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农民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设想

2020-12-19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李炜

农业知识 2020年21期
关键词:农广校农技教师队伍

文/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李炜

随着中央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的出台,包括粮食生产与良种补贴、减免农业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政策,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农村教育、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高素质农民培育等政策的实施,也逐步推动农民素质的提高。

一、基层农民受教育现状

虽然目前多种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各种惠农项目正在加快实施,但是从整体来看,农民素质还不是很乐观。一是与城镇人口相比,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整体偏低。据调查,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是7.8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70%以上,高中文化的大概占16.8%,比例不是很高。另外跟城镇的人口相比,城镇受教育程度平均在11年,这反映出农村基础文化教育还任重而道远。二是从农业水平和技术情况来看,农民的科技素质还不是很高。经作者在所在县调研,一年之内接受过一次科技培训的农民不足10%,接受过三次以上的技术培训的农民不足3%,科技培训的覆盖面较小,农民科技素质的掌握还是不高的。外出务工的农民受教育的程度相对高一些,年龄相对年轻一点的,受教育多一些。这些农民虽然受教育程度高一些,但是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也感到有一些不足,而且培训很少。由此证明,基层农民科技培训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开展基层农民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1.教育培训体系不够健全。目前基层农民教育,还没有形成完整健全的体系,尤其到县一级的农民培训教育,机构不够健全,方式方法比较冗杂。以作者所在县为例,首先全县主要的农民培训机构只有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一所,且乡镇一级未设站点,没有农广校专职机构,隶属于农广校管理,农广校势单力薄,无法全面做好培训工作;其次随着目前国家出台的多种强农惠农政策,随着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培训项目的实施,并且各种农技推广项目建设都含有农民科技培训的内容,农民接受各种技能培训的机会和渠道比以往大大增加,但是,由于各种项目实施的单位和主体不尽相同,导致资源的利用不够系统、配置不够优化,某区域某行业农民重复接受培训和急需技术支持的农民培训被遗落的情况常有发生。

2.教育培训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主流部门和主要渠道,由于长期的受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各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目前基层农广校大多都面临办学设施简陋,基础薄弱,投入不足等困难现状。相对于农广校这种正牌的农民培训机构发展滞慢,各种名目的农民教育、示范、实践基地纷纷“挂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民接受科技培训的手段和机会,但是基层农民教育培训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现状并没有改变。

3.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农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一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农民职业培训教育由于专业和实习的需要,应当编配比普通学校更多的教师,而实际上教师编制比普通学校少,教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开展培训所需;二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虽然一般基层教师承担着大量农民教育培训的讲授和技术咨询、指导任务,为推广普及农业和农村实用新技术,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目前缺少系统、完善的培训制度和机制,他们自身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高明显滞后,整体素质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还不相称。

三、发展基层农民教育的几点设想

1.健全和完善多元化的教育培训体系。随着各种农技项目的加快实施,基层农民技术培训不再是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这一主体培训机构单独的任务了,为了更好地配置好和利用好各种资源,实现最大的价值,一个以农广校为主体,集农技、农机、水产、畜牧等多单位、多部门的完整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急需建立,同时与各乡镇甚至到村建立良好的联系,利于迅速的安排各种技能培训、技术推广,及时地把农民所需技术和知识送到农民手中,真正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以科技促进农民增收。

2.资源整合,扩大教师队伍,建立协作机制。整合目前多种培训项目及资源,更加认真细致的开展项目实施,建立多项目联动协作机制,合理配置和利用公共资源,发挥项目推广的最大优势,避免资源的重复利用和浪费。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目前教工人员无法大量扩编的情况下,以丰富教学手段的方式来扩大教师队伍,各种农技推广机构的农技推广人员,甚至推广项目核心区受训后的农民均可作为某一专业、某一项技术的培训教师,最发程度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3.归类和丰富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基地。打破“教室”教育的陈旧培训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扬“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规模较大”之长,避“基础办学条件简陋、基础设施较差”之短。充分利用各种实践基地,实行现场教学,实地培训,农业龙头企业可以成为农民工的技能教育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成为参社农户的技术培训机构,在培训自用人才的同时可以发挥优势,组织需要相关技术的农民工和农户来参观学习,既为自身作了宣传,又起到了教学培训的作用。

四、强化政府保障,巩固培训成果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强化农民素质教育不仅是农广体系自己的事,更不是农业部门一家的事,需要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尤其是要得到基层政府的重视。要充分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政府要把农民素质教育纳入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农业部门要列入工作计划,纳入议事日程,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给予充分的组织保障。

2.保障发展经费,改善设施条件。从中央到地方,尤其是县一级,要进一步保障工作经费,努力改善教学培训的基础设施,充实教学设施设备,改善办学条件,使基层培训机构少做“无米之炊”。

3.提高教师素质,壮大教师队伍。一是要加快教师知识更新,努力提高教师素质,使之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农民职业技术需求。二是大力补充新鲜血液,不断壮大教师队伍,鼓励和引导各种涉农专业毕业大学生投身农民素质教育事业,同时加强培养“土秀才”“土专家”,他们能够以自身的经验或事迹传授或感染农民,在教学示范过程中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农广校农技教师队伍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云南】大理州农广校组织参加中央校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推进工作视频会议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