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跑步大神”王文祯:跑完一万公里有多难

2020-12-19崔斯也

青年文摘 2020年18期
关键词:跑友大神消防队

崔斯也

1

王文祯感到害怕。

一栋三层楼房着火,高温炙烤下,遍布的煤气罐随时可能爆炸。他的任务是在火场对面的建筑物阳台架水枪灭火。然而,阳台没有护栏,高压水枪喷射时冲击力巨大,固定不稳会将人甩飞。

这是他人生中漫长的一个多小时。后来他冲进过很多火场,有时滚滚浓烟中漆黑一团,爆炸的声响就在脚边,反倒没觉得太害怕。

王文祯今年30岁,刚做消防员两年。入职福建周宁县的消防队之初,王文祯常到附近的体育场跑几圈。有次团长说,在体育场有个跟他年纪差不多的小伙子,跑得特别快,10公里可以跑三十六七分钟。

他当时有些震惊。几天后的一个晚上,王文祯照例在体育场跑步,突然听到身后有强烈的呼吸声逼近。王文祯回头问他跑多久了,对方说半个多小时,差不多10公里了。

王文祯马上意识到,对方就是团长说的那个“大神”,便提出一起跑剩下的5公里。嘴上说着“一起跑”,心里却生出好胜心。两个年轻人在黑夜之中沉默着奔跑,像是武林高手暗中较劲。

“大神”越跑越快,王文祯用尽全力也没跟上,心里有点沮丧。“大神”买好了两瓶水在终点等他,攀谈下才知道,对方是有5年经验的长跑爱好者,定期来王文祯所在的城市出差,其间仍然坚持每天到体育场跑步。他建议王文祯参加一些马拉松比赛,“可能会开启新世界”。

几个月后,王文祯参加了福州半马,果然开启了长跑的大门。20公里的路程,王文祯体会到和独自跑步时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不认识的选手经过他身边时会说“加油”,赛道外观众会大声呐喊助威。“我第一次发现,跑步是这么有意思的事。”

那场比赛他的成绩是第30名,长跑正式成为目标。

一天晚上,他想起以前看过的电影《一万公里的约定》。电影讲的是,一个男生为了帮喜欢的女孩圆梦,承诺在规定时间内跑完一万公里。他当即在Keep app上创立了话题#伊忘公里的约定#,目标是10年内跑完一万公里。话题取自电影片名的谐音,也有王文祯自己的期许:“伊是伊人,忘是遗忘。伊人忘记自己跑了多少公里,所以一直坚持,寻找最初的心。”

最初几个月,王文祯日复一日在Keep话题下打卡。跑步、训练、工作,生活依然是孤独的重复。

和惊险刺激的救援现场不同,消防员平时生活很枯燥。每天六点起床、洗漱、做卫生,早饭后检查所有的装备和器材。九点开始训练,上午的训练一般都是“爬绳子”。下午是跑步和其他体能训练,晚上则是两节教育课。日复一日。

2

消防队每个月有8天假期,王文祯经常会选择集中休,可以系统地进行跑步规划。林间公路是他固定的跑步地点。每次跑完步,王文祯就在自己的Keep话题主页上传记录。

他开始觉得消防队的训练越来越轻松。日常很考验体能的“爬绳子”他总是领先。几个月后,市里举行消防比赛,王文祯轻松拿了第一。其中一项是负重5公里,他背着氧气瓶,把别人远远甩在后面。

当年无法追上别人的跑步小白,已经成为新的“大神”。去年的一场半马,王文祯的成绩接近国家级水准。

Keep话题下,也开始有其他跑友打卡,至今已有7000多人加入“伊忘公里的约定”,3.4万人围观、2.5万条讨论。跑友们将这位自律、阳光的消防员称为“伊老大”。

而从“小白”到“老大”的转变没那么突然。跑步虽然只是两腿不断交替向前的过程,但路上的一切只有他自己能看见。

高中毕业后,王文祯在上海当过两年高炮兵。退伍后,王文祯一度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当过销售,兼职送过披萨外賣,做过工地的监工,还做过酒店服务员。

在跟朋友合住的出租屋里,两个大男人只能躺在一张床上,期待着生活什么时候能稳定下来。

生活从来没有容易过,因此当上消防员后,苦和累不值一提。开始系统长跑后,肌肉酸痛就是日常的状态。那些努力也无法做到的事情太多了,跑步却是这世界上最公平的事。

日常的跑步练习里,王文祯觉得最难的就是速度训练,需要极限冲刺5公里。痛苦到想放弃时,他会催眠自己:“就跑最后一圈了。”但这一圈结束,双腿还是不自觉地开始新的一圈。

3

王文祯Keep主页上的一句话打动了很多人:“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孤独和迷茫过,那就去跑步吧。”

加入约定的7000多跑友来自天南海北,有人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凌晨打卡,有人在黑龙江的冰天雪地里奔跑。这些素未谋面的跑友自称“伊家人”,约好了跑完一万公里后,就举办一次线下聚会。

这场一万公里计划的反响让王文祯感到吃惊。持续打卡的跑友里,有一位曾是肿瘤患者,手术之后身体状况很差。王文祯鼓励他从跑几百米开始,坚持到一两公里。一年多以后,他已经能跑15公里,身体的恢复让他变得自信。

很多人都是被“约定感”吸引而来。姗姗是从2019年年中开始打卡的,最初跑两公里都气喘吁吁,现在慢慢能跑10公里。过去跑步,她是为了保持身材而强迫自己,后来她开始思考奔跑的意义:不是为证明自己能跑、自律,不是为别人的眼光,而是一种热爱和信念。

宇轩是被学校的同桌推荐加入的,当时他是个280斤的胖子。去年6月,他在“伊忘公里”的话题下打卡,开始第3次减肥。跑起来时,和过去一样脚疼、胸疼,时刻想要放弃,但这次,话题下跑友们的加油和陪伴让他坚持了下来。过于肥硕的体形限制了他的体能,完成一万公里可能需要跑上20年,但今年2月,他已经减到了205斤。

王文祯已经跑完了6000公里,以现在的速度,半年后就能实现一万公里的最初目标。去年的宁波马拉松,他跑进了3小时——被视为业余选手的一道门槛。

以前跑步时,王文祯会听歌。但现在他基本不带手机跑步了,听听路上的声音,身后好像跟着一群看不见的伙伴,在熟悉的风景里呼吸、加速,感受强风在脸上吹拂。

跑步成为他生活的重心和信仰,而这些跑友们也让他多了一份陪伴感,外加一点责任。每次在Keep上发点什么,都好像能给一些人增添力量。就像那句话说的:“一个人可以跑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跑得很远。”

在意气风发的网络世界之外,现实的危机从未解除。

一次,王文祯在健身房跑步,才跑一公里就响起了警铃。他迅速换上救援服,但刚跑出门,就接到通知说情况得到控制,不需要救援了,他回去继续跑完11公里。正在拉伸时,警铃再次响起,是另一场火情。他又一次换上防护服,和队友一起冲往起火的酒店。

两个多小时后,救援结束,救援服里的衣服已经湿透。他回到健身房,继续拉伸。当奔跑继续,他再也不会害怕。

(摘自“真实故事计划”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跑友大神消防队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够虎,够硬核!
Savage Country
保你成为识鳄大神
福建千名跑友为爱奔跑 温暖“两癌”贫困母亲
给大神跪了,那些年的神最右
挑战冬跑!乌鲁木齐53岁男子寒战153公里,历时20小时29分
给大神跪了,那些年的神最右
厦门的“奶奶”消防队
吴学华编著《中国消防百年图录》选登上海迎解放消防展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