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你给打几分?
2020-12-19
近日,浙江《教学月刊》杂志的公众号刊出一篇2020年浙江高考的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该文一经曝光,就引发大量讨论,不少人认为其通篇“不知所云”,还有哲学专业的内行,指出该同学引用海德格尔、尼采、卡尔维诺、麦金泰尔、维特根斯坦的错误;但也有支持的观点认为,该篇作文恰恰跳出了高考作文的常规要求,是一种基于深厚文字功底的反叛勇气和个性表达。
文字审美本就具有高度主观性,个体的知识背景、学术涵养,决定了看待和解读一篇文章的方式。而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找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2020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活在树上
文/浙江某考生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别处的芬芳。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麦金泰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祓魅”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洵不能成立。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满分并非鼓励效仿,是倡导个性化
文/熊丙奇
据称,有老师点评这篇《生活在树上》:“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有人说这篇满分作文好,有人说“辞不配位”,还有人担心给这种作文满分,会诱导学生模仿,用晦涩和生僻字“装高深”“博高分”。
抛开该作文泄露问题,规范地公布满分作文,以及阅卷老师对作文的点评,可以让学校老师、学生和公众更了解作文评卷标准。这也是多年来各省教育考试部门一直坚持的做法。但是,作文阅卷到底是专业事务,会有专业的阅卷标准,而公众对满分作文的关注,则并非都坚持专业标准,因此,满分作文在公布后,引发争议是十分正常的。
语文作文属于主观题,为防止阅卷偏差,通常会有两人评阅,如果评阅分数差不多,取平均分,如果两次评阅分数相差较大(如超过五六分),则会再请第三人评阅,最终由作文审查组判分。这篇“满分作文”,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后一位老师给了55分,因此再请第三人评分,第三人给的也是55分的高分,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由阅卷流程来看,给这篇作文满分是十分谨慎的。
近年来,我国高考作文普遍出材料作文,其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浙江的高考作文也是如此。但从考生的高考作文表现看,不少考生还按照应试作文的套路去写材料作文,这和材料作文给学生的思辨、表达空间还不够大,以及有不少考生还是想着怎么写出阅卷老师喜欢的作文有关,于是不少考生的材料作文还是“宿构”“套题”。事实上,好的材料作文,反对“千篇一律”,要求考生表达自己的个性化观念,进行个性化写作。好的材料作文,应该有鲜明的观念、严密的逻辑,以及优美的文字表达。
这篇材料作文之所以能得满分,或許主要在于其思辨性,虽然有人质疑其所用的生僻字并不必要,但也可以说是个性化表达。给其满分,并不是鼓励其他学生也效仿这种做法,而是尊重、倡导个性化表达。这给学生传递的信息是,写材料作文,不要采取某一套路——模仿他人是很难写出出彩的文章的——而是要写出个性。这可以真正发挥材料作文促进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作用。
就此而言,笔者也不担心其他学生会模仿这种方式,就如2001年江苏一名考生的作文《赤兔之死》得满分,当时也有人担心会不会有学生模仿,进行文言文写作。后来的事实表明,这“过虑”了,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是很难进行这样的操作的。《生活在树上》这篇作文,就属于这名学生有自己思想的个性化表达,而且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许多大学人文学科的老师也未必有,其他学生要模仿,更是难上加难。这就是这篇文章的价值。
(摘自2020年8月4日《成都商报》,小黑孩图)
一篇投机取巧的高考作文
文/王路
看了这篇高考作文,如果我是阅卷老师,大概不会给39分,可能给42分吧。这个学生不算笨,给39分是公允的,给再高恐怕要害了学生,因为把他往错误的方向引导了。
我们看看他第一段怎么写的:“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就问一句,你知道这篇文章想写啥吗?反正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个学生自己,就属于他说的“过早振翮”那种,这不太好,容易折翼。
判断文章是否基本过关,有一个简单标准:捂住标题和题目,把正文看完,你来取个标题,看看是不是正好能对上试卷出的题目。恐怕十之八九的人看完这篇全文也猜不出作文题是啥。这样的文章干吗还让“人”写呢?AI写就可以。让AI写这种文章,一秒钟能生成一大堆。我们认得几个字,是为了从字里看出有血有肉的人,看出“真情实感”,而不是为了看戴了面具、美瞳,又加了重重滤镜的假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