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轴线控制下的地区形成过程之研究
——以北京东交民巷地区的变迁为例
2020-12-19缴艳华
□缴艳华
北京东交民巷地区的诸多近代建筑自1991 年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以来, 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研究工作①东交民巷地区位于北京城市南北中轴线和有“横轴”之称的长安街的交点的东南。 现在,北到东长安街,南到前门东大街,东到崇文门大街,西到天安门广场的范围被称作“东交民巷历史文化保护区”。明清时代,这里是中央官署的集合地,但没有形成明确的区域界线。 1901 年《辛丑条约》缔结后,沦为外国人使馆界,明确了地区界线,渐渐成为北京城市内的一块殖民地。 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历史风貌,用地区内唯一一条东西街道名字——东交民巷,命名了这一特殊地区。。2000 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协同天津大学、 清华大学对东交民巷地区进行了翔实的调查研究, 并公布了对其进行保护的规划方案。 然而,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 对东交民巷地区的保护存在众多争议。 保护规划公布后的10 年间,付诸实施的部分寥寥。
与此同时, 东交民巷地区作为北京城市中最早被卷入近代化的地区, 近代以来的建设规模和影响颇大, 这就导致了既往研究大多关注于大使馆时期的东交民巷地区, 针对1840 年以前的东交民巷地区的研究甚少。
一、研究角度和方法
中国城市史研究, 尤其是以历史的角度解读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 是由日本人发起的②法政大学的高村雅彦氏的关于江南地方的水乡的街的研究, 以及同大学的阵内秀信氏与清华大学联合进行的中国北京城市空间的构成原理及近代化的变容过程的研究等。。 近年来在中国国内,关于建筑史的研究不断增多, 但大部分都是从建筑单体的角度出发。 这些研究以传统街区保护、再生为目的进行了相当规模的调查。 然而以解释城市形成过程、 解读城市空间为主的考察和分析还不曾普及。
在日本,关于中国城市的形成史、规划史的研究仍在不断进行中, 以综合的视角完整地把握了都市空间、居住空间等特征。 但是这些研究基本都是从城市整体出发, 以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的。 以城市中特定区域为研究对象,对时间上纵向把握、空间上构造把握的解读地区空间的研究还未曾进行过。 本研究就是通过例举东交民巷地区解读该地区以空间构造为特征的地区形成史以及规划史研究。在研究方法上, 运用了城市形态学的研究方法,把建筑和街区有机结合,视建筑、街区、道路等要素为一个整体, 考察其组织构造是如何形成和发展来的。
二、关于古代城市中轴线的建设思想
纵观中国古代文献资料, 没有明确地提出过中轴线这一概念。 但是在对传统都市或者建筑的考察中不难发现, 中轴线的形式确实存在。
古代中国最早关于轴的定义基本以回转轴为主,即有南北的方向感,并且包含中心的意义。轴线的意识应该就是从中心回转轴的思想意识中发展来的。“择中而居”“南面为王”等诸多风水思想的盛行,使轴线的意义也随之发展,先后受到方位、权力、尊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都城建设时,把“王向南,宫立中”作为对一国之君的基本要求,于是南北方向的中轴线应运而生。 在本文中,城市中轴线的规模相对较大,要素相对较多,为了区别于一般建筑群的轴线,特别称作“中轴线”。
北京城的中轴线的建设可以追溯到元代。 建设大都的时候,先确定城市中轴线,然后依据中轴线配置都城内的各个设施。 然而,在当时的规划中,只有宫城、皇城、都城本身依据中轴线规划建设,其余的诸多行政设施、宗教设施等,散于城市各处。 (图1)
图1 元大都诸设施
明代以后,伴随着中轴线的改建,宫城的迁移,城墙的南移,大胆地进行了行政设施的改建。 与元代大都城相比,不但传承了皇帝至高无上的理想城市规划,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条理分明,同时更加强调了中轴线的地位和特性。 明初的这次规划完全贯彻了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 是充分体现了权力与支配关系的一次城市再“编辑”。 特别值得关注的,便是皇城的大明门外两侧,以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的政务、行政、军事设施。 其中东面的区域便是东交民巷地区的前身。 (图2)
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绪论》 中提到:“平面布局……以多座建筑组合而成……其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一切组织均根据主要中线以发展。 ”由此可见,所谓的中轴线,并不是单纯指中央的一条路径或者直线,应包含路径两侧的众多要素, 把这些要素以集合体的形式编织于一体, 从集合体的层面进行把握。 于是集合了行政诸多设施的东交民巷地区, 也应被看作北京城市中轴线体系中的一个要素来把握。
图2 明清北京中轴线
三、东交民巷地区的建设变迁
元代, 东交民巷地区位于大都南城墙外。 (图3)当时由于通惠河的开通,商业一度繁荣。 南方来的运米的商船多由此经过,久而久之,这里便形成了一条以贩卖南方江米为主的商业街,这条新繁荣起来的街道被称作“江米巷”。
明代, 北京的城市规模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向南发展,江米巷被划入北京城内。 依照明代南京的规格,在大明门(今天安门)外的东西两侧修建中央官署。 明正统七年(1442 年)四月,建设完成宗人府、吏部、户部、兵部、工部、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 这些衙署分两列建于大明门东侧, 前排由北向南分别为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后排为兵部、工部、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 另外还有翰林院建于御河旁。 与此同时,掌管少数民族和对外交流事务的四译馆也建于此。 清代沿袭明制,几乎未对东交民巷地区进行大的改造, 依然作为行政用地使用。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的国力每况愈下,外国人在逐步打开中国国门的同时, 也盯上了皇城脚下的东交民巷地区, 并且强迫清政府允许在此设立使馆。 英国人最先占据了御河西岸的惇王府,建立了英国使馆。 随后外国列强相继进驻东交民巷地区, 建立使馆。 1900年,抗击外国侵略的义和团运动爆发,东交民巷地区作为对外交流的重要场所, 外国人众多,成为义和团攻击的主要目标。 然而此次运动被列强镇压,以失败告终,地区内的建筑物受损严重。1901 年《辛丑条约》缔结,东交民巷地区正式成为外国人使馆区, 主权丧失。 至此, 北京城中出现了如同殖民地般的外国占领区。 由于义和团运动后,东交民巷地区的建筑物所剩寥寥,使馆区确立后,各国均在领地范围内重新建设了使馆建筑。 现在该区内遗存的近代建筑多为1901 年以后所建。 历经沧桑,中国政府于半个世纪后——1951 年,收回了东交民巷地区的主权。
四、城市中轴线控制下地区的形成原理分析
东交民巷地区的变迁, 基本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即明清时期和鸦片战争以后的大使馆时期。 这两个时期的地区风貌和街区构造大相径庭, 本文主要对明清时期的地区特征进行分析。
建筑组群的朝向: 根据 《乾隆京城全图》①《乾隆京城全图》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 年)被发现,成图年代推测为清乾隆十五年(1750 年)左右,是现存最大最详细也是最古老的北京城市街巷图。 本文使用的是兴亚院华北联络部政务局调查所编辑的,1940 年藏于东洋文库、东洋文化研究所以及东京大学综合图书馆的复制件。,可以清楚地辨认出该地区建筑组群的正面朝向, 根据这一地区建筑组群朝向的特征,基本可以分为西、东两部分。 西部的宗人府、吏部、礼部、兵部、工部、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这些合院建筑(中国传统组合建筑形式,以四合院为代表)坐东朝西,如此高级别的建筑组群以西面为正面,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相当罕见。 另外,翰林院、銮驾库为坐南朝北。 把这一地区官署建筑的特征放在城市范围来看, 它们的朝向恰好遵循了面向城市中轴线或者长安街。 城市中轴线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思想、意识的集中反映,是皇权至高无上思想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中的体现。 这种建筑组群面向中轴线的现象, 清晰地表明了对于皇权至上的遵从。 也就是说,行使全国最高职能的诸多官署衙役, 必须面对皇帝所在的方向来完成各自的使命,以表敬意。 所以才会出现中央官署等如此高级别的建筑组群没有遵循坐北朝南, 而是面向西侧的城市中轴线的规划。 (图4)
图3 东交民巷地区的位置变化
图4 面向中轴线建筑组群
从御河再向东,逐渐远离城市中轴线,中轴线所折射出来的皇权特征也逐渐减少。 主要建筑组群的正面也渐渐回归于坐北朝南的普遍形式,如肃亲王府、辅国公盛昌府、裕亲王府、版经库、昭忠祠等建筑组群都是面向南面。 (图5)
根据以上的分类结果, 从 《乾隆京城全图》 所反映的东交民巷地区合院建筑的正面性来看, 存在西部的面向城市中轴线以及东部的面向南方两种形式。
如图6 所示,把这西部、东部的两种形式叠加之后, 东交民巷地区的建筑组群呈现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和城市中轴线紧密相连的地区, 也就是从东交民巷地区的西界开始到御河西岸的区域。 这一区域内的主要合院建筑以朝向城市中轴线为主。 再往东行进,截止到台基厂大街位置的范围内, 主要建筑组群呈现出朝向城市中轴线和朝南两种形式。 台基厂大街至东交民巷地区的东界为止的范围,这一区域内的主要建筑物基本上面朝南,坐北朝南。 由此看来,靠近中轴线的合院建筑基本以面向中轴线的方向为正向; 中间地带的合院建筑有面向中轴线和南向两种; 整个地区的东部, 即远离中轴线的区域内的合院建筑无一例外面向南方。 以上便是从《乾隆京城全图》 所反映的东交民巷地区的形态中解读出来的特征。
建筑物的等级: 在解读东交民巷地区形态的基础上,又针对地区内的建筑特征,提取了三个街区连续断面, 从建筑种类和等级上进一步把握该地区空间构造。
图5 面向南面建筑组群
图6 根据建筑朝向划分的三个层次
连续断面的取得方法如图7 所示,纵向2个,AA`、BB`;横向一个CC`。 依据各个断面相应读取建筑信息。
在AA` 断面上, 主要的建筑依次是皇城城墙、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 以上官署建筑的排列方式恰好是依照其建筑等级排列的。 吏部再往南便是东交民巷,在东交民巷到内城城墙为止的区域内,基本以住宅、寺院为主。 在BB`断面上,主要的建筑依次是皇城城墙、兵部、工部、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如AA`一样,官署建筑仍是依等级排列的。 东交民巷与内城城墙之间依然以住宅、寺院为主。在CC` 断面上,主要的建筑依次是皇城城墙、宗人府、兵部、銮驾库、翰林院、肃亲王府、堂子、裕亲王府、版经库、昭忠祠。 和纵向的两个断面相同,官署建筑按照官署的等级排列,官署建筑之后便是王府、官库、寺院、民宅。 纵观提取的这三个断面, 东交民巷地区内建筑等级由北至南、由西至东的渐变特征明显,即由高级的官署建筑,向居住、仓库、祭祀以至民宅建筑过渡。
图7 各断面上建筑种类及等级
并且, 对应东交民巷地区形态上的三个层次, 可以总结出东交民巷地区在地区空间上的三重构造。 (图8)第一层构造,东西方向从东交民巷地区的西界到御河, 南北方向从东长安街到东交民巷。 这一区域的建筑以中央官署建筑为主, 建筑均面向城市中轴线或者长安街。 第二层构造,东西方向从御河到台基厂大街,南北方向从东长安街到东交民巷。这一区域内的建筑是官署建筑和王府、仓库、寺院建筑混合, 建筑朝向也呈现面向城市中轴线和南向两种态势。 第三层构造,台基厂大街以东到地区东界为止, 以及内城城墙内的沿线地带。 这一区域范围内, 不存在官署建筑,以一般的民宅、寺院等建筑为主。 根据这三重构造各自的特征,可以把其定义为“官”“官民混在”“民”的三重构造。 换言之,东交民巷地区就是帝都空间中由官用空间, 经过官民混在空间,向民用空间的过渡地带。
图8 三重构造(笔者根据《乾隆京城全图》绘)
城市中轴线,与方位、权力、尊卑等诸多因素相联系,是封建礼制的集中表现。 东交民巷地区在遵循这种礼制的过程中,受城市中轴线的诸多制约,如紧贴中轴线的一侧建设官署建筑,并且面向中轴线;东进的建筑,随着其距离中轴线的距离增加, 中轴线的约束力减退,礼制的束缚也随之减弱, 建筑等级开始降低,形态上也回归一般的坐北朝南格局。
意义:北京都城空间,其内有内城,内城内有皇城,皇城内有宫城,在几层城墙的包裹下,皇帝的宝座被安排在了最中心的位置。 这样环环相套的箱形空间被认为是中国都城空间的基本和核心, 这种构造通过可视化的城墙得以实现,并且演绎于众多的都城中。 东交民巷地区正好位于皇城城墙和内城城墙的中间, 并且呈现出保守皇权的官署建筑向民用建筑的过渡。 由此看来,北京城的皇城和内城之间存在着官—官民混在—民的演变性。
五、结语
本研究只针对东交民巷地区进行空间构成分析,而在北京城内,与其对称的还有西交民巷地区。 东、西交民巷地区一同构成了北京都城中的行使行政、军事职权的中央官署区。城市职能的分化, 使得各功能分区的选址和空间布局也逐步趋向成熟和制度化。 官署建筑, 尤其是中央官署建筑便是都城规划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把握其发展变迁源流也是更好解读都城空间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