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独立院校辅导员的品牌角色分析
2020-12-19徐萧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文/徐萧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一、角色分析的涵义以及分类
角色分析的起源来自于管理角色学派创始人——明茨伯格,在《管理工作的实质》中指出管理者面对的是多变的、未成形的、短暂的事务。针对这一特点,明茨伯格根据管理者在工作中所处的角色对他们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划分,明茨伯格将其分为三种类型。①第一种类型:人际性角色,是管理者的正式权力,涉及一些仪式性的职责,帮助管理者建立起有效的外部关系网,包括名义领袖、领导者以及联络员。②第二种类型:信息性角色,涉及收集、接受、发布消息,包括监控者、信息传播者以及发言人。③第三种类型:决策性角色,是做出选择和决定的关键角色,包括企业家、危机处理者、资源分配者以及谈判者。
明茨伯格指出:人际性角色、信息性角色以及决策性角色这三种类型角色是三位一体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当下独立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分析
(一)独立院校辅导员的核心品牌角色:人际性角色,其中包括名义领袖、领导者和联络者
1.辅导员担任名义领袖角色。需要代表学院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学生活动以及校企合作的活动。
2.辅导员担任领导者角色。组织学生参加晚点名以及带领实施管理职能的组织机构,如:学生会、团总支。同时还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者,帮助学生做好大学四年的职业规划。
3.辅导员担任联络员角色。需要保持与教学老师、家长以及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及时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学时间和活动的安排和调整;辅导员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对于选择就业的学生,引导学生做好求职准备,在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搭建沟通平台。
由此可见,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还是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指导者,同时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二)独立院校辅导员的第二种品牌角色类型:信息性角色,包括监控者、信息传播者以及发言者
1.辅导员担任监督者角色。主要的工作就是查课、查寝,类似检查性工作会花去辅导员一周中50%的时间和精力。
2.辅导员担任信息传播者角色。需要及时通知学生如:英语四六级考试报名以及补考、重修、选课、补考等事宜。
3.辅导员担任发言者角色。作为该专业的负责人,需要向校领导和学院领导汇报该专业年度的学习情况。
(三)独立院校辅导员的第三种品牌角色类:决策性角色,包括企业家、危机处理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1.在辅导员担任企业家角色。与企业中的CEO不同,辅导员组织班级日常事务管理,包括组织班级活动、组织班委选拔等。
2.辅导员担任危机处理者角色。主要是维护安全稳定工作,处理突发事件,如: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违规违纪等事务。在处理学生之间矛盾的突发事件过程中,需要及时与事件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时态原委,尽快平定事态。
3.辅导员担任资源分配者角色。主要是建设班级,合理分配班级资源,保证每位同学所分配到的资源的相对公正性。有些独立院校的创新创业大赛是由辅导员在进行组织举办的,辅导员还需要负责创新创业大赛宣传工作,积极动员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
4.辅导员担任谈判者。通过每学期的相关心理测试,关注每位学生心理健康,尤其是在心理测试中反映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情况。
由此可见,辅导员在担任决策性角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学生的活动的计划进行指挥、协调和控制,还需要在处理突发事件中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辅导员以上三种类型的角色,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着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展开,每一项工作都融合了多种角色,印证了明茨伯格提出的三种类型的角色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观点。
三、当前独立院校辅导员工作现状
(一)独立院校辅导员角色冲突,职责不清
独立院校辅导员身兼多职,其角色由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向以学生成才为核心的教育者和服务者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独立院校辅导员的职责外延,涵盖了包括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规划、创新创业指导等方面。同时大量事务性工作正在不断填充、挤占辅导员的时机,使得辅导员的决策性角色在不断被淡化。
(二)独立院校辅导员忽视自身理论修养与业务素质的提高
由于辅导员日常工作繁杂,没有时间参加专业的培训,致使其自身的知识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不能及时地提高自身知识水平。而辅导员现有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对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管理很难达到应有的管理效果,这就会导致辅导员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三)独立院校缺乏健全的辅导员建设机制
多数独立院校往往把注意力和资金放在教师和干部队伍的培养和选拔上,导致多数独立院校在招聘辅导员的时候,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随意性,没有依据辅导员这个岗位所要求的岗位职责来进行选拔。当辅导员队伍中出现人员流失时,便匆忙换人,主观地认为上不了文化课的老师可以去当辅导员,做不了学术研究的老师可以去当辅导员,在学校暂时没有工作安排的老师也可以去当辅导员。对辅导员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必将导致整个辅导员在工作管理过程中的无序化。
四、改善当前辅导员工作现状的举措
(一)正确认识辅导员的角色维度,避免辅导员陷入繁杂的“事务陷阱”
将查课、查寝等事务性工作从辅导员的工作中分离出来,为辅导员空出处理其他工作的时间。查课工作完全交给学生科的助理来监督,查寝工作移交给宿管科来管理,由宿管阿姨进行每周一次的检查。
(二)重视辅导员的业务培训与进修,引导辅导员树立职业理想
组织辅导员参加短期的职业素质规划培训,增加辅导员的知识储备。让辅导员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总领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做到有效协调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和学生事务管理之间的关系。
(三)重视辅导员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构建辅导员职位晋升双通道
有些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和所管理的专业不匹配,辅导员的专业知识无用武之地。可以让辅导员开设一些与其自身专业相关的选修课,实现辅导员在管理与教学中的角色转换。
(四)重视辅导员的薪酬福利等待遇
吸引更多青年辅导员加入到辅导员的建设梯队中来,让辅导员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入工作中去。
五、独立院校辅导员重新进行角色定位
(一)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导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当前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因素越来越复杂,独立院校的学生易受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对于辅导员来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综合型人才是辅导员进行德育工作的核心。
因此,当辅导员发现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发生了偏离时,辅导员必须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学生理性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辅导员在引导学生时,要注意以合适的方式方法来引导学生,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运用自身的知识和进行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和学生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向导。
(二)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业的指导者
辅导员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也应该是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业的监督者。辅导员需要更加贴近学生,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以及未来就业等各方面进行更深的了解,发现学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给学生提供合理化的建议和举措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困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远大的人生目标,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同时帮助学生以端正的态度对待学习、学会总结学习经验和摸索学习规律。
(三)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
随着独立院校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学分制的逐步推行,学生的自主性逐步增强。与此同时,辅导员应该密切关注当代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培养学生自律能力,指导学生对个体行为和时间形成良好的把控,处理好生活、学习的关系。做到由管理型向引导服务型方向的真正转变。