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桂梅:深山里的一团火

2020-12-19二水

青年文摘 2020年18期
关键词:华坪张桂梅老师

二水

在云南丽江华坪县的大山里,有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中学——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华坪女高”)。校长兼创始人、学生们的“妈妈”张桂梅,一生无儿无女无财产,身患重病的她把大半生奉献给了山区教育事业。华坪女高创办12年,连续多年获得丽江市高考综合第一的好成绩,截至2019年共将1645名山区贫困女娃送进大学。

命运坎坷

张桂梅的老家在辽宁,从小丧母的她和姐姐相依为命。1974年,17岁的她响应党的号召,随姐姐到云南支边。

1995年,张桂梅的丈夫被确诊为胃癌晚期。一年后,丈夫病逝。“家没有了,我的天塌了。”受到打击的张桂梅放弃了大理优越的工作环境,申请调到贫困山区华坪县。当时,她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并承担4个毕业班的语文和政治课教学任务。

本想在华坪就这么过一生的张桂梅,没想到命运又给她一击。

一天,张桂梅肚痛难忍,到医院检查才知道,子宫内有一个近5斤重的肌瘤。此时的她已拿不出钱为自己治病,再加上举目无亲,她哭了整整一个晚上。最后,她决定不治病了,要将有限的生命献给孩子们。第二天早上,她把眼泪擦干,回到课堂继续给学生上课。

后来,学校要出钱给她做手术,张桂梅没有同意。为了不耽误初三毕业班的教学进度,她忍着疼痛坚持站在讲台上,直到把4个班的学生送进中考考场,才住院接受手术。

手术后,医生反复叮嘱要静养6个月以上。可24天之后,张桂梅又站到了讲台上。班上的同学缺学习用品,她给买;同学交不起学费,她给垫……自己每天却只吃9毛钱的饭菜。

让人想不到的是,肿瘤再次发作。这一次,县妇联专门为她发起募捐,县政府出资送她进医院做手术,并免费为她提供药品。县长告诉她:“我们再穷,也会救活你!”张桂梅感动地说:“我没为这个小县做过一点点贡献,却添了这么大的麻烦。他们把我救活了,我活着要为他们干些什么。”

在课堂上,张桂梅从学生的眼睛里看见了对知识的渴望,更感受到了一个老师对偏远地区有多么重要。她下定决心,不仅要当好老师,也要做让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引路人。

1997年8月,张桂梅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她还把县妇联给她的1.6万元捐款捐献给学校,让学校架起电线,孩子们再也不用点着蜡烛上自习了。

筹款办学却被人当作“骗子”

在民族中学任教期间,张桂梅发现,这里的女学生不仅数量少,还有人时不时从课堂上消失。退学的女学生有的是被家里定下婚事,准备出嫁;有的是家里拿不出学费,只好让孩子退学回家务农;有的家庭则认为,让女孩子读书不如让男孩子读书。

有一次,一个高三女生在临近高考时突然辍学。张桂梅到学生家里一看才知道,家长把高三的女儿留在家干活,却让读小学、初二的儿子们到县城上学、补课。家长的做法气得张桂梅忍不住想骂人。

张桂梅实在不忍心让女孩子们就这样回家。有的家长不放人,她就找到当地村干部进行沟通;学生家里实在拿不出学费,她就拿出工资补贴。她说自己是“拼着老命,一边教书一边往回找孩子”。

院)成立,捐助方指定让张桂梅担任负责人。建院第一天,儿童之家就收养了36个孩子,其中有一部分是被遗弃的女婴,最小的仅有2岁,最大的也才12岁,无儿无女的张桂梅成了孩子们的“妈妈”。

民族中学和儿童之家的经历让张桂梅萌生了一个想法:筹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她们有书读。张桂梅说:“女孩子受教育的话,也许可以改变三代人。如果她有文化,她还会把自己的孩子丢掉吗?我的初衷就是解决低素质母亲和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

办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不仅需要财力,更需要人力。张桂梅只能自己想办法。

从2002年起,张桂梅带齐自己的所有证件,开始为办学不停奔走。走累了,就在路边歇一会儿,渴了就讨口水喝,饿了就啃几口自带的干粮。但筹款之路并不容易,她常被人当成“骗子”对待。

“你好手好脚不干活,还会说普通话,戴个眼镜出来骗钱花……”再难听的话,张桂梅都听过,可她没有放弃,用5年寒暑假时间筹到了1万元,只是这些钱远不够办学校需要的资金。

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到北京开党代会时,一位细心的记者发现,张桂梅穿的牛仔裤破了两个洞。后来,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让张桂梅和她的“女高”梦在全国传开,张桂梅也收到了全国各地好心人的捐款。

2008年9月1日,由张桂梅担任校长的华坪女高开学了,首批就有100名女学生入学。按照张桂梅的办学初衷,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一切费用。开学那天,一些家长放声大哭,激动地喊:“感谢全社会的好心人!”

深山里的一团火

开学还不到半年,第一批进校的17名教师中就有9名相继离职,还有6名学生提出转学。眼看学校快办不下去,张桂梅一个人跑到旗杆下哭。

心灰意冷的张桂梅在整理交接资料时发现,剩下的8名教师里有6名党员。她眼前一亮,把老师们找来,在墙上画了一面党旗,把入党誓词写在上面,大家还没宣誓完就全哭了,“一定要把山区孩子送进大学”!

可要把100名没有教育基础,甚至连字都认不全的学生送进大学并非易事。尽管如此,张桂梅还是给老师们下了“硬指标”:“知识在山里人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有学生的爷爷奶奶说,‘孙女读高中了,我们可以放心地死了。人家好不容易把孩子给我们了,你们最少给我教出二本来!”

从那之后,张桂梅和老师们利用休息时间给学生补课,一道题听不懂,反复讲8遍,直到理解为止;老师生病了也坚持上课,不落下一个知识点。

除了抓学习,张桂梅还对学生们的日常作息做了安排:早上5点起床,夜里12点后休息,3分鐘之内从教室赶到食堂,吃饭不超过10分钟……

在张桂梅的“魔鬼训练”下,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从2011年起,华坪女高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一本上线率从首届的4.26%上升到2019年的40.67%,排名全市第一。

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女学生,张桂梅的身体每况愈下。她患上了肺气肿、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10余种疾病,办公室的抽屉里装满了药盒。

这几年,张桂梅因为身体原因停止了授课,转做学校后勤。每天早上,她拿着喇叭喊学生起床;到了晚上,她提着手电筒检查水电安全。多年来,她一直和学生们住宿舍。她的床摆在最靠近门的位置,这样一来,如果出现什么状况,她可以顶在前面,为学生们挡一下。

为了身后这群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孩,张桂梅早已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她总对自己说“再坚持一下”,甚至在身体疼痛时总是“想办法找一些止疼药,先止疼,后面再说”。“现在也不想去检查身体了,越检查毛病越多。”

尽管疾病缠身,张桂梅还是尽量让自己显得精神一点。她坚持对每个学生进行家访,一心想着把“文化摆脱贫困”的理念带进大山。

她说:“是这块土地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不怕死,我唯一不踏实的,是欠这块土地上父老乡亲的情没有还。”

如今,张桂梅已在云南扎根46年,不仅是儿童之家的“张妈妈”,也是山里女孩们的“老师妈妈”,更是这些女孩“梦工场”华坪女高的创办者。她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给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中,自己却过得很朴素。

她说自己也没想到会一陷进去就拔不出来。“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们后面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张桂梅像一团火、一盏灯、一颗星,在深山里燃烧着、闪烁着,散发出爱的光芒,在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心里播撒下希望的种子,引领她们走出大山。

(摘自“环球人物”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华坪张桂梅老师
基于SWOT分析和钻石模型的云南华坪芒果产业竞争力研究
华坪女高的校训
张桂梅——为大山里的女孩点亮希望之灯
致敬张桂梅老师
张桂梅
——为大山里的女孩点亮希望之灯
张桂梅
——为大山里的女孩点亮希望之灯
丽江华坪花傈僳服饰特征探析
华坪县鲜食玉米栽培新技术研究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