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教学中时政热点的渗透

2020-12-19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一中学于珊珊

亚太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时政热点政治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一中学 于珊珊

在新课改背景下,人们开始重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以满足现在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生不仅要对学习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对于社会发展也需要有所了解。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时政热点能帮助学生对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知识的了解。时政热点的渗透不仅能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趋势,还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对政治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本文就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时政热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策略,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点参考。

一、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时政热点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政热点是对于距离当前比较近的某个时期的时事政治的一些问题和讨论,因为讨论的热点是人民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以及国家的决策,所以范围非常广泛,讨论也非常精彩。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时政热点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课堂呈现多元化,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目标,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将政治知识与时政热点相结合,既让学生的政治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又让学生增长社会政治知识,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

(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时政热点中有很多关于国家的政策与人民生活问题的讨论,教师将时政热点话题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热点问题的意见以及解决方案,会在无形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往的高中政治教学都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并没有太多需要学生思考的地方,没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教师将时政热点引入高中政治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阅历,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

关心国家社会的发展,是学生和社会公民的责任,学生将来也要向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学生肩负着促进祖国未来发展的重任,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身处哪里,国家的事情都与学生息息相关。政治教学中渗透时政热点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唤起学生对养育自己的家庭和培养自己的祖国的感恩之情,激发学生对亲人、同胞和祖国的服务之心和报效之志。这也是作为学生应该要有的思想政治意识,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灌输,学生将难以形成这样的意识。因为学生没有具体的感悟,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时政热点会让学生对社会事件有更深刻的体会,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更加具体直观地明白身为社会的一员应该有的觉悟和思想。

二、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时政热点的策略

(一)高中政治教学渗透时政热点的要求

政治课程教学中渗透时政热点要按照相应的要求,才能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一是服务性要求。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对理论性知识学习的兴趣不高,教师通过时政热点的融入,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时政热点的渗透要服务于学生素质的培养,注重以学生政治素养培养为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时政热点的渗透要以此为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二是导向性要求。政治课程教学当中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样化,时政热点的渗透要以导向的要求为基础,引导学生对政治内容进行高效学习,明确学生学习的方向,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三是适度要求。教师在政治课程教学中应通过对时政热点的渗透,为学生学习政治提供良好的素材。但时政热点内容的融入要适度,以免喧宾夺主,影响学生政治知识的高效学习。

(二)高中政治教学渗透时政热点的策略

1.以时事热点为话题导入新课

思想政治课的知识偏理论,学生学习起来难免会觉得乏味无趣。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创设情境时可以利用时政热点的丰富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述知识前,根据教材内容合理选择学生熟悉的重大时事热点引入学习的主题,让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了解社会热点事件。以“多变的价格”一课为例,这章节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影响商品价格的各种常见的具体因素。高中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日常生活中商品价格的变化现象有一定的察觉。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选择当下一些时政热点话题跟学生进行讨论,如猪肉价格突然地上涨,请学生分析一下,什么因素会导致猪肉价格升高,什么时候猪肉的价格会降下来。教师在教学时还要注意提醒学生眼光放长远,结合国内外情况进行思考,拓宽学生的思维。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深入探究,使学生主动学习,提升教学效果。然后再与学生分析影响价格的因素,归纳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明确价格的变化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给或者需求实现的,最后总结出供求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这样能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初步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价值规律,完成这章节的教学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科学穿插时政热点

时政热点更新得非常快,这是时政热点的优点。教材中的事例虽然非常有代表性,但是更新得非常缓慢,对社会情况的了解也非常滞后。但是思想政治教学是离不开教材的,教材的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对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有突出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可以结合两者的优点,将时政热点与教学目标相结合,选择符合教学目标的时政热点案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教材知识对时政热点话题进行全面分析与讨论。以“个人收入的分配”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选择当下热点讨论的个人税收话题作为案例与学生进行探讨,让学生了解现在的税收政策,并且谈谈自己的感受与看法。这样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3.课前开展时政讲评

高中政治教师在每次教学过程中,可先选择一些与课程学习有关的时政热点进行讲评,让学生去了解热点话题的时政资料,结合资料讨论话题,说一说自己的看法。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如每次选择一个学生在下节课开始前收集一些时政热点话题,教师再请学生将话题进行展示,让班上的同学分成小组讨论这个话题,再请同学上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教师再对学生的意见和策略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见闻,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了解。教师要注重鼓励学生讨论时政热点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和环境。如在课堂教学中讲述税收的知识点时,教师可结合当前个税改革以及增收房地产税的热点话题进行讨论,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讨论话题。如“该项决策是不是体现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职能?个税改革起征点调整对个人都有哪些影响?”等,这些都能为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起到推动作用,为促进教学活动的良好开展打下基础。

4.开展时政知识竞赛活动

在政治课程教学当中,教师为能从整体上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时政热点的内容,可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学生在业余时间开展时政知识竞赛活动,定期把新闻知识以及时政热点改编成竞赛题目,通过各类型的题目(如风险题、必答题、抢答题等)调动学生参与知识竞赛的主动积极性。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时政热点知识的关注,拓宽学生的学习思维,从整体上提升学生政治素养以及学习素养。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网络的运用为学生呈现时政知识的内容,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开放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教师在政治教学中渗透时政热点能够让学生对社会的发展有及时的了解,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与公民责任感,让学生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接轨。

猜你喜欢

时政热点政治
热点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热点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结合热点做演讲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