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习俗对生态保护的启示
2020-12-19高龙
高 龙
普洱学院 政法学院,云南 普洱 665000
近年来随着滇西南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临沧市、文山州等滇西南州市森林覆盖率接近70%,滇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重大进展。滇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绩突出,一方面是由于地方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大生态保护的决策;另一方面是由于滇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保护文化重新觉醒,促进了滇西南地区各民族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
一、滇西南地区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
(一)哈尼族梯田生态文化
在哈尼族的传统文化中,森林、江河、村寨和梯田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江河是水的来源,森林是水的源头,水是梯田的生命,梯田是人的生命,没有森林江河沟渠就会干涸,江河沟渠一旦干涸,梯田也就没了水,没有水的梯田就不能种出滋养族人的稻谷,没有稻谷就没有哈尼族人幸福的生活。基于对森林、江河沟渠、梯田、村寨的认识,哈尼人一般选择有茂密山林的地方安居,将寨子安在半山腰,村寨下面就是梯田。茂密的原始森林涵养了大量的水源,成为了江河沟渠的发源地,保证了梯田耕作所需要的水源,森林里大量树叶腐烂后成为水道生长所需要的肥料,同时村寨的人畜粪便等农家肥也可以随着水源流入稻田,保证稻田的生长有充分的养分。为了充分利用稻田,哈尼人在水稻成活后将鱼苗放入稻田,在稻子成熟的同时,鱼也长大,经过稻花花粉喂养的鱼不仅生态,还有稻花的香味。哈尼人重视养牛,以牛耕地,以稻草喂牛,以牛粪滋养禾苗,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循环。每年水稻收割后,稻田进入休耕季节的同时,也成了放牧牛羊的牧场,在稻田放牧不仅将水稻秸秆踩入土中,成为提升土地生长所需的有机肥,更为稻田提供了牛羊粪便作为有机肥,保证了梯田土壤的肥力。
哈尼人通过宗教祭祀将梯田文化上升为信仰,将生态保护作为哈尼人自觉的行为。以万物有灵为基础,哈尼人形成了既利用自然又保护自然的和谐生态文化。正如哈尼族谚语中所述:寨头最好的山包,是哈尼人认定的神山;寨头最密最厚的树林,是哈尼人认定的神林。神林里最高最直的大树哈尼人认作普玛觉阿,树脚最宽大的祭石是哈尼人不变的心。哈尼人将生态保护与宗教信仰结合起来,将神山、神林、神树作为祭拜的对象,由族人世世代代进行祭拜,通过族人对神灵的敬畏将生态保护观念植根于哈尼人的信仰之中。通过祭拜仪式,进一步凸显了森林的神圣性,确保了森林的存在,有了茂盛的森林,江河沟渠就不会干涸,梯田就能得到水源的滋养,水稻才能丰收,哈尼人就能幸福地生活下去。
(二)傣族的传统生态观
滇西南地区生存着大量的傣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观。在滇西南地区14 个世居少数民族中,傣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民族,在解放前傣族已经发展到了封建社会时期,傣族不管是在科技文化还是政治制度上都处于相对先进的发展水平。傣族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较为深刻,最能体现傣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是傣族的水文化。傣族和哈尼族一样认为万物有灵,而且是非常少见的同时信仰原始宗教和佛教而不冲突的民族。傣族人崇拜水,认为水是大自然对人类最珍贵的馈赠,水代表着圣洁与吉祥,每年的傣历新年傣族都要举办盛大的泼水节。傣族特别重视对森林和水资源的保护,将森林视为人类的发祥地,将水视为人类生存最重要的资源,在信仰佛教的同时,每年按照原始宗教的仪式对寨神林、勐神林和墓地林进行祭拜,对各种神林进行最严格的保护,傣族不允许任何人随意进出勐神林、寨神林和墓地林,对于神林里的一切都被赋予了神圣的身份,除了祭祀时,就连一片树叶都不得摘取,傣族认为神林居住的地方不能打扰,不能侵犯,谁侵犯了神林不仅自己要受到神的惩罚,侵害人的家人也将受到惩罚。为了保护神林,傣族传统法典里面规定任何人不得私自进入神林,否则将受到神的惩罚。傣族人信仰勐神、宅神,每年都要举行祭拜仪式。在傣族居住较为集中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等地区,分布着各种各样的神林,占当地森林总数的10%左右。大量存在的神林,保护了滇西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存了数千种物种,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维护了滇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可以说没有各少数民族的神林信仰没有滇西南地区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就没有大量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更没有洁净的江河存在。
(三)佤族的传统生态文化
佤族是滇西南地区特有的少数民族,佤族先民在找到阿瓦山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后,就再也不愿意离开。佤族是直接从原始社会过渡社会主义社会的典型,作为相对原始落后的民族,佤族信奉万物有灵,认为在变化无常的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弱小的,人类只有顺应自然、听从自然的安排才能获得生存的资源,才能得到神灵的保佑。佤族认为在大自然和神灵面前,无论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众生平等。无论是谁,无论大小强弱,大家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神灵和万物平等相处,友好相待。在佤族的传统观念里,不管是神还是人,或者是植物,大家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大家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没有特殊的地位。和滇西南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佤族也有强烈的山林崇拜观念,每个村寨都划定了龙山、神林、鬼林,龙山是神龙居住的地方,神林是神居住的地方,鬼林是各种鬼居住的地方。对于龙山、神林、鬼林和安葬祖先的地方,除了祭祀的时候,任何人都不得进入。佤族有很多与生态有关的禁忌,通过口口相传一直传颂下来,佤族习惯法规定:“永远不要偷盗,否则将会受到家族的严惩;干活走路要担心,不要挡住了蚂蚁进出的洞口;砍柴要留神,万万不可用树枝等杂物挡住河流,或者污染水源,不然要生大病,生病后要杀鸡请巴猜才能治好病;盖大房子要经过头人同意才能砍伐木材,否则要受到树神的惩罚。”佤族认为只有森林茂盛才会有水,要想得到水,首先得保护森林,几乎所有的佤族山寨都有自己的神林,他们禁止毁坏神林的任何行为,即使是神林里的一片树叶也不得随意采摘。佤族人将高大挺拔的大树认定为树神,村民对树神不得砍伐,不得侵犯。在佤族的禁忌中规定:“见了山泉不能堵住,否则会耳聋和皮肤干裂;水源头所在地森林是村寨共有的,任何人不得砍伐,若有砍伐者一律照价赔偿,还要杀猪、杀鸡祭祀梅依格神;即使要烧山放火垦荒,碰到有水源的地方要绕开。”
(四)拉祜族的传统生态观
拉祜族是滇西南地区直过民族的又一典型代表,在解放前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和滇西南个别少数民一样信奉万物有灵的思想。拉祜族的生态观在拉祜族最为重要的祭祀活动祭竜过程中呈现得比较全面。拉祜族一般正月或者二月的属牛日举行祭竜活动,在拉祜族祭竜时,主要祭拜的神灵有三位,最为重要的土主老爷和土主娘娘,第三个神是猎神。据说,拉祜族以游猎为生的时候要祭祀猎神,随着社会发展,拉祜族结束游猎生活后,开始了稻作生活。以种植业为生后,祭竜时主要的祭祀对象就变成了土主老爷和土主娘娘。祭竜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竜神的保佑,保佑作物丰产、牲畜无病、村民平安,一方面是祈福,另一方面是去灾。在祭祀完土主老爷和土主娘娘以后,祭祀猎神,从竜头祭祀的祈祷词来看,主要是祈求猎神保佑村民在打猎的时候能够出门遇到更多的马鹿、野猪、麂子、岩羊等作物,打猎的时候能够战胜老虎、豹子等凶猛的动物。为了保持对竜神的敬仰,祭祀竜神的山林被化作神林,神林为全寨的人共有,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神林,不允许任何人采集神林里的一花一草,而且不允许女性进入神林。大量神林的存在优化了拉祜族聚居区的生态环境,涵养了拉祜村寨的水源供应。
因为信奉万物有灵,除了祭拜竜神,拉祜族还对日月星辰风火雷雨等进行祭拜。在拉祜族的传统观念中,只要发生不正常的事情,一定是有鬼神作怪。当水稻发生病害的时候,拉祜族就举行祭股魂仪式,希望通过祭谷魂把病虫害驱走。当牛生病的时候,拉祜族就祭牛魂希望牛恢复健康。当发生雷电导致树木毁损的时候就要举行祭祀雷神,祈祷雷神不要把灾难带给村民。在拉祜族看来,不管树木庄稼、牲畜还是人的健康都由相应的鬼神分管,当有不正常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就要请白母举行祭拜仪式,以祈求鬼神带走灾难还村民以平安。
(五)布朗族的生态茶园文化
作为滇西南世居民族代表,布朗族的传统生态观可以通过祭茶祖仪式体现出来。在澜沧县景迈山惠民镇有着一座久负盛名的千年万亩古茶山——景迈山,景迈山上居住着布朗族、傣族、佤族等少数民族,其中布朗族人占比最大。景迈山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茶,景迈山上分布着现存面积最大的栽培型古茶林,树龄超过千年的古茶树广泛分布。景迈山出名的第二个原因在于景迈山上的古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景迈山的古茶林,不是纯粹茶林,而是茶树与其他树共生共存,形成了“茶在林中,林中有茶”的共生状态。景迈山的古茶林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经历了旱灾、火灾、虫灾,却没有受到根本性的破坏,成为布朗人赖以生存的主要作物。另外,布朗族人在长期的茶叶种植中,发现了茶树和香樟树等其他树种之间能够形成一个相互保护相互支持的群落,茶林中的香樟树能够驱虫,其他树木的树叶腐烂后能够成为茶树生长所需的肥料。为了保证茶林不受火灾影响,布朗族在茶林周围实施严格的设置防火林,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防火林里高大的树木、良好的生态和亚热带地区雨林气候结合起来,保护了茶林不会轻易受到火灾的影响。因为良好的保护,科考专家在防火林中发现了600 多种植物,较好地维护了滇西南地区生物的多样性。古茶林为布朗族人留下巨大的财富,一代代布朗人在古茶林的滋养下不断发展壮大,邻近的佤族、拉祜族、哈尼族、傣族也因此而受惠,大家感念当年种下古茶树的布朗族头人帕艾冷,将帕艾冷奉为共同的茶祖进行祭拜来感恩帕艾冷。相传布朗族头人帕艾冷在临终前留下遗训:“我想给你们留下金银,但终会有用完之时;留下牛马牲畜,终有遭瘟死亡之时。就给你们留下一块宝地和茶树吧,你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茶林”。现如今,景迈山上的万亩古茶林不仅是布朗族人美好生活的保障,更是世界各国研究茶林生态的活化石,是世界茶山文化的典型代表。
二、滇西南各民族生态文化的特性
(一)滇西南各民族大都奉行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
在滇西南地区生活的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彝族、佤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都信奉万物有灵。不管是人口较多的傣族、哈尼族,还是人口较少的布朗族、基诺族,滇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世界观里,都认为天、地、日、月、星辰、水、火、猪、鸡、牛、羊、水稻、玉米、旱谷、大青树都是有灵魂的。各民族认为万物和众生都是平等的,都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的砍伐必须得到山神、树神的同意,种地要得到土地神的同意和保护,要祭拜水神、火神、雷神,要尊重大自然,甚至是自己捕猎的对象,也应该得到尊重。对于帮助过自己民族的事物,不管是一棵树还是一个具体的动物,抑或是一块石头都应该得到民众的尊重,要进行相应的祭拜仪式。
(二)滇西南各民族都有森林崇拜的传统
滇西南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对森林形成了原始崇拜。滇西南各州市大多属于山区,森林茂密,各民族对森林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即使在佛教传入以后各民族仍然保留了神林祭祀的习俗,每年都要举行祭竜仪式,通过祭竜祈求竜神保佑各村寨村民健康好运,保佑庄稼不受病虫害侵扰,保佑本村不旱不涝,保佑各种牲畜无病无灾。对于竜神所在的神林,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入,不得砍伐神林里的树木,不得采摘神林中的果实,不得到神林里捕猎,神林里的一切都是神圣的。任何人如果违反了规定,擅自进入神林砍伐树木、采集果实药材,其本人和家属就会受到神的责罚。在科学尚且不能明确解释所有自然现象的时候,人们对于神的崇拜和恐惧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行为,神林崇拜在事实上发挥着保护生态的作用。由于每个村寨都有划定的神林,在滇西南地区,即使是地势平缓的坝区,也有大量的原始森林存在。神林的存在不仅涵养了水源,为各村寨提供了稳定清洁的水源,同时也保护了神林的环境,为多种多样的生物生存提供较好的生存环境,保持了滇西南地区优良生态环境。现在滇西南地区森林覆盖率都保持65%以上,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种质资源库,为整个国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科研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于滇西南各少数民族对森林的保护,滇西南地区江河纵横,是澜沧江、红河、怒江、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的主要水源地。习近平总书记2020 年1 月考察云南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云南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直达职责。
(三)良好的生态为滇西南各民族带来了富足的生活
人类悉心保护自然,大自然给人类以巨大回报。虽然滇西南地区已经和全国一道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跨入了小康生活,但是各民族仍然保留自己独有的饮食生活习惯。滇西南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各民族提供了丰富的食材,在滇西南生活的各民族基本上都喜食竹笋,有煎炸蒸煮各式各样的烹食方法,除了新鲜的还有晒干的,腌制的,竹笋与牛肉、鱼、鸡都能搭配烹制美味。滇西南各民族都有食用野菜、树花的习俗,滇西南各民族在长期和森林的和睦相处中,得到了大自然馈赠,每年春天森林里各式各样的树花成为了滇西南各民族餐桌上重要的美食来源。良好的生态不仅保持了滇西南地区良好的气候,还提供了大量自然生态的野菜,一年四季都能用森林里的野菜烹饪出美味佳肴;良好的生态环境还提供了各种特殊的野生蜂蜜、蜂蛹、竹虫等营养丰富的美食;良好的生态为石斛、滇重楼、三七等珍稀中草药材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滇西南成为了国家中草药的核心产区,是闻名世界的云药的原料产地;良好的生态造就了滇西南地区旖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到滇西南旅游观光、体验生活,滇西南成为中国最热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业的发展为滇西南各民族带来了富足的生活。
(四)良好的生态孕育了滇西南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滇西南地区各民族万物有灵的思想和良好的生态为滇西南各民族文化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各民族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民族建筑,傣族独具特色的干栏式建筑、哈尼人的石头房、佤族与大自然高度融合的草房丰富了中国的建筑形式。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滇西南各民族模仿大自然创作了孔雀舞、象舞等优美的舞蹈,创造了有筚、葫芦箫、竖笛、木叶等、玎琴、口弦等、西玎、牛角玎、象脚鼓、光隆、光边、光邦、镲等民族乐器,丰富了民族艺术的表现形式。佤族则创作了独具特色的木鼓舞,司岗里的传说为人类学家认识人类发展史提供了重要依据,沧源壁画是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歌善舞的拉祜族同胞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多姿多彩的生态环境孕育了色彩艳丽的民族服饰,孕育了色彩艳丽的绝版木刻艺术。
三、滇西南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重视系统保护,维护生态体系
滇西南地区从全国来看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但各民族在传统原始生态观的支配下,积极主动保护森林,保留了大量的原始森林,是全国生态环境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滇西南地区茂密的森林和良好生态与各民族传统的原始宗教信仰密不可分,因为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基于直接而朴素的感受,对于山、水、林、田、湖(江河)有着天然的崇敬,对大自然进行系统而全面的保护,为国家生物安全和西南生态屏障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在落后地区的开发中,要对生态保护进行系统而全面研究,在已经发展起来的发达地区,要系统全面地推进生态保护,按照习近平新生态观的要求,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的保护,建设一个生态美丽的美丽中国。
(二)保护传统生态文化,维护生态系统
滇西南地区长期以来奉行的万物有灵和神林崇拜促进了滇西南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滇西南地区各民族奉行万物有灵的传统生态观,将森林、江河作为崇拜和祭祀的对象。滇西南各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态观将山水林田湖(江河)作为一个相互影响的系统,各民族的节日和祭祀主要是为了祭拜人们赖以生存的神山、神林、神树,对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稻谷要通过新米节祭拜谷魂,对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的牛要祭拜牛魂,对大自然中风雨雷电都心存敬畏,通过特定的仪式予以祭拜。基于对生活的重要影响,每个民族都对水、火有着天然的崇拜和恐惧,泼水节、火把节不仅是对水神火神的崇拜,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崇拜和向往。因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原始宗教的影响,滇西南地区是我国目前森林覆盖率最高、物种最丰富、生物多样性保持最好的地区之一,为国家西南生态屏障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反思现代工业化对自然环境带来的损害,将万物有灵的生态观融入社会治理当中,珍视滇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弘扬对自然万物的尊重,支持滇西南各民族将自己的原始生态观发扬光大,保持对山水林田湖甚至是对百草五谷的敬畏。在森林保护过程中,要支持各民族扩大神林竜林的范围,将更多的森林纳入原始宗教保护的范围,对于神林以外的森林通过加强普法和严格执法等形式予以保护。
(三)将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与现代旅游业结合起来,扩大滇西南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滇西南各民族传统的生态观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两山理论”高度吻合,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示范基地。广袤的森林和高山深涧孕育了大江大河,保持了中国最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全国人民提供了旅游休闲的好去处,滇西南成为了国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绝佳的基地。我们要全面挖掘整理,不断提升滇西南各民族的传统生态观,让滇西南成为国家生物多样体验和教育的重要基地,将滇西南各民族在生态保护中体现出来的智慧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