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迪:我的快乐妈妈张加丽

2020-12-19赖祐萱

青年文摘 2020年18期
关键词:导演组菩萨帽子

赖祐萱

1

从小,我就觉得我妈不一样。我怀疑她肯定看了什么书,立志要做一个开明的妈妈。

高三没有晚自习时,同学们会聚在一起吃饭。别的同学都打电话回家,免得家里担心。我从来不打,我妈也不管,看我没回去就知道:哦,杨迪今天在外面吃。我那群好朋友在我家待的时间最多最久,动不动就到我家来。她还给大家准备水果,可劲儿地想跟我朋友交心。她不想表现得严肃,觉得还是好玩最重要。

我不是一个怕开家长会的小孩。在学校,生活委员、文娱委员没少当,就是成绩不好。而我妈从来没有因成绩责备过我。有次,历史才考9分,她也只是抱怨:我闭着眼睛都比你考得多。

我是典型鼓励式教育教育出来的孩子。小时候她就喜欢说:“儿子乖乖,儿子你真棒!”长大了成天给我洗脑,我演过一个角色明明叫丑男,她却说:“叫什么丑男,叫帅哥!”对我,她从来不会用否定的表达,都是肯定的,感叹句式的。

她也不是盲目肯定,一些重要时刻,她还是很清醒的。我当年高考差得要命,最后一场前在家里哭,说不想考了。她对我说:“你必须去考,都走到这一步了,就算妈妈花钱给你读个大专都可以。”

后来还真考上了,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表演系。通知书发来,有一行字写着,8月25日前发传真给学校可以免费转系。我妈一看就说:“妈妈免费给你转系吧,转到编导系。”她担心“电视上都是帅哥美女,你读表演,找工作比较困难”。

而且,妈妈总归是有点威严的。她也会训我、揍我。有次挨打是因为我打碎了她的菩萨。我妈有段时间买了一堆菩萨在家里拜,保佑她打麻将赢钱。我把打碎的菩萨扔到床下面,剩下的又摆回去。我觉得我妈拜得不诚心,明明四个菩萨,她连续拜了几天都没发现少一个。等到突然发现,她把我一顿骂,说怪不得最近打麻将一直输。

但更多时候她都是在赞美我,表扬我。现在,我妹妹的孩子也是她在带。她照旧天天跟宝宝说:“棒棒的,好漂亮,好聪明。”我也不知道她是如何能毫无羞耻感地说出这些赞美之词。

2

我第一次录节目,扮白素贞,贴了假睫毛,紫色口红,特别恐怖。我乐在其中,跟人各种合影。一上台,还没唱立刻被叫停,评委说我像纸扎小鬼。参加水上冲关节目,扮成男生冲一次关,扮成女孩冲一次关,扮成老太婆再冲一次。我运动细胞差,老掉水里,摔得狼狈不堪。

早年都是这样的节目,爸妈看了心里不太舒服。我妈就撺掇我爸给我打电话,说感觉电视台在骗我,让我别干了。那时候,他们也不懂综艺梗,不懂节目效果,非常在意同节目的其他艺人攻击我的长相。我妈心里有个小本本,把每个人名字都记下来,默默地恨人家。后来,我跟她解释,这是综艺,大家是帮你给你镜头才会这样。她明白之后也不说了。

刚工作的那段时间,我遇到什么委屈,第一件事就是给她打电话。

2010年,参加完《中国达人秀》,电视台邀请我去拜访一位喜剧界前辈。拜访的时候,我生怕手机响了对他不尊重,还特意关机。结果整个过程不太愉快,前辈当场嘲笑我是昙花一现。当时我默默站在旁边不说话,就觉得很难过。

晚上回去给妈妈打电话说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哭了。她安慰我这是人生挫折、成长道路之类的话。最搞笑的是,她最后一句说:“某某某那个老瓜娃子,我再也不听他的任何东西了。”直到今天,我妈也没有原谅那个前辈,现在只要电视上放他的节目,哪怕她在房间拖地,听到了都会马上大喊:“换台!换台!”

我爸和妈妈完全不同,他很严肃,不苟言笑。估计从小树立起的人设,没有办法再改了。我们父子间很少交流,他听我说话主要是在节目上,而不是在家里。但我妈就完全不一样,她是搞笑不自知的那种,越认真反而越搞笑,所以她录节目,效果出奇好。

她上节目,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来搞笑的,而是配合我工作的。

节目组说的事,她记得特别牢,写个小纸条揣兜里,根本不管表现出来的是不是她本身的性格。有次录节目,我戴了一顶帽子,导演组跟我妈说:“阿姨,待会儿录制的时候,你一上去就把杨迪帽子掀掉,骂他‘什么帽子这么丑。”我妈照做了,一开场还没张口说话,就过来掀我帽子,骂我。下来后,她也没理我,直接跑到导演跟前,扬着头问:“怎么样,我表现好不好?”她觉得听了导演组的话,就是在帮助我。

她现在买衣服都会考虑录节目好不好看,还会考虑坐着的时候,衣服会呈现出什么状态,她不想在节目中丢我的脸。站站坐坐,坐坐站站,在人家店里试半天,我都想用口罩把整个脸盖住。

我妈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她希望给我一个好的、完美的、其乐融融的世界,不想让我看到一丝负面情绪。我没见过她跟我爸吵架,即便我爸有时说话不好听,但只要我在,她就不恼火。

她还常常在网上搜“杨迪”,然后点赞,一晚上点两百多个赞。有个营销号说“一直把父母拉出来做热点的这种行为,你们觉得可取吗?我是不认可”。我妈也咔咔咔给人点赞,我跟她说:“你这个都点赞啊,骂我呢。”她说看到我名字,配了我和她的照片,她就点赞。

3

生活不可能永远都是快乐的,我也有一些埋怨她的事情。

2009年, 我外婆检查身体发现肺里有阴影,当天确诊肺癌。我妈瞒着我,告诉我是些小气泡,多休息就好。我就没怎么上心,直到2013 年,我妈突然打电话告诉我,外婆走了。我才知道外婆被疾病折磨这么多年。

那年我27 岁了,我妈却觉得我还是个小孩子,觉得我会接受不了,不應该让这些事情影响我。很多情绪和难过,她自我消化,自我处理了,一点都不想给我添堵。可是,这件事情成了我心里最大的遗憾。

这几年, 妈妈年纪也大了,我觉得她越来越依赖我。去年,是我们母子俩关系最紧密的一年,因为工作时常能相聚。但她来上海都不敢出门,怕走丢。她觉得上海太大了,我们老家多小啊,最远的地方走半小时就能到。而我就希望带她多体验新鲜的东西,不管她喜不喜欢,硬逼着她体验。

她也非常捧我的场,还是那一套鼓励式回应:“哎呀,如果没有杨迪,没有儿子,就算再有钱,都不会找到这些地方来吃这些,玩这些。儿子,有你真幸福,妈妈好爱你哦。”

我感觉她和那一辈的爸妈不太一样, 她很尊重我。在我面前,她从不催婚,有时候在节目上催都是导演组安排的。她不仅不催我,还会跟别人说,我儿子在忙事业,结什么婚,想结的时候,缘分自然会到。她还会跟我说,自己快乐最重要,你的生活是你自己的。

当年,《中国达人秀》拍选手背后的故事,想挖掘一些苦情素材,我说没有。有个导演说:“杨迪,你是装疯卖傻还是真的没心没肺啊?”可我觉得,一个人为什么非得有什么苦难呢?我妈对我影响太深了。她教会我人生没什么可愁的,凡事都有办法,都有路。活着就要乐乐呵呵,开开心心,哈哈大笑。

(摘自《博客天下》2020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导演组菩萨帽子
我混进《竞然如此》的导演组,观察了一段时间
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
影片《大决战》中是如何表现林彪的
“北特圣迪”助力世园会闭幕式精彩呈现
试论涉案纪录片的“进行叙事”功能
——以《纽约灾星》为例
Hat 我戴上了这顶帽子
辽代八大菩萨造像研究
佛像面前的菩萨
社会意识与菩萨造像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