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对身体平衡性的重要性分析
2020-12-19谭清川梁健长春师范大学长春市37中学
文/谭清川 梁健 (长春师范大学;长春市37中学)
一、核心力量训练是体操运动项目的竞技基础
核心力量训练是一种新的实际体育训练理论,涉及人体运动主要力量区域的全部肌肉群,具体包括髋关节、盆骨、腰椎等。近年来,核心力量训练内容不断丰富,训练方法向着灵活、多样趋势发展,经过核心力量训练的肌肉群,帮助塑造更好的机体姿态,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不足。对体操运动员而言,肌肉群的发力与机体协调是一瞬间完成的,控制肌肉群之间收缩协调,保持身体姿态的稳定性。核心力量训练应该成为运动员的基础训练内容之一,对体操等力量与技巧兼备的运动项目更是如此,没有肌肉群的力量支撑,技巧动作无法顺利完成。
二、核心力量训练帮助强化体操运动员的机体平衡能力
体操运动员日常训练过程中腾空、旋转等动作的完成都依赖于良好的身体平衡能力,这就意味着,平衡能力越扎实的运动员,其完成质量会越好,动作完成的稳定性与准确性都会更好一些。平衡能力的掌握水平对体操运动员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核心力量训练与机体平衡能力直接相关,为了验证这种关联性,本文进行了对比测试。
选取东北某高校20名体操运动员为测试对象,这20名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较为接近,保证了对照测试的有效性。20名运动员随机划分为两组,每组各10名队员,A队为测试组,B队为对照组,进行为期150天的训练对照。B队采用常规体操训练内容与方法;A队在B队训练内容基础上,增加核心力量训练内容,测试遵循单一试验变量原则,其余训练内容两队间均不存在任何差异。150天后,分别对A、B两队运动员的身体指标、核心区域力量、平衡能力等基础项目进行测试。
测试统计结果显示,测试组A队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平衡能力、身体稳定性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B队运动员。由此可见,在体操运动训练体系中,引入核心力量训练相关的内容,可以强化运动员在实际体操展示过程中的平衡能力,为后续更好地完成体操动作打下基础。
三、体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所遵循的原则与训练方案
(一)体操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所遵循的原则
核心力量训练可以帮助体操运动员培养扎实的平衡能力,但这取决于训练环节所遵循原则的科学性。
(1)核心力量训练以长期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为基础。从人体的肌肉、骨骼系统看,人体核心区域是力量的薄弱部位,容易发生肌肉拉伤等训练损伤,训练强度的控制尤为重要,过度训练不仅无法达到预定训练目标,反而会导致机体疲劳,影响体操技能训练项目。这一训练环节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科学的训练时序与内容配比。以单人平衡能力练习为例,增强运动员对核心力量区域的控制能力,逐步达到预期训练目标。(2)核心力量训练以综合性原则为导向。体操运动有着很强的竞技性,需要运动员对肌肉群体有着极强的控制与协调能力,最终培养肌肉记忆。核心力量训练与后续的体操运动动作与技巧训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与保障,后者是前者的外在表现。平衡盘与后脚压球训练均属于综合性训练项目,帮助运动员同步提升核心力量肌群与身体平衡能力。(3)核心力量训练以非稳定性原则为提升。以上述训练原则为基础,非稳定性训练属于提升内容,以运动员身体实际状态评估为基础,增加合适的训练内容与难度。非稳定性训练属于系统训练的一部分,从根本上改变核心力量肌肉群的生理结构,肌肉纤维结构得到强化,蛋白质占比增大,提升核心区域的力量载荷承受能力,提升运动员身体平衡性的控制能力与精准度。
(二)体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有效实施方案
结合实践训练开展经验与训练理论的最新进展,体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可由下述两方面入手:
(1)体操训练实际过程中,“闭眼+单腿”站立训练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形式,帮助运动员提升平衡控制能力。为了增加训练难度,可以让运动员站立于软垫子上,紧闭双眼,靠身体感觉来控制核心区域肌肉,维持身体的平衡姿态,培养肌肉群对身体平衡姿态控制的记忆,同时强化肌肉控制的稳定程度。(2)核心力量训练环节,充分发挥并挖掘现有训练器材的潜力,训练器材选用的合理有效性,与训练目标的达成程度密切相关。以日常训练中经常用到的平衡垫为例,端坐于垫子上的运动员,可以由尾骨区域发力来控制整个身体的平衡,保持稳定的平衡姿态,双手移动至身体后方作对称支撑,腹部肌肉收缩带动双腿离开地面,并保持这一身体姿态5~10秒,核心力量训练与平衡能力训练是同时进行的。还可以借助健身球来帮助运动员完成反向划船练习动作,在这种训练模式中,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得到强化,从身体肌肉群力量层面获得更强的平衡控制能力,为后续获跳跃、腾空、旋转等高难度技术动作安全、高质地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四、结束语
体操运动一直是我国的优势项目,有着足够的开展广度与深度,校园的体操运动开展较为完备。良好的身体平衡能力是体操运动员的必备素质,核心力量训练增强了肌群对身体姿态的控制能力。在体操运动员训练实践环节,教练员应给予足够重视,同时兼顾不同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差异性,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帮助运动员更高质量地完成体操运动项目的技能训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