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类高职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研究

2020-12-19万拥军游江涛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品牌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交通基地实训

文/万拥军 游江涛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下文通过对现阶段高职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有关问题与交通类高职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两部分的论述,笔者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与思考,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供有关的高职院校与企业参考。

一、现如今高职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院自给自足现象盛行,共享性不足

现如今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采用以地方性行业以及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进行专业性的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基地建设的重点也多为各自发展本校的专业特色,与此同时实训基地建设的主体也都为学院本身,严重缺乏学院与学院、学院与企业以及学院与政府之间的沟通联系,“小而全”的实训基地建设状况盛行。现如今,我国高职院校存在教学水平发展严重失衡的问题,职业教学的资源有限以及专业设置过于相似严重阻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在这种背景下以学院自身为建设主体进行自给自足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已经不再符合现如今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不论是以政府投资为基础还是学院自筹资金为基础,如今这种缺乏资源共享合作模式的实训基地,效率极为低下,从本质上进行分析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资源浪费现象。

(二)基地配套的硬软件设施过于落后

实训基地中是否具备充足且先进的硬软件设备将能够直接体现出实训基地自身的真实实力。这里所说的硬件设备主要包括:基础厂房、规划的工区以及摆放的设备等,软件设备一般指的是高职实训基地的体系管理与具体的教学实训体系,主要内容包括:管理手段、方式、制度、课程机制与教学组织模式等。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处于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初期建设阶段,绝大部分都受到了政府的扶持并掌握着较为先进的技术,配备相对先进的设备,整体硬件水平以及规模能够得到有效提高,但是软件设备的建设工作却是一项极为漫长且艰巨的系统性工程,目前绝大多数实训基地的软件设备依旧没有达到要求水平。

(三)基地开放共享程度不足

高职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立目的最主要是要是相关的学校以及同类的企业能够共同获得利益,其不用该只是局限于传统的以教学需求为主的理念中。虽说现如今我国不乏存在一部分学校与相关联的企业进行合作建设了共享型实训基地,但在实际运作上还缺少建立正规的服务部门以及服务队伍,整体的管理机制不够成熟,服务意识以及相关的体系不够完善,因此基地整体的设备以及场地利用率极为低下,同时社会培训的实际作用也几乎没有。

(四)政府以及企业的整体参与度相对较低

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应该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从各参与方利益的角度进行分析,建立共赢的关系纽带,以此来将各参与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大多都是院校的整体参与度较高,政府以及企业的整体参与度相对较低,究其原因,是由于政府对于基地的认识不够深入,企业的基本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导致参与方的利益机制存在漏洞,导致两方整体兴趣直线下降。

二、交通类高职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分析

(一)校际联合建设模式分析

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最主要应用主体是各高职院校,基于这种特点单凭单个院校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建立符合基本要求以及目标的交通类共享型实训基地是极为困难的。面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运用相关教育管理部门的协调功能,将不同高职院校中的交通专业或是相关专业进行校际联合建设,对交通类或是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训或是职业培训教育,通过不同高职院校共同投资的方式建设共享型的实训基地,以对等的形式提供教学服务同时也可以建立共享的实训平台聘请有关第三方进行管理维护,使用这种模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高实训设备以及工具的整体利用率,与此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校际之间的交流密切程度,促进高职院校交通类专业协调稳定发展。校际联合建设的基地模式通常是由为主的院校提供完整的基地建设场地、配备齐全的设备及相关的配套工具及材料等,同时进一步负责实训基地后续培训的管理、维护及后勤保障等工作。协作的高职院校的相关交通类学生则可以进行全部或部分的培训活动,为协作院校进行培训活动提供别具特色的教学项目及专业的师资力量与齐全的设备等,共同提升校际联合共享型实训基地的综合实力。

(二)校企联合建设模式分析

高职院校亦可以采用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的模式,现如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更新速度的逐渐加快,与交通类实训教学的硬件设备更新速度再在不断加强,我国不乏存在一部分高职院校所购买的教学设备受报告、购买、投标、安装以及人员培训等固定程序时间的限制,其在能够使用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呈落伍姿态。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趋势,积极开阔办学思路,合理利用企业在教学方面存在的优势以及能够提供的优质资源,以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从学校角度进行分析,运用此项模式能够在极大程度上降低学校资金的投入量,同时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开发社会资源在教学中的优势,能够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接触新型的设备以及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学生日后以最快速度适应工作提供基础保障。从企业角度进行分析,其通过这种模式对学生以及相关员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亦可以运行订单式的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在校期间以最快的速度掌握部分相关的实际生产知识,能够在极大程度上缩短人才培养投资周期,以最快最高效的模式为企业后续的高速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保障。在此基础上,通过校企联合的模式建立共享型实训基地还能够为企业进行后续的技术研发工作提供辅助场所,企业亦可以通过以技术生产难题作为基础,与学院进行合作让学生以及教师在实训基地中进行研发,使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接触企业的基本文化以及课题。

(三)政校联合建设模式分析

在上部分探讨的学院与企业进行联合创建基地的模式中,企业受自身长期处于社会之中特点的限制,其在责任以及投入产出问题中往往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这时合理地促进高职院校与政府之间合作建立培训基地,能在最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政校联合的建设模式也已成为了共享实训基地建设中一种极其重要的形式。在这种模式下通常是以学院为主体,同时学校还兼具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大多是提供与之相配套的政策、资金与设施上的支持。从本质上讲高职共享型实训基地具有极强的公益性,以政府的政策性投资作为主体的建设模式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基地的自由度与开放性,进而为实训基地资源提供了共享的基础。政校联合建设模式的基本特点便由有相关的中央财政或是地方财政提供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与之合作的学校提供专业的师资、建设的场地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等。例如:由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的“交通大物流”这个基地,是由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校共同投资联合兴建而成的,学院以物流职业教学的基本需求作为基础,制度相应的教学大纲以及教材。通过实行政校联合的建设模式能最大程度地解决相关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实现职业教育的统一化以及规范化。

(四)政校企三方联合建设模式分析

本文上述的三种建设模式都为现阶段最为常见的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上述的三种模式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些许不足,这时实行由政府作为牵头进行资金、场地以及政策基础上进行院校以及企业三方联合建设的模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政府、企业与高职学院在交通类培训教学中的优势。通过三方联合建设实训基地,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有关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任务,其也可以作为有关企业进行员工、学生培训的中心,面向社会进行公益性的职业培训教育。共享型实训基地是不以盈利为最终目的,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物价局进行审批,按照相关的市场培训基础价格制定收费基准,同时明确“谁使用?谁付费?”的问题。以政校企三方联合进行建设的实训基地,其整体的建设投入、规模以及整体的使用效率与其他三种相比都更加具有保障,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政府、学院以及企业的最大效益。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其不单单只包括教学以及办学的运行机制,同时还与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有关政策支持息息相关。因此相关实践研究表明只有坚持院校与政策、企业相联系,整合相关资源的模式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共享型实训基地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交通基地实训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繁忙的交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小小交通劝导员
我的基地我的连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繁忙的交通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