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笔下景物跃然纸上
2020-12-19夏丏尊叶圣陶
夏丏尊 叶圣陶
看到“景物”两字,往往联想到山明水秀,好像这两字所指的纯属自然界方面。但我们这里并不取这样的狭义。我们把环绕着我们的很多都称为景物,自然山水固然是景物,人为的房屋和市街也是景物,也不专指美丽的、赏心的而言,就是丑恶的、恼人的也包括在内。
描写景物,第一要选定自己的“观点”。或者是固定的,就好比照相时站定在一个地方,向四周的景物拍许多照片;或者是逐渐移动的,就好比照相时步步前进,随时拍几张照片。观点不同,对于景物的方位、物像的形态、光线的明暗等都有影响。我们如果对着实际的景物动笔,这一些只要抬起头来看就可以知道,但如游历归来以后写游记,这些项目就不能一看而知;倘若不在记忆中选定自己的观点,往往会弄到方位不明、形态失真、明暗无准,那就离开“描写”两字很远了。
第二要捉住自己的印象。眼睛怎样看见就怎样写,耳朵怎样听见就怎样写,内心怎样感念就怎样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一片叶子和花上”,把视觉的印象捉住了;“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把听觉的印象捉住了;“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把意识界的印象捉住了。因为捉得住印象,能够把自己和景物接触时候的光景表达出来,所以这几句都是很好的描写。反过来想,就可以知道凡不注意自己和景物接触时候的光景,捉不住什么印象,而只把一些概念写入文章中,那绝不是好的描写。如庸俗的新闻记者记述会场情景,总说“到者数百人,某某登台演说,发挥颇为详尽”;又如不肯多用一点心思的学生,你叫他描写春景,他提起笔来总是“山明水秀,柳绿桃红”。“到者数百人……”“山明水秀……”只是平时的概念,并没有当时的印象,所以不能把会场的空气和春景的神态描写出来。
還有一层应该知道,就是描写虽然可以用形容词和副词,但不能专靠形容词和副词。因为这些词并不具体,你就是用上一串的“美丽”或“非常”,人家也无从得到实感。有时候不用一个形容词或副词来描写,只说一句极简单的话,但因为说得具体,却使人恍如亲历。如不说“寂静”而说“什么声息也没有”,就是一个例子。描写须要具体,不独对于景物,对于其他也如此。
(摘自《七十二堂写作课》,开明出版社,Stacy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