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输液港植入并发上腔静脉综合症病人经股静脉置入PICC导管的护理
2020-12-19王芳
王 芳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江苏 扬州 22500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达上腔静脉的下1/3,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入口处的深静脉置管术[1]。可为肿瘤患者化疗、静脉高营养、输血以及危重症患者抢救,开辟一条安全、持久的静脉通道,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保护外周血管,同时也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成为目前临床上备受欢迎的静脉穿刺技术[2]。但PICC置管后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比如静脉血栓、导管血流感染、导管堵塞等。而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是极为重要[3]。我院于2020年7月1日收治了1例输液港植入并发上腔静脉综合症病人经股静脉置入PICC导管。通过相对应治疗方案和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病情简介
患者,女,54岁,已婚,由于“纵膈腺癌化疗后20余天”于2020年7月2日入院治疗。2016年7月由于“声嘶伴咳嗽咳痰”到苏北医院就诊,明确为纵膈腺癌,并实施多次放疗。2020年4月出现胸腔积液,实施胸腔穿刺引流。
今为进一步治疗入院(2020-07-01,本院)。通过相关检查。初步诊断:1.为肿瘤化学治疗疗程2.纵隔腺癌化疗后3.高血压病。诊断依据:病史及病理、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纵膈腺癌需与纵膈结核、纵膈囊肿、肺肿瘤等相鉴别;患者病理明确为纵膈腺癌。诊疗计划:完善三大常规、生化、血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胸部CT、心电图等检查,评估病情。病情评估记录:患者目前病情稳定,入院病例分型为单纯普通型,不需紧急处理。
2 护 理
对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差:与纵膈腺瘤、化疗、低蛋白血症、贫血相关;心理状态差:纵膈腺瘤、并发上腔静脉综合症相关;舒适度差:与胸痛相关;认知程度低:缺乏胸壁植入输液港后并发上腔静脉综合症和置入PICC知识;存在拔管困难的风险,可能由于纤维蛋白鞘形成;可能存在部分断裂风险。以此为依据实施全面护理干预:
2.1 基础护理
术前,要对患者心功能、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进行严密观察。术中,持续中流量吸氧和心电监护,对患者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一旦出现症状,根据症状给予相关措施。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并告知术后相关疾病知识。
2.2 血管通路的合理评估
成立品质管理小组,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及多学科会诊讨论,最终确定为股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经股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2.3 导管粗细的选择
在输液流速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最小最细型号,腔最小的PICC导管穿刺为佳,因为较粗的导管其使周围血液动力学变化而引起并发症,增加静脉炎或血管阻塞的可能。
2.4 穿刺点选择
通过相关评估,最后,我们选择通过右股静脉插入三通阀PICC导管,并将穿刺点从腹股沟的中点向下移10 cm,以防止感染和阻塞。
2.5 穿刺过程
(1)消毒及建立无菌区:洗手液洗手,打开无菌包,戴无菌手套,使用乙醇棉签清洁、除脂穿刺部位,大小约10 cm×10 cm,聚维酮碘进行3次消毒,皮肤干燥后铺无菌洞巾。 (2)更换无菌手套。 (3)检查导管合格与否:用预充式肝素钠冲洗穿刺针,静脉导管等,检查气密性及是否通畅。(4)静脉穿刺:需两名护士配合,一人术者,一人协助。B超确定穿刺部位并定点,使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穿刺针与皮肤呈45°到60°夹角,缓慢进针;见有回血,将角度调整为30°;左手固定穿刺针,拔出穿刺针芯,将导管均匀缓慢送入股静脉。随后经股静脉、外静脉、common总静脉将导管送达下腔静脉,送入长度约30 cm到45 cm;一只手固定导管,另一只手拔除导丝;通过注入生理盐水检查是否通畅,使用肝素生理盐水开通或者封管,安装肝素帽。(5)固定导管:将双翼固定器缝合并固定在皮肤上,外置导管以“S”型固定;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 (6)手术记录:对手术过程、导管置入长度等进行记录,并将手术耗材条码粘贴。
2.6 导管维护
输液时,应先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导管后再进行输液。输液结束后,在应用(50U/ml)10ml肝素稀释液或者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冲洗。冲洗时,先选择脉冲式动,将冲洗液经肝素帽输入导管,以便冲洗液能够在导管管腔内形成湍流,然后有效的清洗清洁和漂净管壁[9]。对贴膜进行定时更换,并对导管、输液速度进行严密。
2.7 并发症预防
PICC穿刺针相对普通输液针头较粗,加上在外周穿刺,所以在进针时动作勿太快,进皮时力稍大些,进皮后再进血管,进针时未碰见血管,可将止血带稍下移(接近穿刺点)以便膨胀血管或位于穿刺点上方,用手造紧或在穿刺点附近轻轻拍打,也可在穿刺前用毛巾热敷所选择的血管使其更充盈,防止穿破血管,而引起到导管相关血流感染[3]。
2.8 饮食护理
对患者实施饮食指导,保证食物高热量、高蛋白等,加强营养,纠正低蛋白血症和贫血情况。电解质检查显示低钾血症,瞩多食富含钾食物,口服氯化钾缓释片[4]。
2.9 心理护理和疼痛护理
由于患者纵膈腺癌化疗已久,经受着疾病和化疗的折磨,心理状态较差,再加上胸壁植入输液港后并发上腔静脉综合症,更加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绪[5],因此,护理人员要充分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对胸壁植入输液港后并发上腔静脉综合症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提升患者认知程度,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利用成功案例的讲解,提升患者治疗信心,利用各种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胸痛,提升患者舒适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6]。
2.10 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及家属置PICC 导管的必要性和导管滑脱的重要性,教导患者及家属如和防止导管滑脱及相关注意事项,如感觉有不适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7]。
3 总 结
本研究患者在治疗前采取相对应的评估,选取合适的静脉通道,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置管前进行全面评估(穿刺点、管道选择等),减少患者痛苦及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对患者实施全面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胸痛等症状,不但重视患者生理护理,而且重视患者心理护理,促进患者身心舒适度提升,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