信的地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实践逻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推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这一历史性重大判断标志着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多项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和进展。与此同时,社会主要矛盾也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就包括人民对诚信社会的呼唤与现实反差之间的矛盾。应该看到,近年来党和国家对诚信建设高度重视,把它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更是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进行宣传与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也为社会诚信建设提供了共同的利益基础、价值追求和道义标准。人们对诚信道德的重要性认识普遍提高,对遵守诚信道德规范性的认同明显提升。有调查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诚信状况有明显改善,84.1%的公众认为诚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86.3%的公众认为诚信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社会要求,83.1%的公众认为诚信建设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85.02%的公众认为诚信是处理人际关系和进行社会交往的准则[9]。在全国及各省、市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中,还涌现出了勇挑重担、替夫还债的“信义妻子”郭俊华,诚信经营、回报社会的民营企业家刘慧兰,知恩图报、重信守义的退伍老兵陈俊贵等一批诚实守信模范。
然而,社会主流抱诚守真、积极向善的背后坑蒙拐骗、弄虚作假的事情也屡见不鲜。主要表现在社会交往中,恶意欠费、伪造票据和证件进行诈骗等现象时有发生;政府管理中,政策朝令夕改,数据掺水等情况无不加剧了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更有长春长生疫苗造假、翟天临学术造假、范冰冰偷逃税款等典型事件的发生使公众的信用焦虑愈发紧张。为此,新时代中国诚信建设必然要承担新的使命和任务,向新的更高水平迈进,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推广应用PPP模式,积极促进小微企业申报PPP项目,实行“随报随收、随收随审”的原则,使河南省自贸区发展实现市场化融资。
二、习近平关于诚信建设重要论述的价值体现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在整个价值体系中,诚信虽属于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但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地位最基础、运用最广泛的价值观。
(一)国家富强需要诚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发生巨变,经济总量跃居第二,2018年首次突破90万亿;工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百姓生活大踏步前进,这些都为国家富强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但国家繁荣富强仅依靠经济硬实力支撑还不够,还需要有文化软实力作为后盾持续发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3]。一个有未来的国家离不开文化的发展,一个有希望的民族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跌宕起伏与国家的兴衰荣辱休戚相关。在当下,“提高文化软实力,关系中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10]。而诚信作为新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引领,它的培育和践行不但能够有效避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思想混乱与对立,形成思想上的最大公约数,更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形成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
此外,面对国际新形势,为给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使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其中“诚”,就是“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11]。2015年4月21日,他在巴基斯坦议会演讲时提出,“巴基斯坦认为‘诚信比财富更有用’,中国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两国传统文化理念契合相通”。在2019年4月26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他再次强调:“中国人历来讲求‘一诺千金’”。这些讲话在国际层面都为树立中国“以诚待人、以信为本”的大国形象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基础,更为新形势下解决各类国际摩擦和纠纷亮明了中国态度。
(二)民族振兴需要诚信
作为一个农耕性民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社会经济是以满足自身需求的小农经济为主导,人口流动性较小。人们以血缘或地缘关系为基础构成了自己主要的人际关系和信任范围,进行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这种生产方式虽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史,并有过昔日的辉煌,但因使商品生产和市场活动长期处于小生产的附庸地位,在工业文明来临时,阻碍了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
随着科技进步和交通运输业等的发展,当代中国与古代传统社会相比,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交往对象已冲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生活圈,交往内容和方式也更加多样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我国不仅建立起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国内市场,还一跃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在此背景下,经贸往来十分频繁,诚信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具体表现为市场经济首先是信用经济,买卖双方要想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在赊销、赊购、贷款、融资、预付款等所有环节中都需要遵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交易才能顺利完成。其次,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和完善离不开平等有序的竞争。市场经济正是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来迫使企业改善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积极创新。而诚信是各企业参与竞争的有力武器,谁拥有良好的社会信誉,谁就能更快更多地赢得客户,最大程度地占领市场;反之,则会导致恶性竞争,市场秩序混乱等严重后果。再次,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如何保持稳定的产业政策,如何更加充分地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市场供给质量和效率等,都有赖于诚信。只有政府、企业和各组织都坚守诚信才能规避市场风险,降低改革成本,破解改革难题。可以预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更深层次地参与国际竞争,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而诚信作为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维护国内市场秩序的压舱石,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人民幸福需要诚信
古代先贤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有道德,有精神追求。物质生活固然为人所必需,但精神生活也不可或缺。特别是人们的物质享受和收入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精神上的充实对提升个人幸福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当今中国,百姓生活已大为改善,一大批惠民便民举措纷纷落地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与此同时,人们对精神领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追求也越来越高。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要求,是人立身进业之本,自然是人们精神渴求的目标。正如《荀子·不苟》所言,“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诚心诚意是人心灵的根基,不但能促使人做出善的行为,还能滋养人的心田,给人内心带来踏实和满足。另外,在与他人的交往沟通中,一个信守承诺的人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好感,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这样既降低了交往成本,满足了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安全需要,也利于在友好、和谐的相处中排解自身负面情绪,保持身心健康。除此之外,个人诚信素质的普遍提升,还有助于带动全民族诚信素质的整体发展。试想如果诚信品质蔚然成风,社会必然井然有序;而如果社会成员之间相互猜忌、甚或欺骗,则会造成社会的冷漠甚至无序,若任其蔓延,还可能触发整个社会陷入信任问题的“塔西佗陷阱”。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诚信作为人民幸福的必需品,是衡量社会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必须把对诚信的要求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加以考虑,赋予其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内涵。
三、习近平关于诚信建设重要论述的实现路径
《管子·枢言》言:“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早在两千多年前,管子的这句话就道明了诚信对于“天下”的重要性。为顺利解开这个“天下之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12]。多措并举为今日中国破解诚信难题给出了答案。
(一)通过教育引导,不断提升公民诚信意识
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诚信是人应有的态度和品行,也是人步入社会的门槛,人立足社会的基石。诚信意识、诚信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个人共同努力。
首先,家庭教育中,培养诚信好品德,离不开建设“好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精神风貌、文化氛围的积淀,它对家庭成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13]。家长的言谈举止、思想品质,是孩子学习、效仿的对象,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父母应以身示范,做好表率。在日常生活中夫妻双方要相互忠实、相互尊重,父母与子女之间要以诚相待、言出必行,工作、交友中要忠于职守、光明磊落,将诚信品质融入一点一滴之中,浸润孩子的心田。
其次,学校教育中,应重视诚信教育,普及诚信知识。诚信教育历来为中国传统教育所重视。《论语·述而》中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就说明孔子已将诚信教育放在道德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地位。然而,现实社会中由于受重智轻德等观念的影响,诚信教育在各级学校中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加之学校诚信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内容泛化,教育效果亟待提高。所以,学校应转变教育理念,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上好德育课的同时,将学生诚信记录与升学、评优、保研、贷款等相挂钩,给学生营造赏罚分明的诚信环境。此外,教育内容中应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理论探讨之余广泛开展使用银行卡、花呗,购买保险,申请贷款等过程中信用知识的普及教育与相关法律的学习,避免学生因无知陷入失信危机。
再次,注重个人修养,增强诚信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建设重要的是“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14]。因此,诚信品质的形成除了借助他律以外,还应做好自律,在知情意信行等方面不断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把诚实守信内化为个人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身的行为方式。要学思并用,在学习诚信理论和知识的同时,积极思考,辨别善恶;要省察克治,以诚信为准则,通过反省来发现、纠正自己思想或行为中的不良倾向;要知行合一,将提高诚信意识与躬身实践统一起来,积善成德,使诚信成为每一个人自觉的行为与价值遵循。
(二)通过齐抓共管,打造诚信企业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企业诚信建设,不仅明确指出“公有制企业也好,非公有制企业也好,各类企业都要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15],还对如何加强企业诚信有过指示和论述。他在吉林视察时曾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人翁作用,维护好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16]。现代企业制度中,职工是每个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方,是企业的命运共同体,打造企业诚信必先做到对职工诚信、对职工负责。“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不能只当口号、贴标签,而要贯彻到党和国家政策制定、工作推进全过程,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17]因此,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要按照劳动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切实有效地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不能拖欠职工工资、强制职工加班,要对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与他们共享企业发展成果。此外,“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确保安全生产”[18]。
除了对内部职工讲诚信外,企业还应做到对消费者讲诚信、对社会讲诚信。为此,企业应将诚信价值观贯穿于企业文化之中,让企业自上而下都能时刻牢记信用、信义和信誉的理念,用“诚”生产好产品,用“信”打造好品牌,努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制造要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要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要向中国品牌转变”[19]的目标。此外,各企业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20]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不能缺斤短两、以次充好;在业务发展中,通过优质的信誉、过硬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赢得客户,不能陷入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竞争之中;在内部管理中,严肃规章、遵章行使,不能权责不清、敷衍了事;在对外宣传中,要实事求是,不能损害和贬低其他企业。
另外,要树立政府、市场、行业共管共治的思维,发挥各方优势,增强协调意识。实践证明,企业诚信的建立仅靠其中一方很难实现,需要各方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共同促进企业诚信的建设。此外,还要规范企业入市标准,完善企业诚信监督和失信惩罚机制。不仅从源头上保证入市企业信息真实,还要对企业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进行实时无缝监督。
(三)通过诚信文化、诚信宣传、诚信制度,构建诚信社会
诚信对一个良好社会秩序的建立和运行是不可或缺的。在当前建设诚信社会过程中,需要诚信文化、诚信宣传、诚信制度共同发力,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诚信环境。
首先,“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3]。针对当前我国诚信文化建设现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构建新时代诚信文化。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发挥其对全体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的引领及凝聚功能,以形成全社会的诚信共识;二要充分继承和弘扬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形成的向上向善的诚信文化,推动它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发其现代活力,使其与新时代文化相适应,与新时代社会相协调。三要积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诚信文化,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在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中实现诚信文化的自我更新和发展。
其次,发挥社会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社会舆论被称为现代社会的“第四权力”,它可以通过舆论导向和失信揭露给人以影响,从而帮助人们养成诚信品德。因此,要借助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诚信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发挥好先进典型的道德示范作用和道德价值的传递功能,“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21]。此外,还可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引导人们向往与追求讲诚信、守诚信的生活,发挥文艺作品“文以载道”的作用。
再次,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战略部署。这意味着新时代诚信建设有了新范式,需要将“德治治理”与“制度治理”相结合,形成诚信文化与诚信制度协同推进、协同构建的新格局。具体而言,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制度层面,引领诚信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对陈旧或存在漏洞的制度要进行补充、完善,使其与时代相契合,具备合理性、合法性、操作性及有效性;对尚未建立诚信制度的领域,要切实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精神,加快制度出台,填补制度盲区。并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讲话中所提要求,“建立和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要充分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推动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着力解决当前危害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重点领域失信问题,加大对诚实守信主体激励和对严重失信主体惩戒力度,形成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制度机制和社会风尚”[22]。
(四)通过抓党风、改作风,提升政府公信力
诚信既是立人、立业之本,也是立国之基。回顾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做出的承诺正在一步一步兑现,这些都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府诚信的高度重视。
首先,“领导干部要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23]。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将“讲诚信”放在领导干部应当遵守的各项规范之首。对于如何讲诚信,他指出,共产党人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24],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上站稳立场,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此外,他还要求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一以贯之体现到党的全部奋斗之中”。为实现这一目标,要“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党内监督,接受人民监督”[25]。
其次,打造诚信政府还需在政府的公开性和政策的稳定性上下功夫。各级政府要获得民众的支持与认可,必须实行政务公开,各项政策法律的出台都需做到公开、公正、透明、规范。“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26]工作中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讲真话、办实事。决不能“朝令夕改”,决不能“开空头支票”,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要实实在在、实事求是为民办事,为民服务,才能实现政通人和。
最后,政府诚信建设还需要法治为其提供推动力量和制度保障。就我国现状而言,当务之急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法治对政府诚信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将诚信原则写入《宪法》《立法法》《中央政府组织法》《地方政府组织法》《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规范中,以限制政府权力行使的随意性,切实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还可就某些行政领域进行单独分散立法,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更具规范性和操作性的法律指引。还要加大力度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的执法队伍,重点解决执法中不规范、不公正、不透明等突出问题,强化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还百姓一份安心。要构建开放、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杜绝暗箱操作,坚决遏制司法腐败。只有这样,政府的公信力和威望值才能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诚信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他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产物,既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又立意深远、发人深省,充满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盼,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关照,对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冀望。因此,新时代要将诚信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基石来抓,社会各界戮力同心,共同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促进诚信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